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14章 曹营驿

司马老贼 第14章 曹营驿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逃离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潮,马车向北又行了一日。空气中那股令人作呕的绝望气息逐渐被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氛围所取代。官道明显变得规整坚实,两旁虽依旧荒芜,却少了些流离的痕迹,多了几分人为管理的秩序。路边开始出现钉在木桩上的简陋警示牌,上面用浓墨写着:“军事重地,速行勿留”。

巡逻的骑兵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也从三五骑变成了十数骑一队。他们盔甲鲜明,队列严整,不再是单纯的巡弋,而是带着明确的侦察与警戒任务,冰冷的目光扫过道路上每一个移动的目标,带着审视与驱离的意味。一种无形的、绷紧的张力取代了之前的混乱,仿佛空气中都充满了即将离弦的箭矢的肃杀。

司马福的神情愈发凝重,攥着缰绳的手不敢有丝毫放松。司马懿则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将眼前的景象与昨日的噩梦暗自对比。

午后,一座夯土堡垒式的建筑出现在道路旁。它比寻常驿舍高大得多,围墙厚实,四角设有突出的木质望楼,墙外甚至挖有浅浅的壕沟。一面“驿”字旗在高耸的旗杆上耷拉着,但旁边一面迎风猎猎作响的“曹”字军旗,则昭示着此地真正的主宰。

“公子,是处军驿。”司马福低声道,“在此歇脚,恐多有不便。”

“无妨,”司马懿目光微凝,“正要见识一番。”

马车尚未接近驿站百步,望楼上便传来一声尖锐的唿哨。随即,两名持戟军士从半掩的木门后快步走出,抬手示意停车。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废话。

“来人止步!验传!”为首的什长声音硬邦邦的,如同敲击铁甲。

司马福连忙将河内郡的文牒与司马懿的名帖双手奉上。那什长仔细查验,目光在文书和司马懿脸上来回扫视,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警惕。

“河内司马懿?游学?”什长皱起眉,显然对这个理由在此地出现充满怀疑,“此乃军驿,非寻常馆舍,不接待闲杂人等。速速离去!”

司马懿闻言,从容下车,对着那什长微微拱手:“这位军爷,在下确是游学士子。然前路荒远,日色将晚,唯恐错过宿头,困于荒野。还请行个方便。”他语气平和,姿态放得较低,但自有一股士人的清贵气度,不容小觑。

正僵持间,一名身着低级军官服饰的驿丞闻声从门内走出。他接过文书,查验得更为仔细,特别是对司马防的官印和司马家的名帖看了又看。

“司马公子,”驿丞的态度稍缓,但依旧公事公办,“非是下官为难。实乃军驿规距极大,不同于外界。即便允你入住,亦需严守律条:入夜后不得随意出房,不得打探军情,听到任何动静不得窥探问询。违者…”他顿了顿,语气森然,“…军法从事,绝非戏言!”

“在下明白,定当谨守规矩,绝不给驿丞添麻烦。”司马懿郑重应道。

最终,“河内司马”这块招牌还是起到了作用。驿丞点了点头,侧身让开了通路:“请吧。马匹须牵入厩中统一看管。甲字叁号房。”

踏入驿站院门,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世界。院内地板清扫得不见一片落叶,所有物品——车辆、马具、兵器架——都摆放得横平竖直,井然有序。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马粪和钢铁混合的独特气味。往来之人皆是军士或驿卒,个个步履匆匆,神情专注,彼此交流言语简短,手势明确,效率极高,整个驿站如同一架精密的器械在平稳运转。

他们被引到一间狭小的客房,果真如营房一般,只有一张硬板榻、一张木案、一盏油灯,四壁空空,打扫得却一尘不染。

放下行囊,司马懿信步走到院中廊下,看似活动筋骨,实则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这一切。

恰在此时,一阵沉重的车轮声由远及近。只见一支庞大的车队蜿蜒而至,停在驿站外的空地上休整。那是运粮队。押运的曹军士兵盔甲在夕阳下闪着冷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民夫(或更像是屯田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沉默而高效地卸载、检查、重新捆绑粮袋。动作熟练,队列分明,没有任何喧哗。那些粮袋个个饱满结实,与昨日所见饿殍形成刺痛眼球的对比。

不过一刻钟,车队便休整完毕,再次启程,如同巨蟒继续它的行程,留下滚滚烟尘。

紧接着,南方道路上一骑绝尘而来,马蹄声急如骤雨。马上骑士身背赤色羽毛信筒,冲到驿门前几乎是从马背上滚了下来,人未站稳,嘶哑的喊声已到:“兖州急报!换马!”早有准备的驿卒立刻牵出一匹已备好鞍鞯的骏马。那传令兵将背上信筒交由驿丞验看符牌,签收画押,随即抓过驿卒递上的水囊猛灌几口,甚至来不及擦嘴,便又翻身上马,猛抽一鞭,向着邺城方向狂奔而去。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耗时不过半盏茶的功夫。

此情此景,深深烙印在司马懿眼中。

晚间,在驿站提供的简陋饭堂里用饭。饭食粗糙,却能果腹。旁边一桌坐着几名看起来是押运物资的低阶军官,正边吃边聊。

“娘的,这趟差事真是紧,腿上都快磨出茧子了。”

“知足吧,跟着丞相打仗,粮饷何时短过?上次打邺城,王五那小子砍了个校尉,立马升了队率,赏钱够他老家盖房娶媳妇了!”

“啧,赏是厚,罚也狠啊!还记得去年开春,李麻子那队人行军踩了青苗,督战的愣是当着全军面把带头那几个砍了脑袋!丞相自己的马惊了踏了麦子,还割了头发代首呢…这谁还敢犯令?”

“废话,没这规矩,能打胜仗?光是赏,底下那帮杀才早翻天了…”

他们言语粗粝,却透着一种对军纪和赏罚制度的信服,以及对曹操混合着敬畏与崇拜的朴素情感。这与邺城士林的清谈、流民潮的绝望,截然不同。

司马懿慢慢吃着饼,偶尔与身旁一位沉默喝酒的老卒搭话。那老卒须发花白,脸上带着刀疤,似是退役后留在驿站的。司马懿递过一小壶带来的酒,老卒看了看他,接过抿了一口,话匣子稍稍打开。

“老汉我看多了,”老卒声音沙哑,“这乱世,兵过如篦,匪过如梳。像曹公这样,规矩大,但赏罚分明,不克扣粮饷,当兵的知道为啥拼命,能活着拿到赏钱…这就是好队伍了。别的,都是扯淡。”

是夜,司马懿躺在硬榻上,窗外巡夜士兵的脚步和更梆声规律得如同心跳。忽然,远处马厩方向传来一阵短暂的骚动和呵斥声,似乎有人想偷窃马料被抓。吵闹声很快平息,一切重归死寂,处理得快速而沉默,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彻底无眠。

白日所见所闻在脑中纷至沓来,与之前的经历猛烈碰撞。那吞噬一切的流民潮,是绝对的无序,是地狱。而这里,则是用钢铁般的纪律、高效的组织、冷酷的刑罚和精准的赏赐,强行塑造出的秩序。

他明白了。

曹操的力量,并非仅仅来自兵多将广,而是源于将暴力高度地组织化、制度化、去人性化。它是一架精密、冷酷、只为战争和征服而存在的机器。法是它的框架,赏是它的燃料,罚是它的刹车,而对曹操的绝对敬畏则是它的灵魂。

这力量,既是终结那场黑色噩梦的唯一希望,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吞噬个体、不容置疑的压迫性。它强大,好用,但也极度危险。

他对“强力”的理解,从未如此刻般具体而深刻。在这崩坏的世道,仁义道德是空中楼阁,唯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令人畏惧的有组织的暴力,才是唯一的硬通货。要生存,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深入理解、乃至最终驾驭这种力量。

次日清晨,结算了微不足道的费用,马车驶离了这座军驿。

回望那座在晨曦中如同黑色磐石的堡垒,司马懿的目光沉静如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

它像一个微缩的图腾,向他展示着这个时代最真实、最残酷的运行法则。前路依旧未知,但他手中的罗盘,已然指向了更清晰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