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30章 春华谢幕

司马老贼 第30章 春华谢幕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正始九年冬天,腊月已过半,洛阳城的天空却总是沉着一张铅灰色的脸,吝啬得不肯多给一丝阳光。寒风从太傅府邸的檐角呼啸而过,钻过“静心斋”窗棂的缝隙,带来一阵阵彻骨的寒意,连案头那盏终日不熄的青铜连枝灯的火苗,都被压得抬不起头,只能在琉璃灯罩里卑微地摇曳。

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彻底取代了这里曾经萦绕的淡淡檀香。侍女秋穗端着刚煎好的药汤,脚步放得极轻,像猫一样绕过屏风,来到内室榻前。她的目光落在榻上那张枯槁的脸上,心头便是一紧。不过月余功夫,夫人张春华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精气神,深陷在锦被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往日里那份支撑着整个司马府内宅的刚强与利落,如今只剩下眼窝深陷处的空洞,茫然地望着帐顶上模糊的缠枝莲纹。

“夫人,该用药了。”秋穗跪坐在榻边,小心翼翼地用银匙舀起温热的药汁,递到那毫无血色的唇边。

张春华的眼珠微微动了一下,却没有张嘴。药汁顺着嘴角滑落,在素色的中衣领口染上一小片苦涩的深褐。秋穗慌忙用绢帕去擦,声音里带了哭腔:“夫人,您就喝一口吧……大公子和二公子吩咐了,您得保重身体啊……”

听到“大公子、二公子”,张春华涣散的目光似乎凝聚了少许。她极其缓慢地、艰难地转过头,视线掠过秋穗,望向窗外那方被窗纸隔绝的、灰蒙蒙的天空。她想听的,不是这个。可那个她等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最终心死如灰的名字,再也不会从任何人口中,带着真切的关怀被提及了。

“秋穗……”她的声音嘶哑得像破旧的风箱,几乎微不可闻,“外头……有什么新鲜事么?”

秋穗愣了一下,努力搜刮着听来的闲言碎语,想让夫人分分心。“哦,有的。听说……光禄大夫徐邈徐公,又被朝廷征为司空了。这都第几回了?可徐公还是和之前一样,上表坚决辞任,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她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坊间都说,徐公这是……不愿蹚浑水呢。”

张春华嘴角极其微弱地扯动了一下,像是一个无声的讥讽。连徐邈这样的老臣都要明哲保身了,这大魏的朝堂,确实已经污浊得让人窒息了。可这些,与她这个行将就木、被夫君叱为“老物”的妇人,又有什么相干呢?她闭上眼,不再说话。

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急促。司马昭几乎是冲进了内室,带进一股寒气。他扑到榻前,看着母亲了无生气的模样,眼圈瞬间就红了。“母亲!”他接过秋穗手中的药碗,声音哽咽,“儿子喂您。您得喝药,得好好活着……这个家,不能没有您……”

他舀起一勺药,手微微颤抖着,送到母亲唇边。这一次,张春华顺从地张开了嘴。温热的药汁滑过喉咙,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她看着小儿子脸上未干的泪痕,浑浊的眼里终于有了一点属于“母亲”的柔光。她伸出手,枯瘦的手指冰凉,轻轻搭在司马昭的手背上。

“昭儿……”她喘了口气,每一个字都耗费着巨大的力气,“性子……莫要太急……凡事,多听你兄长的……”

“儿子知道,儿子知道!”司马昭连连点头,泪水滴落在药碗里。

又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响起。司马师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榻上的母亲,眉头紧紧锁住,然后对司马昭低声道:“让母亲静养,少言。”他的声音比这屋子里的空气还要冷上几分,但那双与司马懿极为相似的眼眸深处,是压抑不住的、沉甸甸的痛楚。他撩起衣摆,在榻边坐下,默默握住了母亲另一只冰凉的手。那手劲很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仿佛要传递某种力量的决心。

张春华的目光在两个儿子脸上来回移动,最后定格在司马师脸上。她反手用力,指甲几乎要掐进长子掌心的皮肤里。

“师儿……”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她死死盯着他的眼睛,仿佛要将最后的生命力灌注进去,“你们兄弟……一定要齐心……一定……”

话语在此戛然而止,她用尽了力气,剧烈地咳嗽起来。司马师连忙将她扶起些许,轻拍她的背。待咳喘稍平,张春华颓然倒回枕上,眼神重新变得空茫。当司马昭啜泣着试图说“父亲他……”时,她猛地闭上双眼,将头彻底转向内侧,用一道无形的、冰冷的墙,隔绝了所有关于那个男人的信息。

内室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了细微的响动。司马亮的声音隔着门帘低低响起:“大公子,二公子……太傅来了。”

话音落下,槅扇门被无声地推开。司马懿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家常棉袍,外面罩着玄色貂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如同这严冬本身。他在距离床榻数步之遥的地方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落在张春华身上,像是在审视一件与自己并无太多关联的旧物。

室内静得可怕。秋穗早已伏跪在地,不敢抬头。司马昭和司马师也站起身,垂手立在榻边。

司马懿就那样站着,一言不发。时间的流逝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他的目光或许有那么一瞬间的游离,穿透了眼前这具油尽灯枯的躯壳,看到了许多年前,邺城那个略显简陋的新房里,红烛摇曳,新妇张春华眉眼刚烈,却在他伏案苦读至深夜时,默默为他披上一件外衣,动作间带着初为人妻的羞涩与坚定;看到了太和年间,他被明皇帝(曹叡)罢黜官爵,羁留河内温县老家,那段门前冷落、前途未卜的灰暗岁月里,她脱下绫罗,换上粗布麻衣,亲自操持那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家,用惊人的韧性抵挡着外界的窥探与压力,眼神里是全然的信任与守护,不曾有过半分怨怼;看到了无数次政局动荡、家族迁徙中,她如同坚韧的藤蔓,牢牢维系着内宅的稳定,将师儿、昭儿、干儿一一抚养长大,让他得以在惊涛骇浪中,始终保有一处可以喘息的后方……那些画面模糊而遥远,如同隔着一层被岁月浸染的薄纱,带着温县老宅里那几分潮湿的土气,和邺城旧居庭院中槐花的淡香。就在这时,柏灵筠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边,她没有进来,只是对着司马懿微微颔首。

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司马懿眼中那仅有的一丝恍惚瞬间消散,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深沉。他想起方才在书房,柏灵筠低声禀报:“蒋太尉(蒋济)方才密会,言及宫中卫尉似有异动,恐曹昭伯(曹爽)欲进一步隔绝内外……” 天下大局,家族命运,那盘关乎生死存亡的棋局,正到了最紧要的关头。眼前这卧榻之人,这些儿女情长、夫妻恩怨,相比之下,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他终于动了动嘴唇,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好好伺候夫人。”

说完,他不再多看榻上一眼,转身,步履沉稳地离开了“静心斋”。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帘之后,带走的,是张春华对这世间最后一点微弱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盼。

在他离开后,张春华一直紧绷的身体,忽然松弛了下来。她涣散的瞳孔望着虚空,脑海中最后的画面,不是数十年的夫妻情分,而是那日书房,他扭曲的面容和那四个字——“老物可憎”。一口浊气,幽幽地从她胸腔中吐出,带着无尽的悲凉与憾恨。

她的手,从司马师紧握的掌心,无力地滑落。

“母亲——!”

司马昭发出一声悲恸的哀嚎,猛地扑倒在榻前。司马师依旧紧紧握着母亲尚存一丝余温的手,他没有哭出声,但整个身体都在剧烈地颤抖,牙关紧咬,脸颊的肌肉扭曲着,那双酷似其父的眼睛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冰冷的光芒。

“静心斋”内,哭声终于冲破了压抑,撕心裂肺。

消息传到司马懿书房时,他正听着司马亮低声汇报着城西废仓“那些人”的近况。他执笔批阅文书的动作顿了顿,一滴浓墨,从笔尖坠落,在摊开的帛书上迅速晕染开一团丑陋的黑色。

他沉默了片刻,放下笔。

“按礼制办吧。”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知会宗正和大鸿胪署,依律操办丧仪。师儿和昭儿……让他们守灵。”

他的关注点,是丧礼的规格不能授人以柄,是对朝野舆论的影响,是如何让曹爽更加确信他司马懿只是一个沉湎于私丧、不足为虑的垂暮老人。

太傅府很快挂起了惨白的幡旗,灵堂设在了正厅。冰冷的寒风中,白幡无力地飘荡。司马师和司马昭身披重孝,跪在灵前,身形因疲惫与悲痛而微微佝偻,向前来吊唁的宾客一一还礼。司马昭神情悲戚,泪痕未干;司马师则面容冷硬,如同戴上了一张无形的面具,只有在无人注意的间隙,他会与匆匆而来的司马亮交换一个眼神,得到关于“城西”一切就绪的冰冷确认。

太傅司马懿,并未出现在这里。

他依旧“病卧”于“养颐堂”那间弥漫着药石气息的内室。对外,司马府发出的讣告中,只能含糊地提及“太傅哀恸过度,旧疾复燃,不能亲临丧次,伏唯见谅”。这消息传到正在窟室中与何晏、邓飏等人饮酒作乐的大将军曹爽耳中,只是换来一声轻蔑的嗤笑:“老物果然不经事,一房老妻去了,便连床都起不来了么?” 曹爽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似乎也随着张春华的死讯和司马懿的“卧床不起”而烟消云散。

而在那深深庭院之内,隔绝了灵堂的哀声,司马懿平静地躺在病榻上,听着司马亮低声禀报着外面的情形。

“蒋太尉(蒋济)、高司徒(高柔)皆亲至吊唁,礼数周全。二人皆言,望太傅节哀,保重‘病体’。”司马亮特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

司马懿闭着眼,微微颔首。他完全能想象蒋济和高柔在灵堂上那看似哀悼、实则凝重的眼神。他们看的不是张春华的灵位,而是他司马懿通过这场丧事传递出的姿态——他连发妻之死都无法出面,已然“衰弱”至此,这无疑是对曹爽最强烈的麻痹,也是对他们这些同盟者最明确的信号:时机,快要到了。

“告诉师儿,丧仪之事,一切从简,不可招摇。”他声音沙哑,带着病态的虚弱,但内容却冰冷清晰,“他……做得很好。”

这“做得很好”,不知是指司马师将丧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是指他在这巨大悲恸中,仍未忘记与城西死士保持联络,未忘记那迫在眉睫的雷霆一击。

他甚至没有问一句司马昭的情绪如何。在他的棋盘上,张春华的死亡,连同他自己的“病重”,都已然成为了两颗推进局面的棋子。哀伤?或许有那么一丝,沉在心底最深处,早已被更宏大、更冷酷的谋划冲刷得模糊不清,甚至……可以利用。

夜幕降临,吊唁的宾客渐渐散去。灵堂里只剩下长明灯在寂静地燃烧。雪花不知何时又开始飘落,无声地覆盖着庭院,覆盖着这座沉寂的帝都,将太傅府内外的悲声与算计,一同掩埋在这正始九年深冬的严寒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