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69章 巾帼之辱

司马老贼 第69章 巾帼之辱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渭水两岸的僵持,进入了最沉闷的阶段。

时近建兴十二年秋,渭南的蜀军大营依然旌旗招展,每日都能听到操练的号角声。而在北岸,魏军大营却是一片死寂。自司马懿下令“再言出战者斩”后,连日常的巡逻都缩减到了最低限度。

这一日,司马懿带着司马师和几名亲兵,沿着营垒外围缓步巡视。他走得很慢,目光在每一处寨栅、每一座望楼上停留。

“父亲,各营箭矢已补充完毕,足以支撑三月。”司马师低声汇报,“只是诸将颇有微词,夏侯霸昨日又在帐中抱怨,说我们像乌龟缩在壳里。”

司马懿面无表情,手指抚过新加固的寨栅。木刺扎进指腹,他眉头都没皱一下。

“让他们说去。诸葛亮越不过渭水,时日一久,自会退兵。”他抬头望向南岸,“他在五丈原扎营,而非东出武功,这是上天佑我大魏。”

正说话间,郭淮匆匆赶来,面色凝重:“大都督,蜀使求见,手持一木盒,说是诸葛亮亲赠之物。”

司马懿的脚步顿住了。他缓缓转身,秋日的阳光照在他花白的鬓角上,在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

“带他去中军大帐。”他声音平静,“传众将一同观看。”

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如铁。

魏军主要将领分列两侧,郭淮、孙礼、夏侯霸、张虎、乐綝等人皆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普通的木盒上。

蜀使是个三十余岁的文士,面对满帐杀气,神色坦然。他双手奉上木盒:“此乃诸葛丞相赠与司马大都督的礼物,另有书信一封。”

司马懿端坐主位,淡淡道:“打开。”

亲兵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抹刺眼的素白。

那是一顶做工精致的巾帼,旁边整齐叠放着一套妇人缟素之服。丝绸的质地光滑,在昏暗的军帐中泛着诡异的光泽。

帐中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司马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伸手取出书信,展开,用平稳的声调朗读: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

他的声音在帐中清晰地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众将心上。当读到“与妇人又何异哉”时,他的语速微不可察地慢了一瞬。

“...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信读完了。

帐中死一般寂静。

突然,“啪”的一声脆响,司马懿手边的茶盏被他猛地扫落在地,瓷片四溅。他的额头青筋暴起,抓着书信的手指因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整个人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能断裂。

夏侯霸“嚯”地起身,手按剑柄,双目赤红:“大都督!让末将去斩了这狂徒!”

“末将愿往!”张虎、乐綝等人齐声请战。

帐中杀意沸腾。

就在这一片哗然中,司马懿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愤怒的脸。他看到郭淮紧皱的眉头,看到孙礼担忧的眼神,看到每一个将领眼中燃烧的屈辱。

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诸葛亮要的就是这个。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带着血腥味的刺鼻,硬生生将冲到喉头的怒吼压了回去。脸上暴起的青筋慢慢平复,紧握的手缓缓松开。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突然笑了。

那笑声起初低沉,继而清朗,在肃杀的军帐中显得格外诡异。

“孔明视我为妇人耶?”

他起身,走到蜀使面前,亲手将巾帼和素服仔细叠好,放回盒中,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什么珍品。

“礼物我收下了。”他转向亲兵,“带使者下去,好生款待。”

这番举动让帐中诸将全都愣住了。

待使者被带下去后,司马懿立即召来参军辛毗。

密室内,只有他们二人。

“佐治(辛毗字),你怎么看?”司马懿的声音里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辛毗沉吟片刻:“此乃诸葛亮相激之法,欲令我军躁动,他好乘隙图之。大都督一旦出战,正中其计。况且...”他压低声音,“洛阳城中,曹昭伯(曹爽)等人正盼着都督有此一失啊。”

司马懿缓缓点头:“我岂能不知。只是这羞辱...”

他没有说下去,但辛毗明白。有些羞辱,比刀剑更伤人。

“不仅要忍,”司马懿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还要将计就计。”

半个时辰后,一场出人意料的宴席在中军大帐摆开。

司马懿换上了一身常服,面带微笑,邀请众将作陪,款待蜀使。席间觥筹交错,仿佛刚才那场风波从未发生。

酒过三巡,司马懿看似随意地问道:“诸葛公近来寝食如何?军中事务可还繁忙?”

蜀使如实回答:“丞相夙兴夜寐,军中罚二十军棍以上之事,皆要亲自过问。每日所食,不过数升。”

这话声音不大,却在喧闹的宴席中清晰地传入每个魏将耳中。

司马懿闻言,轻轻颔首,不再多问。

宴席散去后,他立即召集众将,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无踪。

“你们都听到了?”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众将心头。夏侯霸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同一轮秋月下,五丈原的蜀军大营却是另一番景象。

老校尉赵恪拖着疲惫的步伐,在营区间巡视。他年近五十,鬓发已白,从先帝时的汉中战役就跟随着诸葛亮,经历了每一次北伐。

夜风很凉,他紧了紧身上的皮甲,左肩的旧伤又开始隐隐作痛——那是街亭之战时留下的。

营火旁,几个年轻的士兵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

“都三个月了,魏狗就是不出来,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听说丞相给司马懿送了女人衣服,那老贼居然厚着脸皮收下了。”

“再这么耗下去,粮草怕是...”

赵恪轻咳一声,士兵们立刻噤声,起身行礼。

“早点休息,明日还要操练。”他沉声道,目光在这些年轻的脸上扫过。他记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是从哪里征来的——梓潼、阆中、江州...他们的父辈大多已经战死在之前的北伐中。

继续向前走,他来到后勤营区。一队木牛流马刚刚从秦岭古道中艰难地运粮归来,士兵和民夫个个满面尘灰,许多人一卸下货物就瘫坐在地,再也站不起来。

赵恪蹲下身,帮一个年轻的民夫整理散落的粮袋。那孩子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手上全是血泡。

“辛苦吗?”老校尉问。

少年摇摇头,又点点头,眼泪在脏兮兮的脸上冲出两道白痕:“想家...想我娘...”

赵恪拍拍他的肩,什么也没说。他想起阵亡在落瑛涧的张苞将军,想起病逝在军中的关兴将军,想起第一次北伐时那些意气风发的同袍,如今还剩几人?

司马懿的“乌龟战术”像一块巨大的磨石,正在一点点磨损蜀军最后的锐气和希望。赵恪理解丞相的苦心,知道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一股巨大的悲凉还是涌上心头。

汉室的旗帜,真的还能再度飘扬在长安城头吗?

魏军大营,司马懿独自一人站在望楼上,远眺五丈原的点点灯火。

辛毗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

“使者已经送走了。”辛毗低声道,“诸将虽然仍有不满,但暂时被安抚住了。”

司马懿没有回头,良久,才缓缓道:“佐治,你说孔明此刻在做什么?”

“想必也在筹谋破敌之策。”

司马懿轻轻摇头:“他是在与天争命。”

秋风吹动他花白的须发,月光下,他的眼神复杂难明。

“传令各营,继续坚守。没有我的将令,擅出营门者,斩。”

“是。”

辛毗躬身退下。

望楼上只剩下司马懿一人。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刚才亲手接过了那套羞辱的巾帼女衣。

“孔明啊孔明,”他对着南岸的灯火轻声自语,“你笑我如妇人,我笑你...不知天命。”

夜色深沉,渭水涛声如旧,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对峙的无尽苍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