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42章 罪状初显

司马老贼 第42章 罪状初显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正月初八,高平陵的尘埃已然落定,而洛阳城内的博弈,才刚刚从刀剑转向笔墨。

卯时三刻,洛阳宫城,尚书台。

烛火熬尽最后一滴油脂,在熹微的晨光中挣扎了一下,终于熄灭。青灰色的烟雾袅袅升起,混杂着墨锭研磨开的气味,以及一夜未眠的官员身上散发出的、混合了疲惫与焦虑的气息。

尚书郎李铭用力掐了掐自己的眉心,试图驱散浓重的困意。他的案头,摊开着一卷刚刚由尚书令司马孚亲自审定、并用印的文书。文书上的字迹工整而冷峻,与他此刻内心的汹涌形成鲜明对比。他知道,当这卷文书通过官道驿马和京兆尹的胥吏传遍天下时,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政变的都城,将迎来新一轮的震荡。

“李郎,” 同僚杜淳凑了过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真的……就这么发出去了?只字不提……那边?” 他含糊地用“那边”指代着已被软禁一日的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

李铭没有抬头,只是将文书缓缓卷起,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仪式。“杜兄,”他的声音因熬夜而沙哑,“上峰有令,只论‘僭越’,不言其他。你我都只是秉笔之人,照章办事便是。”

他嘴上这么说,心头却是一片冰凉。他是已故大将军曹真府中旧吏举荐上来的,身上难免带着“曹党”的印记。昨夜,当太傅司马懿的心腹、中书侍郎王观亲自前来口授要点时,他就明白,一场针对曹爽集团的政治清算,已然开始。而这份看似只追究生活作风的罪状,不过是第一波,温和,却足以定下调性。

“私取先帝才人七人,以充乐伎;僭用乘舆,服御器物,仿制宫禁……” 李铭在心中默念着这些条款,每一项都指向道德和人臣之节的沦丧,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最致命的“谋逆”指控。他想起昨日被押解回府时曹爽那失魂落魄的背影,再对比这文书上的春秋笔法,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太傅司马懿,这位昔日看似谦冲退让的老臣,其手腕之老辣,心思之深沉,令人胆寒。

辰时,太傅府,东暖阁。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司马懿半倚在软榻上,身上盖着一条厚厚的绒毯,面色依旧带着几分“病后”的苍白。但坐在榻前的太尉蒋济却清楚地看到,那双深陷眼眸中偶尔掠过的精光,比窗外冬日的阳光更加锐利。

“蒋公,”司马懿的声音缓慢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他将一份抄录的罪状轻轻推至蒋济面前,“首恶已擒,朝局初定。当务之急,是昭示其过,以安天下之心。这些罪状,皆乃实证,公布出去,也好让世人看清曹昭伯(曹爽)的真面目。”

蒋济接过,仔细翻阅。他的手指在“私取先帝才人”一行上微微停顿,眉头蹙起,显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曹爽在此事上的荒唐,他素有耳闻,如今坐实,更觉其不堪。他继续往下看,是曹爽府中仪仗、车服、器用逾越制度的种种细节。

看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似乎也放松了些许。他将文书放回案上,看向司马懿,语气中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诚恳:“太傅如此处置,甚妥。止于其奢靡僭越之过,罢黜权柄,以示惩戒,既整肃了朝纲,亦未赶尽杀绝。能如此,天下人当知太傅之心,在于社稷,而非私怨。洛水之誓,终究是作数的。”

他这番话,既是对司马懿的认同,也是在说服自己。作为高平陵之变的重要同盟者,并且是“洛水之誓”的见证人与某种程度上的人格担保者,蒋济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着一丝隐忧,他怕司马懿在掌控大局后,会掀起一场波及过广的血雨腥风。如今看到这“温和”的开局,他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大半。

司马懿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感慨的神色:“若非彼等跋扈至此,危及国本,老夫又何至于此?终究是同朝为官数十载……”他适时地发出一声轻叹,带着英雄暮年、不得已而为之的悲凉,恰到好处地掩饰了眼底深处那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蒋济并未察觉,他只是附和着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永和里,原大将军府,此刻已形同牢狱。

沉重的朱漆大门被从外面贴上封条,并由一队黑衣玄甲的士兵严密把守,带队的是司马师麾下的心腹队率陈幕。府邸周围的高墙上,隐约可见巡逻兵士的身影,他们沉默得像冬日里栖息的寒鸦,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府内外的任何风吹草动。

府内,昔日笙歌不断的厅堂,此刻死寂得可怕。

曹爽瘫坐在一张紫檀木胡床上,华丽的锦袍皱巴巴地裹在身上,头发也有些散乱。他眼神空洞地望着窗棂外被高墙切割成四方的一块灰白天空。

他的弟弟,中领军曹羲,则像困兽般在厅内来回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兄长!我们难道就坐在这里等死吗?司马懿狼子野心,其言绝不可信!”

曹爽猛地回过神,像是被针扎了一下,声音带着一种虚张声势的尖锐:“不信?如何不信!他若真想杀我,何须这般麻烦?高平陵时便可动手!如今只是软禁,公布的罪状也不过是些用度逾制的小事!这正说明他心存顾忌,不敢违背洛水之誓!” 他越说越觉得有理,仿佛要借此驱散心头的恐惧,“只要我等安分些,交出权柄,做个富家翁,他司马懿难道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富家翁?” 曹羲停下脚步,指着门外,声音压抑着愤怒与绝望,“你听听外面的脚步声!看看这围得铁桶一般的府邸!这是对待富家翁的礼数吗?”

“你住口!” 曹爽厉声喝断他,胸口剧烈起伏。恰在此时,他的妻子刘氏带着两名婢女,端着食案走了进来。案上摆放的,依旧是往日那般精致的瓷盘,里面盛着炙肉、时蔬和稻米饭,香气扑鼻。若在平时,曹爽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但此刻,这熟悉的膳食却像是一剂强心针。

他几乎是扑到食案前,抓起玉箸,狼吞虎咽起来,仿佛要通过这暴饮暴食来证明什么。他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对曹羲说:“看到没有?膳食如常!府库充盈!司马懿若有害我之心,岂会如此?他还是要脸的!他不敢!不敢!” 油腻的肉汁顺着他嘴角流下,他也浑然不觉,只是用这种近乎癫狂的进食,来填补内心那巨大的恐惧和空虚。精致的佳肴此刻在他口中味同嚼蜡,但吞咽这个动作本身,却成了他维系那可怜希望的仪式。

巳时,洛阳西市,丰裕行米铺。

粮商王二刚卸下门板,就看到隔壁绸缎庄的掌柜孙五斤凑了过来,脸上带着神秘而又紧张的神色。

“王掌柜,听说了吗?曹大将军的罪状贴出来了!” 孙五斤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王二一边整理着店里的米缸,一边不以为意地问:“哦?定的什么罪?谋反?”

“嘿,可不是!” 孙五斤唾沫星子差点溅到王二脸上,“说是私占了先帝的妃嫔做歌伎,用的车马仪仗跟皇上差不多!啧啧,真是胆大包天!”

王二停下手,皱了皱眉。他想起去年为了打通关节,往大将军府送去的那几车上好江南稻米,心里一阵抽痛。他啐了一口:“呸!这等国之蛀虫,早就该查办了!还是司马太傅厉害,一出手就把他拿下了。要是让他继续在位,还不知道要加收多少苛捐杂税来填他的无底洞!”

他的声音不小,引得旁边几个挑夫和路人也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可不是嘛!听说他府里夜夜笙歌,用的蜡烛都比咱们家一年的嚼谷还贵!”

“活该!这等不忠不义之人,只是罢官,太便宜他了!”

民间的舆论,在司马师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开始一边倒地谴责曹爽的道德污点,而对于这场政变本身的性质和背后的权力更迭,普通小民并不关心,他们更在意的是,新的掌权者能否让他们过上稍好一点的日子。

而在不远处的一间茶肆雅座里,几位低阶文官模样的士人,则显得沉默许多。其中一人,正是昨日在尚书台当值的李铭。他听着楼下传来的议论,轻轻叹了口气。

“只以此等罪名示人,太傅……究竟意欲何为?” 他对面的同僚低声问道。

李铭端起微凉的茶水,抿了一口,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宫城的方向,幽幽道:“示之以柔,而挟之以刚。钝刃割肉,未尝不痛。且看着吧,这……恐怕只是开始。” 他心中清楚,那份看似温和的罪状之下,隐藏着何等汹涌的暗流。那份默契的沉默,比任何喧嚣的指控,都更加令人不安。

午后,太傅府,书房。

司马师悄无声息地走入,对正在闭目养神的司马懿低声道:“父亲,罪状已通传各州郡,舆情初定,皆言曹爽之非。”

司马懿缓缓睁开眼,眼中没有丝毫睡意,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嗯。蒋太尉那边呢?”

“蒋公看来颇为欣慰,认为父亲信守承诺。”

司马懿嘴角牵起一丝极淡、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那并非笑意,而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冷漠。“欣慰就好。让他安心,大事方定,需要他这样的老成之人稳定人心。” 他顿了顿,语气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在吩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廷尉那边,可以着手了。告诉他们,黄门张当侍奉先帝与……现任大将军日久,所知内情必多,要好生‘请教’。”

“是,儿子明白。” 司马师心领神会,躬身退下。所谓“请教”,自然是要从张当口中,问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足以将“奢靡僭越”升级为“十恶不赦”的供词。

司马懿重新闭上眼睛,手指在毯子下无意识地捻动着。药香依旧弥漫,但这暖阁之内,杀机已悄然弥漫开来。而那曾被他指天发誓引为见证的洛水,此刻在遥远的城外,依旧浑黄,依旧沉默地奔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