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 第352章 冷战格局开始悄然改变

“开山引水”工程的巨大成功,其影响远不止于改变了西澳内陆的气候。

那道横亘在达令山脉上的巨大缺口,如同一记无声却震耳欲聋的惊雷,劈在了全球所有关注此事的大国领导人和战略分析家的心头。

如果说之前北苏第五舰队的离奇失踪,还让很多人心存侥幸,猜测是否是某种偶然因素或未知自然现象导致的悲剧。

那么这次精准到令人发指的“山脉外科手术”,则彻底粉碎了任何侥幸心理。

一种超越现有科技认知、能够直接且高效地改变地理环境的战略力量,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帕姆泉堡,战略规划室内。

武振邦悠闲地品着茶,听着战略忽悠局负责人的汇报。

“老板,‘饵料’已经通过七个不同层级的渠道撒出去了。”

一个经过处理的电子合成音从通讯器中传出,

“一份‘偶然’泄露给阿美中情局某分析员的‘方天画戟’系统部分技术参数评估报告,暗示其可能基于某种‘引力场操控’或‘空间折叠’原理;

一份‘不慎’被北苏克格勃高价购得的、关于该系统能量核心可能与‘真空零点能’有关的‘绝密研究摘要’;

还有几份真假难辨的、关于系统射程、反应速度和部署位置的‘推测’,已经流入了等欧洲各国的情报网络。”

武振邦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干净些,让他们自己去猜,去论证,去恐惧。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未知,才是最大的威慑。”

“明白。另外,我们‘协助’几位国际知名的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独立’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从‘极其巧合’的角度,‘推测’了达令山脉缺口形成可能涉及的物理学机制,其结论都隐隐指向了某个超越常规的方向。

现在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圈子里,已经为此吵翻天了。”

“很好,”武振邦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让科学为我们的‘神话’背书,效果更佳。”

正如所预料,这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情报,在阿美和北苏的最高决策层引发了巨大的地震和前所未有的焦虑。

在阿美中枢大楼的绝密会议室里,一群将军和智库专家对着大屏幕上那达令山脉缺口的卫星图和晦涩难懂的“技术参数”,争论得面红耳赤。

“先生们,这绝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武器!

无论是核武器还是激光武器,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干净’和‘精准’!”

一位空军上将语气沉重,“这意味着,对方拥有一种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防御的打击方式。

我们的航母战斗群,我们的海外基地,甚至我们的本土……在它面前可能都是不设防的!”

另一位情报高官接口道:

“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不清楚这种力量的极限在哪里。

它能抹掉一支舰队,能劈开一座山,下一次,它会不会让我们的导弹在发射井里‘消失’?或者让整个城市的电网瘫痪?”

恐惧源于未知。阿美长期以来依仗的科技代差和全球军事投送能力,在“方天画戟”展现出的能力面前,似乎瞬间失去了意义。

继续强硬对抗的风险,已经高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几乎在同一时间,北苏克里姆林宫内的气氛同样凝重。

“同志们,我们必须正视现实!”

一位元帅指着地图,

“第五舰队的损失是惨痛的,而西澳人这次展示的能力,更证明了他们拥有我们无法企及的战略优势。

继续在远东、在欧洲与他们进行正面地缘对抗,是极其不明智的!

那个南亚的亚旭总统,他不在乎常规的军事规则,他是在用更高维度的力量跟我们对话!”

北苏的领导人们意识到,这个突然崛起的势力,其威胁性甚至可能超过了传统的对手阿美。

因为阿美的行为模式是可以预测的,而南亚,他们行事肆无忌惮,手段鬼神莫测。

微妙的变化与合作的试探

于是,冷战棋盘上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原本剑拔弩张、在全球各个角落进行代理人战争和军备竞赛的两大巨头,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始收敛其咄咄逼人的锋芒。

原本在东南亚、非洲等地激烈交锋的代理人冲突,热度悄然降温。

北苏减少了对某些反美武装的公开支持,阿美也放缓了对某些北苏势力范围的渗透步伐。

一种心照不宣的“谨慎”开始在两大阵营间弥漫。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涌向西澳的“合作”暗流。

阿美商务部率先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就“风光能发电技术”的引进进行“建设性对话”,并暗示可以放宽对“某些特定领域”的出口管制。

几家与阿美政府关系密切的财团,更是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希望在矿业、农业乃至“某些新兴科技领域”与西澳进行深度合作的意愿。

北苏的动作同样不慢。其外贸部门提出,可以用远低于市场价的“友好价格”,长期向西澳供应石油、天然气以及某些稀有金属。

希望能换取“蜂巢物流网络”在其远东地区的有限使用权,或者“某些不涉及核心机密的民用工业技术”。

甚至连欧罗巴洲各国,也纷纷派出了规格极高的经贸代表团访问南亚地利共和国和西澳,洽谈的范围从传统的商品贸易,迅速扩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一时间,西澳这个偏居一隅的势力,竟然成了冷战两极竞相拉拢的“香饽饽”。

帕姆泉堡的通讯中心开始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

武振邦并没有亲自参与。

所有代表团,大多由亚旭总统、老戴维以及新组建的外贸团队出面应对。

他只在幕后定下基调:合作可以,但核心技术不转让,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并且,西澳必须掌握主导权。

“他们怕了。”秦若雪在一次内部会议后,对武振邦说道,

“‘方天画戟’让他们意识到,跟我们玩零和游戏,他们输不起。”

武振邦站在窗前,看着远方天空中一架正在测试的新型无人机,淡然道:

“恐惧是合作的催化剂之一。但我们不能只靠威慑。接下来,该让他们看到,与我们合作,能带来实实在在、他们无法拒绝的好处了。”

冷战的天平,因为武振邦这只“蝴蝶”的振翅,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倾斜。

一个全新的、三足鼎立乃至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孕育之中。

而武振邦,正稳稳地站在这个风暴眼的中心,从容地布局着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