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 第273章 向沙漠妥协?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第273章 向沙漠妥协?

作者:平头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20:02:38

这时,二号机正在处理一小片倒伏的麦子。

只见它的割台自动降低了高度,并微微调整了角度,以确保能将倒伏的麦穗也全部拾起,最大限度减少了落粒损失。

“坡地那边也没问题,”

秦若雪切换画面,显示正在斜坡上作业的五号机。

尽管车身随着地形起伏,但卸粮筒始终精准地对准下方的运粮车,没有丝毫洒漏。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确保了作业的稳定性,即使是复杂地形,损失率也能控制在最低水平。”

武振邦看着眼前的一切:钢铁巨兽在金黄的麦海中稳步前行。

所过之处,麦穗被吞入,金黄的麦粒被分离出来,碎秸还田,一切井然有序,高效得令人窒息。

远方,是刚刚播下种子的、散发着新生希望的深褐色土地;近处,是正在收获的、沉甸甸的金色丰收。

这片曾经死寂的沙漠,在他的意志和这些钢铁造物的力量下,正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粮仓。

他转过身,对秦若雪沉声道:

“把这些数据,尤其是最终的实收产量、粮食品质和作业效率报告,整理一份最详细的。下次和戴维总统通话时,我要用。”

秦若心领神会地点头:

“明白。这份成绩单,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

“麦田里的部分损失,不要太在意,可以留给让野生动物。

如此强大的生产效率,还在乎那三瓜两枣的吗?”

武振邦最后望了一眼那一片繁忙而壮丽的景象,转身走下塔台。

丰收的喜悦和金黄的麦浪尚未完全从帕姆泉镇人们的谈资中褪去。

武振邦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南方,那片依旧被无垠的黄沙所统治的大沙沙漠腹地。

黑维尔河向南延伸的支流,如同一条倔强的蓝色血管,顽强地向着沙漠心脏地带输水。

沿途一座座人工水库像串联的明珠,照亮了自己进军大沙漠的道路。

在武振邦的蓝图里,这条线将继续向南、再向南,直至将死亡的黄色彻底涂抹成生命的绿色。

控制中心里,气氛却不如往日那般昂扬。

巨大的全息沙盘上,代表已改造区域的绿色区块如同几片孤舟,漂浮在广袤的、令人压抑的土黄色之上。

沙盘南部,一条醒目的红色虚线标记着下一阶段计划推进的路线,但旁边弹出的数个警告窗口,让这条进军路线显得危机四伏。

“振邦,这是最新的地质勘探和地下水文模拟报告。”

秦若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她将一份数据报告投射到主屏幕上。

“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武振邦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那些复杂的数据曲线和三维模型。

“首先是水源压力。”

秦若雪指向黑维尔河支流的模拟流量图,“向南延伸超过五百公里后,即便有水库调蓄,蒸发量和沿途渗透损失也急剧增加。

到达计划中的新垦区前端,可用水量已经降至临界点。

若要维持同等规模的农业灌溉,要么大幅减少中游现有农场的配水,要么就需要寻找新的水源。”

“新的水源?”

武振邦沉声道,

“哪里还有新的水源?”

“地质团队的初步钻探显示,更深的底层可能存在古地下水体。”

秦若雪切换画面,显示出几个深孔钻探点的数据,

“但是,储量不明,水质情况也不乐观,很可能含盐量极高。而且,大规模抽取深层地下水,后果难以预料…”

她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一个区域,那里标注着几个小小的绿点,是沙漠中残存的、极其珍贵的天然绿洲,它们的存在往往依赖于某种脆弱的地下水脉平衡。

“我们担心,深部抽水可能会切断这些天然绿洲的水脉,导致它们消失。”

武振邦沉默了片刻。

他想起不久前视察时,在一处这样的天然绿洲旁,看到几峰野骆驼在稀疏的胡杨林下休憩的画面。

那时他并未多想,只觉得这景象与他的钢铁洪流相比,过于渺小和原始。

“还有呢?”

他问道,语气听不出波澜。

“其次是土壤和生态的隐性危机。”

秦若雪放大了计划垦区的三维地质图,

“我们前期改造的土地,大多位于沙漠边缘或古河道上,底层土壤条件相对较好。但继续向南,是大片流动性极强的沙丘和富含盐分的古老湖床。”

她调出了一段无人机拍摄的最新画面:一片刚刚依靠强力滴灌勉强固沙并种下耐旱作物的区域。

几天后的一场大风过后,地表覆盖的薄土被刮走大半,刚露头的幼苗直接被流沙掩埋或根部裸露,枯萎而死。

另一处试验田,灌溉后不久,地表竟然析出了一层白色的盐霜,像是大地吐出的苦涩唾沫,将所有作物灼烧致死。

“强行灌溉不仅无法让作物存活,反而激活了地层深处的盐分,导致析出盐分土壤迅速盐碱化,彻底失去价值。”

秦若雪的声音有些干涩,

“而且,我们固沙的速度,似乎开始赶不上沙丘移动和风蚀的速度了。那边的风沙能量,远超我们的模型预测。”

武振邦走到巨大的玻璃幕墙前,望着远方。

他的钢铁巨兽们依旧在轰鸣作业,开垦着相对容易的土地,但更远处,那一片浑黄的、似乎亘古不变的沙海,在烈日下蒸腾着无形的热浪,仿佛一头沉默而傲慢的巨兽,对人类的雄心报以冰冷的嘲讽。

他引以为傲的技术、他的水资源、他的意志力,在这片原始而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似乎第一次遇到了坚不可摧的壁垒。

这种阻力不是来自政治对手,也不是来自市场波动,而是来自土地本身,来自水循环的法则,来自地球亿万年来形成的地质和气候规律。

“我们投入了那么多…”

武振邦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困惑,

“难道就要停在这里?”

“不是停止。”秦若雪走到他身边,仿佛在选择着措辞,

“或许…是需要重新思考方向。地质团队和几位生态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适应性改造’或者‘共生性绿洲’。”

“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