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明的这个“条件”,与其说是在谈判,不如说是一种最后的挣扎。
在他和所有“昆仑”研究员的认知里,“伏羲”芯片,哪怕真的存在,也必然是奇点科技最高级别的机密,如同核武器的发射密码,绝不可能轻易示人。他们提出这个要求,更像是在为自己的“投降”,寻找一个体面的、不可逾越的台阶。
如果奇点科技拒绝,他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坚守,告诉自己,不是他们不识时务,而是对方缺乏诚意。
然而,梁耀的回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可以。”
通讯器里,梁耀的声音平静而干脆,没有丝毫的犹豫,“孙立会带团队过去。就在你们‘昆仑’的主场,用你们的设备,给你们做一场现场演示。”
陈启明愣住了,他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瞬间被堵在了喉咙里。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即将被处决的囚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对国王说:“除非你让我坐上你的王座,否则我绝不认罪。”而国王却微笑着回答:“好啊,来人,给他搬张椅子。”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从容与自信,让陈启明心中那道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再次崩塌了一角。
半天后,孙立带着一个精干的技术小组,抵达了“昆仑”实验室门口。他们没有携带任何大型设备,只有一个手提箱。
在李默和陈启明的注视下,实验室那扇沉重的合金大门,在沉寂了数日之后,第一次缓缓开启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孙立坦然地走了进去,身后只跟了两个助手。
“昆仑”的内部,像一个巨大的、由金属和光线构建的未来世界。无数精密的仪器闪烁着幽蓝色的光芒,空气中有一种恒温系统带来的、略带凉意的干燥感。四周的研究员们,都用一种审视、怀疑甚至带着一丝敌意的目光,看着这三个“入侵者”。
孙立对此毫不在意。他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中央那个最大的全息操作台上。
“就用这个吧。”他说。
陈启明点了点头,亲自为他接通了权限。
孙立打开手提箱,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只有巴掌大小,被放置在特殊冷却液中的银白色芯片。它就是“伏羲”的原型机。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的目光,如同朝圣者般,聚焦在那块小小的芯片上。那就是传说中,能够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吗?
孙立熟练地将“伏羲”芯片接入了操作台的扩展坞。没有进行任何劝说,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开场白。他只是在操作台的虚拟屏幕上,轻轻一点。
“演示,现在开始。”
下一秒,整个“昆仑”实验室,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名为“算力”的风暴之中。
操作台上,瞬间弹出了上百个独立的任务窗口。
第一个窗口,开始实时渲染一部好莱坞级别的科幻史诗大片。画面不是预录的,而是即时生成!镜头从一颗脉冲星的磁极喷流中穿过,亿万吨的等离子体被扭曲成绚烂的极光,每一粒星尘都遵循着精确的物理光线追踪,反射出整个星系的倒影。镜头再一转,一艘庞大的曲速战舰从画面深处跃迁而出,舰体上每一片装甲的金属质感、每一道划痕的凹凸光影,都清晰得令人发指。有眼尖的图像学专家失声惊呼,这种级别的渲染量,动用“昆仑”的全部算力,至少需要渲染一个月,而“伏羲”,是以每秒120帧的速度,在实时“创作”!
第二个窗口,一个蔚蓝色的地球模型在缓缓旋转。这不是谷歌地图,这是一个实时的全球气象与地质活动模拟系统。一名研究员颤抖着手,将画面放大到他们所在的京城西郊。屏幕上清晰地显示,三个小时后,该区域的湿度将上升,风向逆转,会有一场持续十五分钟的雷阵雨。其预测精度,竟然达到了分钟级别和街道级别!这已经不是预测,这是……预言!
第三个窗口,一条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双螺旋结构链条飞速展开。是人类基因组图谱。在场的生物学家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因为“伏羲”只用了不到十秒钟,就完成了对整个基因组的完整测序、比对、和全病灶靶点分析,同时还模拟了上亿种蛋白质分子的折叠方式,试图找出针对某种特定癌症的最佳药物分子结构。这种工作量,是全世界所有生物实验室加起来,一年都无法完成的天文数字。
第四个窗口,同时开启了一百个顶级的围棋AI对弈程序,“伏羲”一心百用,同时与它们对弈。棋盘上,黑白棋子如风卷残云般落下,不到一分钟,一百个代表着人类AI智慧结晶的程序,全部宣告“认输”。
第五个窗口在谱写交响乐,第六个窗口在破解军用级别的加密数据,第七个窗口在推演星系演化……
上百个窗口,代表着上百个不同领域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刻却在一枚小小的芯片驱动下,如呼吸般轻松自然地同步运行着。
整个“昆仑”实验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空气仿佛被抽干了,只剩下越来越粗重、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研究员,手里的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痴痴地望着屏幕,浑浊的老眼里,流淌着的是混杂着狂喜与绝望的泪水。
陈启明,这位之前还试图用苛刻条件来挽回颜面的芯片专家,此刻双手死死地撑在操作台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那双能够焊接比发丝还精细电路的、稳如磐石的手,此刻却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他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们的骄傲,他们的信仰,他们穷尽一生去追逐的技术巅峰,在眼前这如同神明般浩瀚无垠的算力面前,被碾压得粉碎,连一丝一毫的尘埃都没有剩下。
这不是降维打击。
这是一场名为“神迹”的现场直播。
就在这近乎凝固的气氛中,操作台的角落里,突然弹出了一个视频通话窗口。王牌那张放大了数倍、充满了得意与欠揍神情的脸,占满了整个屏幕。
“怎么样?怎么样?”他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子炫耀的味儿,对着麦克风嚷嚷道,“还行吧?我跟你们说,这玩意儿就是个半成品,勉强能用。主要是前几天我给它开光的时候,用来激发芯片灵感的那根‘辣条味高能粒子对撞棒’有点受潮了,导致它的‘灵气’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他煞有介事地对着摄像头,晃了晃手里一根沾满了红色粉末的鸡腿骨,继续向着这群已经世界观崩塌的顶级科学家们,科普他那套惊世骇俗的“玄学芯片理论”。
“你们看啊,芯片这东西,跟炼丹一样,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这‘伏羲’的电路板布局,就是我按照周天星斗大阵的方位给排的,能最大效率吸收宇宙中的游离能量。还有那个散热系统,我让孙立用了符文冷却技术,刻的都是太乙冰心咒,比什么液氮好用多了……”
“噗——”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再也承受不住这科学与玄学交织的巨大冲击,一口气没上来,两眼一翻,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陈启明更是气得嘴唇发紫,差点当场心肌梗塞。他现在终于明白,奇点科技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技术,更在于他们拥有一个能把顶级科学家活活气死的神棍!
孙立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在王牌还要继续胡说八道之前,果断地掐断了视频通话。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李默。
此刻的李默,脸上再也没有了那种殉道者般的决绝和孤高。他站在那里,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眼神空洞,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他毕生追随秦苍穹,将“盖亚”视为终极理想,可眼前的一切告诉他,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圣山”,不过是别人眼中一个可以随手捏造的沙丘。
良久,李默缓缓地走上前,他没有看孙立,而是对着那块依旧在高速运转的“伏羲”芯片,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是为自己曾经的无知,也是为自己终于窥见了真正的“道”。
“我们……输了。”他直起身,声音沙哑得像是两片砂纸在摩擦,“‘昆仑’,从今天起,归顺奇点。”
他身后的三百多名研究员,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和骚动后,也纷纷低下了他们曾经高傲的头颅。
交接工作,随即展开。
在陈启明等人的主动配合下,孙立的团队很快便获得了“昆仑”实验室的最高权限。庞大的数据库开始向奇点科技的服务器传输。
孙立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接收“昆仑”,意味着奇点科技在AI和芯片领域的实力,将再次实现一次指数级的跃升。
然而,就在他查看核心资料库的交接清单时,脸上的笑容,却猛然凝固了。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清单的某一行上,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
“不对,”他猛地抬头,看向陈启明,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资料库里,少了一份文件。”
陈启明一愣,连忙凑过来看。
孙立的手指,点在屏幕上那一行醒目的红色“缺失”标记上。
文件夹的名字,让在场所有人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悟空01:关于“生物脑机接口”的原始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