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16章 矩子的谋算与杨修的弄权

司马老贼 第16章 矩子的谋算与杨修的弄权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粮价风波初平未几,邺城上空刚刚散去的阴云似乎又重新凝聚起来。这一次,不是市井民生的经济难题,而是一桩牵扯权贵、关乎法理人情的棘手案件。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邺城最繁华的玄武大街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匹受惊的骏马狂奔乱窜,马蹄所过之处,摊翻人仰,惊叫连连。骑在马上的是一名华服青年,面色惨白,显然已控制不住坐骑。最终,在一片惊呼声中,骏马撞翻了一个卖陶器的摊铺,踏伤了一名躲闪不及的老者,方才被闻讯赶来的执金吾兵士制服。

肇事者被押下马时,犹自叫嚣:“尔等可知我父是谁?竟敢如此无礼!”

待查明身份,执金吾的将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此人竟是太中大夫郑浑之侄郑琪。郑浑虽非曹氏嫡系,却是颍川名士,与崔琰、毛玠等清流老臣交往甚密,在朝中颇有声望。

消息很快传遍了邺城权贵圈,也迅速报到了曹丕和曹植处。

在曹植府中,这个消息引起了一阵议论。杨修闻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临淄侯,此乃天赐良机!”杨修对曹植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郑大夫乃清流领袖,其侄犯法,若依法严惩,必得罪清流一派;若宽纵,则法度荡然。两难之间,正需一个巧妙解法。”

曹植蹙眉:“德祖有何高见?”

杨修娓娓道来:“魏公虽重法度,然亦重情义,昔日也曾法外施恩。公子可亲自前往探望伤者,代郑家赔付重金,求得谅解。然后以此为由,请求从轻发落郑琪——或罚金,或贬为庶人。如此,既全了郑大夫颜面,又显公子仁德。再将此事稍加渲染,岂不成一桩‘临淄侯仁德感化纨绔’的美谈?”

丁仪在一旁击节称赞:“妙极!如此一来,郑大夫必感念公子恩德,清流一派也会对公子刮目相看。”

曹植闻言,俊朗的脸上露出笑意。这个方案既彰显了他的仁慈大度,又能收买人心,确实很合他的心意。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以仁德化解难题,赢得众人喝彩的场景。

“好!就依德祖之见。”曹植当即命人备车,准备亲往探望伤者。

与此同时,魏公府偏厅内,气氛却凝重得多。

曹丕面色沉静地听着汇报,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他知道这件事的处理将直接影响他在朝臣心中的形象。

“重判!”吴质率先开口,语气果断,“郑琪闹市纵马,踏伤百姓,情节恶劣,必须依法严惩!如此既可树威,也可警示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贵子弟。”

陈群却摇头反对:“季重所言虽有理,然郑大夫在清流中声望颇高,若重判其侄,恐寒了士人之心。且魏公用人之际,不宜树敌过多。”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下。曹丕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司马懿:“仲达有何见解?”

司马懿缓缓抬头,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质公子欲树威,长文兄欲怀柔,皆有其理。然此事关键不在判罚轻重,而在如何判罚。”

他稍作停顿,见众人都注视着自己,方继续说道:“郑琪之罪,证据确凿,依律当判处徒刑。此判决不容更改,否则法度荡然。”

吴质挑眉欲言,被司马懿抬手制止:“然判决之后,执行可稍作延缓。在此期间,请中郎将亲自代表丞相府,探望伤者,给予优厚补偿,言辞恳切,彰显丞相府体恤百姓之心。”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的声音压低几分,“需让朝中诸公知晓,临淄侯处曾有意‘以钱赎罪’,欲以金银化解刑责。”

厅内一时寂静。吴质最先反应过来,抚掌笑道:“妙啊!如此一来,临淄侯看似仁德,实则是将律法市侩化;而中郎将依法办案后又施恩百姓,既维护法度,又显仁心。高下立判!”

陈群沉吟道:“只是……如此设计临淄侯,是否……”

司马懿平静道:“非是设计,只是让诸公看清不同处事之道而已。重法还是重情,循规还是任性,皆在众人眼中。”

曹丕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便依仲达之策。”

计策已定,接下来便是执行。

曹植那边行动迅速。他亲自前往伤者家中,带去重金赔礼,言辞恳切,承诺必将妥善处理此事。伤者家属受宠若惊,连连叩谢。郑家得知曹植出面,也是感激不尽。

然而,就在曹植准备正式提出“以金赎罪”的方案时,一些风言风语悄然在邺城官场中流传开来。

“听闻临淄侯欲以重金为郑琪脱罪?”

“律法面前,岂容金银开路?此举将法度置于何地?”

“若是如此,富者犯法可以金赎,贫者犯法又当如何?”

这些议论最先在御史台和几位以刚正着称的老臣之间传开。毛玠在一次小范围聚会中,听闻此事后,不禁蹙眉摇头:“治国之道,在秉公执法。若以金银可抵罪责,则法将不法,国将不国矣。”

崔琰虽未直接表态,但也在与门生私下交谈时叹道:“临淄侯才华横溢,然有时过于任性,不循常理。”

与此同时,曹丕依司马懿之计,先是明确表示将依法判决郑琪徒刑,随后亲自探望伤者,给予丰厚抚恤,言辞恳切:“法度不可废,然丞相府亦不会坐视百姓受苦。此金虽不能弥补伤痛,略表心意。”

伤者家属感激涕零,连称曹丕“明镜高悬,体恤民情”。

两相对比,效果立现。朝中务实派的官员纷纷暗中称赞曹丕处理得当,既维护了法度尊严,又体现了仁政之心。而曹植那“以金赎罪”的方案尚未正式提出,就已在小范围内引起了清流官员的鄙夷。

杨修察觉风向有变,急忙向曹植进言:“临淄侯,此事似有人从中作梗,故意泄露风声。不如暂缓提出赎罪之议,从长计议。”

但曹植却有些恼怒:“我行得正坐得直,何须畏首畏尾?德祖先前不是也说此计大妙吗?”

杨修一时语塞,心中暗叫不妙。他原本以为揣摩透了曹操偶尔法外施恩的心思,却没想到此事会被对手利用,上升到“以金赎罪、破坏法度”的高度。

更让杨修心惊的是,他隐约感觉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那些流言传播的时机和对象都太过精准,直击曹植方案的软肋。这绝非偶然。

数日后,郑琪依法被判处徒刑,但曹丕特意批示“俟伤者痊愈后再执行”,给了郑家一个缓冲期。这个处理既维护了法度,又不失人情,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

而曹植那边,虽然郑家依然感激他的出面,但“以金赎罪”的提议再也无人提起,仿佛从未有过一般。只有那些不利于他的议论,还在小范围内悄然流传。

这场较量看似已经落幕,但其引发的余波却在邺城的权力场中继续扩散。司马懿的计策再次奏效,不仅化解了难题,更无形中削弱了政敌的声誉。然而他深知,这场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秋风吹过魏公府的庭院,卷起一地落叶。司马懿独自走在回廊下,面色依旧苍白,步伐依旧虚浮。这场较量的结果已然分明,但真正的风波,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