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 第207章 粮食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

而南亚政府此时就是一副笑脸相陪,承认历史遗留问题,却绝不参与他国内政。

嘴仗一直打到过年也没争辩出个谁是谁非,毕竟老外也不过春节,檀香岛这边嘴炮打的热闹,可一点也没影响老武家在澳洲过年的气氛。

正月里,一架专机从港岛出发在澳洲的帕姆泉牧场的专用机场降落。

叶荣天带着整个港岛班底,来给自己老板拜年。

机舱门一开,好家伙,来访阵容非常强大,叶荣天夫妇,卫斯理夫妇,徐文虎,马志强,除了留守港岛的辛迪,武振邦的心腹下属悉数到场。

已于几日前回奥过年的苏定国,带着安保团队和大巴车,早就等待在机场迎接。

没办法,这就是华人的传统,甭管有天大的事儿,都要回家过年,哪管南亚那边打的热火朝天。

众人皆身着汉服,鱼贯走下飞机,不知道的还以为组团古穿今呢。

苏定国与众人皆是老相识,见面自然是一番寒暄,随后由他带领着大巴车载着众人来到了古堡。

叶荣天不愧是人精,一到古堡立刻携陈颖欣给武老爷子夫妇和杨老爷子鞠躬请安:

武老爷子倒也罢了,这杨洛夫倒是第1次见自己孙女婿的这群属下,尤其看叶荣天夫妇,男的丰神俊朗,女子貌美温婉,心中更是喜欢。

众人见面非常高兴,陈颖欣给长辈施完礼后,立刻挣脱叶荣天的手,惊声叫着与迎接出来的妹妹高美娜拥抱在一起。

姐俩好久没见,自是莺莺燕燕有说不完的话。

杨家众人也皆被这对长得一模一样却衣着各异的姐妹俩惊讶的不住赞叹。

双胞胎倒是没少见,可像颖欣和美娜这样长得如此一模一样的杨家众人真是头回遇到。

若不是二人身着汉服的款式和颜色都不同,众人简直难以分辨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众人一一见礼以后才注意到武振邦身穿一身长袍大袖,卫斯理忍不住毒舌发作开始调侃:

“老板,数月不见,你怎么穿上了小日子的和服?”

武振邦怪眼一番嗤道:

“聒噪,你与林欢先生齐名为港岛双才子,本应该是饱览群书,腹藏锦绣的人物。

难道不知小日子的和服也是效仿我们的汉唐服饰,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服。”

在众人的哄笑中,大家来到了古堡的巨大客厅,女眷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去参观古堡。

男人们则围坐在客厅里开始闲话家常。

荣天先是对力天集团在港岛目前的发展形势做了简短的汇报。

杨洛夫听说自家孙女婿的生意已经遍布港岛的各个行业,所辐射的各个行业企业用工人数已达20万之众,不由得惊讶莫名。

又听说荣天所代表的潮州商会向国内出口粮食已达数千万吨,更是惊喜。

他曾经身居港英政府高位,消息自然灵通,目前国内缺粮的状况,他是知道的。

几千万吨粮食,虽然不足以养活整个国家的6亿人口,但绝对也是极大的缓解了饥饿问题。

这可是天大的善举,欣喜之余也不及好奇:

“阿邦,你哪来的那么多粮食提供给国内?”

不待武振邦回答,一旁陪着的乐静怡立刻答道:

“目前我们利安集团,在全球的几大洲均有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基地,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目前的体量可以跻身世界几大粮食公司之列。

武生说过,粮食问题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为了与谁争霸,只是为了关键时候不被异族掣肘。

目前我们的星轮行驶在世界的各个港口之间,除了承运各个国家的各类商品以外,粮食运输也是很大的一块。”

杨洛夫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看向乐静怡的眼神里添了几分郑重:

“把粮食攥在自己手里,这话在理。当年我在港英政府做事时,就见过西方粮商卡小国脖子的光景,一袋面粉能炒到黄金价,饿肚子的终究是老百姓。”

武振邦接过话头,指尖叩了叩红木扶手:

“澳洲的牧场不光养牛羊,去年在昆士兰新开的两万公顷稻田,南亚的檀香园旁也加种了玉米。

静怡他们算过账,今年秋收后,单是我们自己的基地,就能再增产千万吨。”

叶荣天在旁补充:

“潮州商会的船帮也能派上用场。上个月刚从南美运了批大豆回港岛,先磨成豆粉装成小袋,借着侨乡的路子往内地送,那边反馈说,够几个县的学校撑到麦收了。”

正说着,客厅外传来瓷器轻碰的脆响。陈颖欣姐妹跟随何婉走进来,手里还捧着个描金漆盒:

“杨爷爷,武叔,这是早年间大明官窑宫出的茶盏。荣天可是费了好大劲才淘换回来的呢”

盒里躺着一对青花缠枝纹杯,杯沿薄如蝉翼。高美娜凑过来笑道:“杨爷爷您瞧,这对杯子就像我和姐姐,看着一样,杯底落款一个是‘永乐’,一个是‘宣德’呢。”

众人都被这比喻逗笑,杨洛夫拿起杯子细细摩挲,忽然叹道:

“物件要成对才好,人也一样。你们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了。”

窗外的夕阳漫进客厅时,厨房飘来红烧肉的香气。

苏定国进来通报开席,女眷们已换了轻便的短袄。

陈颖欣和高美娜并肩走在最前,一个穿水绿绣竹,一个着粉白描梅,连步频都不差分毫。

杨家姐妹与众女在一起嘻嘻笑笑相处的场面,看的杨老爷子和杨力坚愣眉愣眼:

这小子灌的什么**汤?

如何做到能令如此多的女子。相处在一起却如此的融洽。

宴席摆在古堡的长厅,红木桌上摆着搪瓷大碗,里面盛着刚出锅的饺子。

武振邦端起酒杯站起来:

“今儿不谈生意,就说句实在的——咱们华人走到哪,根都在一处。

今年收成好了,明年就再多开些粮田,让天下人都能吃上饱饭。”

酒杯相撞的脆响里,卫斯理忽然指着武振邦的衣襟笑:

“老板这汉服越看越顺眼,被你之前一提醒,我现在觉着比小日子的和服敞亮多了。

下次我也做一身,绣上咱们的粮船图案。”

叶荣天接话:

“该绣上稻穗才对。”

众人哄笑时,杨洛夫看着满桌笑脸,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港岛码头见过的景象

那时华工们在栈桥上 为了一顿温饱汗流浃背的背粮食,如今他的孙女婿和这群年轻人,正把粮食往回运。

暮色渐深时,有人提议去院子里放烟花。

当第一簇金菊在夜空炸开时,武振邦望着漫天星火,忽然对身边的众人说:

“你们看,这光多亮,照得见来路,也照得见去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