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归来,韩少的野玫瑰杀疯了 > 第11章 记忆复苏

韩执渊那番如同破开冰层的告白,并没有立刻让苏七痊愈,但确实在她封闭的心湖上凿开了一个透气的孔洞。那场放纵的痛哭之后,她不再把自己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弦,也不再因为偶尔的混乱而感到灭顶的羞愧。她开始允许自己“不正常”,允许记忆像调皮的孩子一样偶尔迷路,然后把寻找回来的过程,看作是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探险。

韩执渊敏锐地察觉到了她这种细微的转变。他不再仅仅是那个用亲吻和拥抱强行覆盖混乱的守护者,而是调整策略,成为了一个更耐心的“引导者”和“记忆侦探”。他结合从伊莱那里榨取的、关于暗示触发机制和记忆覆盖规律的信息(剔除了显而易见的陷阱),开始推行一套更精细、也更尊重她自身节奏的“唤醒”计划。

他不再大张旗鼓地宣告“我们要恢复记忆”,而是将那些被伊莱篡改或试图抹去的“真实锚点”,化整为零,编织进日常的经纬。

早餐的燕麦粥里,他会“恰好”放入几颗她曾经最讨厌、但真实记忆中却因为饥饿而觉得无比香甜的葡萄干,然后观察她细微的表情变化。散步途经那棵他们一起种下的银杏树时,他会停下,不是直接讲述栽种那天的故事,而是引导她去触摸树皮上某个特别的疤痕,问她:“摸起来像什么?”

他甚至翻箱倒柜,找出了许多带着岁月痕迹的旧物——一张她大学时熬夜画出的设计草图,边缘有她无意识画下的、代表灵感迸发的螺旋纹;一支早已停产的、带有淡淡茉莉花基调的旧款香水小样(伊莱曾试图用浓烈的玫瑰香覆盖这种清雅的记忆);一本她批注得比原文还多的旧书,页脚卷起,留下了她阅读时的思考和质疑。他将这些物件,看似不经意地放置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梳妆台、书架角落、沙发扶手,让它们如同沉默的证人,等待着她意识的偶然垂青。

苏七的抵抗,也随之进化。她从被动的承受,转向了主动的“考古”。

当伊莱植入的、关于孤儿院只有欺凌和绝望的虚假画面涌现时,她不再恐慌地驱赶,而是尝试像个局外人一样观察它,然后同时调动感官,去搜寻与之对抗的“证据”——也许是某个冬日里,厨房阿姨偷偷多给她的半勺热汤的温暖;也许是躲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微光看一本破旧童话书时,内心短暂的逃离与欢愉。她用真实的、微小的暖意,去稀释那些被刻意放大的、冰凉的恶意。

当面对韩执渊时,那种莫名的“陌生感”或“警惕心”偶尔还会作祟。她不再僵硬地等待他的救赎,而是会主动伸出手,去描摹他眉骨的弧度,感受指下肌肤的温热和坚实;会在他靠近时,闭上眼睛,专注地呼吸,捕捉那独属于他的、混合着雪松清冽与一丝若有若无硝烟气的味道,用身体最原始的记忆,去驳斥大脑接收到的错误信号。

这个过程,如同在雷区中排雷,小心翼翼,步步惊心。成功辨认出一个真实的碎片,能让她欣喜许久;而一次失败的尝试,也可能引发剧烈的头痛和短暂的意识空白,将她打回原形。

但她没有退缩。她开始在加密记录里,不仅标注“问题区”,也珍而重之地记录下那些“胜利的瞬间”:

“今天看到二哥端着他那杯黑乎乎的‘营养液’,脑子里第一个念头是‘好奇想尝尝’,不是伊莱暗示的‘厌恶排斥’。味觉记忆,疑似真实回归。”

“傍晚下雨了,闻到泥土味,突然很想念孤儿院后面那片雨后会长出小蘑菇的草地。虽然不记得蘑菇的样子,但那种期待的感觉很真切。”

“执渊晚上握我的手,他虎口处的茧子摩擦皮肤的感觉……很熟悉,很安心。触觉记忆,比画面更可靠。”

这些星星点点的、属于自己的“发现”,如同在漫漫长夜中接连燃起的篝火,虽然每一簇都微弱,但聚集起来,便照亮了她脚下方寸的土地,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实实在在的勇气。

这天,韩执渊带她去了市区一家口碑不错的新画廊。理由很充分——这家画廊的光影设计和空间布局,与苏七“新生”工作室最初的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想借此轻轻触动她关于事业追求和独立人格的记忆脉络。

画廊里很安静,流畅的空间分割保证了参观者的私密性。阳光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过滤,柔和地洒落在画作上,也勾勒出苏七专注的侧影。她慢慢地走着,目光在一幅幅作品上停留,时而蹙眉,时而微微颔首。

走到画廊深处一个相对独立的展区,这里展示的是一组以“城市印记”为主题的黑白摄影作品。斑驳的墙皮,废弃的窗棂,剥落的广告招贴……镜头冷静地记录着时光流逝的痕迹,充满了一种颓败而又无比真实的力量感。

苏七的脚步,在其中一幅作品前戛然而止。

照片拍的是一面即将被拆除的老墙,墙上覆盖着层层叠叠、年代不明的涂鸦和海报残骸,构成了一片混乱而又充满叙事性的视觉交响。而在这些纷杂的痕迹中,一个极其不起眼的、用白色喷漆仓促画下的图案,像一道微弱的闪电,瞬间击中了苏七——

那是一个歪歪扭扭的、线条稚拙的太阳图案。和她潜意识深处,孤儿院后墙上的那个刻痕,和《西城旧事》画框背后的那个印记,几乎一模一样!

仿佛颅内有什么屏障被骤然打破,一大段被尘土掩埋的、带着强烈感官印记的记忆碎片,轰然涌现——

阴暗潮湿的孤儿院后院,刚下过雨,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垃圾堆隐约的酸腐。地上泥泞不堪。

瘦小得像豆芽菜、穿着不合身旧衣服的小苏七,以及一个比她稍高、浑身湿透、脸上带着新鲜淤青和泥污、眼神却像受伤小狼般凶狠倔强的少年。

小苏七偷偷从厨房摸出了半个又冷又硬的馒头,用手帕仔仔细细包好,像揣着宝贝一样跑到后院,在堆满杂物的墙角找到了蜷缩着的少年。她怯生生地把馒头递过去。少年抬起眼,警惕地盯着她,没有动。

“给、给你吃……我藏起来的。”

“为什么给我?”

“因为……你看起来,比我还饿。还有……他们打你,是不对的。”

少年沉默了,久到小苏七以为他不要,手臂都开始发酸,准备缩回来时,他才猛地伸出手,几乎是抢夺般抓过那个馒头,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噎得直伸脖子。

小苏七看着他狼狈的吃相,悄悄松了口气,然后蹲下身,捡起一块边缘锋利的碎石,在两人旁边的砖墙上,用力地、一笔一画地刻下了那个太阳图案。

少年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干硬的馒头,看着那个歪扭的图案,哑着嗓子问:“这什么?”

小苏七抬起头,望向雨后云层缝隙里透出的一线金色阳光,脏兮兮的小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微弱、却像那缕阳光一样真实的笑容:“是太阳。院长奶奶说,有太阳,就有希望。我们……都要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感受: 冰冷的湿气贴着皮肤,馒头粗糙刮过喉咙的质感,少年身上传来的淡淡血腥味和泥土气息,以及那一刻,两个被世界遗弃在角落的生命之间,产生的、微弱却坚韧无比的连接与相互取暖的暖意。

这段记忆的复苏,并不完整,更像一段失焦的老旧胶片,带着杂音和划痕。但它蕴含的真实力量,排山倒海!

苏七猛地捂住嘴,眼泪决堤般汹涌而出。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失而复得的震撼和灵魂层面的确认!

这就是真实!是她和韩执渊之间,最早、最原始、刻入骨髓的连接!不是伊莱用卑劣手段植入的赝品,也不是韩执渊反复强调帮她加固的信念,而是独属于他们两人的、不容置疑的过往!

韩执渊一直守在她半步之后,看到她骤然僵住的背影和微微颤抖的肩膀,立刻上前,手掌稳稳扶住她的肩头,声音低沉而紧绷:“七七?”

苏七转过身,泪眼滂沱地望向他,那眼神不再有迷茫和恐惧,只剩下激动到近乎疼痛的确认和一种近乎虔诚的归属感。她紧紧抓住他的手臂,指甲几乎掐进他的布料,声音因剧烈的情绪而破碎不堪:“执渊……我想起来了……一点点……后院……下雨了……馒头……还有……那个太阳……是我们……是我们的太阳……”

她语无伦次,但韩执渊听懂了每一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狠狠攥住,又骤然松开,那股萦绕在他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冰冷戾气,在这一刻,竟冰雪消融般褪去大半。他用力将她拥进怀里,手臂收得极紧,紧到几乎要将她揉碎在自己的骨骼血脉之中。

“我知道……”他低沉的声音在她发顶响起,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和如释重负,“我一直……都知道。”

他没有追问细节,因为那个雨后的后院,那个冰冷的馒头,那个歪扭的太阳,以及那个女孩带着怯懦却无比坚定的笑容,同样是他黑暗绝望的童年里,唯一不曾磨灭、支撑他活下去的光源。

两人在空旷静谧的画廊里紧紧相拥,窗外的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地上,交融难分。墙上那幅黑白照片里,那个稚拙的太阳图案,在柔和的光线下,仿佛也被注入了生命,焕发出微弱却无比坚韧的光芒。

这一次记忆碎片的成功复苏,其意义远超一个片段的失而复得。它是一个里程碑,一道劈开阴霾的闪电——它证明伊莱的催眠并非天衣无缝,证明苏七真实的记忆内核并未被彻底摧毁,它们只是被厚重的尘埃覆盖,静候着被真心与勇气唤醒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