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 > 平行宇宙之大连英博:开局狂撒海鲜抵现金!

二零二五年开春,大连港的空气里都飘着一股海蛎子味儿,还混着点儿柴油和钞票的腥气。我裹紧外套站在码头,看着那艘号称“辽渔8888”的改装渔船轰隆隆靠岸。船头站着个披军大衣的汉子,手里拎着个扩音喇叭,脖梗子比码头缆桩还粗。

“老少爷们儿姑娘媳妇儿们!”他一张嘴,那股子夹杂着海蛎子味的庄河口音就喷薄而出,“我叫王多海!从今天起,大连英博,不差钱儿!”

人群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他大手一挥:“卸货!”

渔船侧板哗啦打开,不是鱼虾,而是成捆的现金,用橡皮筋扎着,跟刚出海的螃蟹似的张牙舞爪。但这还不算完,后面跟着的冷藏车打开,里面是码放整齐的渤海刀鱼、旅顺赤贝、长海县的海参,甚至还有几头冻得硬邦邦的整只辽参!

“看见没?”王多海一脚踩在一箱带鱼上,“恒大许老板用飞机运钱?咱用渔船!他买外援花欧元美金?咱用海鲜抵!这玩意儿,硬通货!”

《足球周报》的老记者孙伟手里的录音笔差点掉海里,他扶了扶眼镜,喃喃道:“疯了…这比当年阿尔滨还虎啊!”

王多海耳朵尖,喇叭立刻对准他:“这位老师说得对!咱大连人办事,就讲究个‘血受’!恒大模式好?咱给他来个海鲜pLUS版!”

更绝的在后头。他突然从军大衣内兜掏出一个计算器,噼里啪啦一顿按,码头上的大屏幕瞬间亮起“大连英博海鲜货币汇率表”。

· 1条渤海刀鱼 = 1000元人民币

· 1只旅顺赤贝 = 500元人民币

· 1斤长海海参 = 元人民币

· 1头完整辽参 = 元人民币(注:须品相完整,足干)

“瞅明白了?”王多海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往后球员薪水,一半现金,一半海鲜!表现好了,年底分红海参管够!表现不好…”他脸色一沉,“扣你一个月带鱼!”

我旁边站着的球队老将朱挺,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钱包。

---

半个月后的基地签约仪式,新援巴西前锋保利尼奥(此保利尼奥非彼保利尼奥)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海鲜货币”的威力。

翻译憋着笑,把一本《球员福利与奖惩条例》递给保利尼奥。巴西人好奇地翻开,瞳孔瞬间地震。

· 训练迟到1分钟:扣1000元或等价10条刀鱼。

· 进球后庆祝动作未融入扭秧歌元素:扣5000元或等价1斤海参。

· 更衣室内禁止说葡萄牙语,违者每次罚款1头辽参。

· 每月基础工资:50%现金 50%自选海鲜礼包(含刀鱼、赤贝、海参等)。

保利尼奥拿着手册,手有点抖,用带着桑巴味儿的英语问:“这…这些海鲜,我能带回巴西吗?”

王多海正好溜达过来,一拍他肩膀:“放心!给你包机!让里约那帮哥们儿也尝尝咱大连味儿!保证比你拿那点欧元美金实在!”

下午的训练课更是让外援们开了眼。训练场边立着几个海鲜摊位,穿着白大褂的师傅现场制作铁板鱿鱼、蒜蓉扇贝。王多海拿着喇叭喊:“都给我铆足劲!练好了,晚上加餐,现捞现歹(吃)!”

老将阎相闯偷偷跟朱挺嘀咕:“这能行吗?我咋感觉这么彪乎乎的呢?”

朱挺看着那边吃得满嘴流油的巴西三叉戟,叹了口气:“甭管了,能进球就行。”

---

赛季前的海口冬训,英博队把整个基地变成了海鲜大排档。王多海亲自督训,方法堪称一绝。

这天练体能,跑圈。队员们都喘着粗气,王多海站在场边,拿着喇叭:“都给我精神儿的!想想你们为啥踢球!为了大连的荣誉!为了…哎那边那个谁,你跑不动了?想想铁板鱿鱼在向你招手!”

新援保利尼奥差点岔气。

更绝的是对抗训练。王多海不知道从哪儿弄来几十个橡皮艇,摆在训练场中间。

“今天练头球!”他指挥着,“都给我上船!模拟海上风浪环境!真正的冠军,就得在晃悠的地方也能把球顶进去!”

队员们面面相觑,只好硬着头皮上船。结果训练场变成了“海难现场”,人仰船翻,皮球乱飞,守门员在“波涛”中左扑右挡,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晚上开会,王多海又搞出新花样。他弄来个巨大的大连市区沙盘,上面插着小旗子。

“瞅见没?”他拿着教鞭指指点点,“这是咱的主场,大连体育中心。这是恒大的主场,天河。隔着一千多公里呢!怕他个六!”

助理教练小声提醒:“王总,咱这战术…”

王多海一瞪眼:“战术?咱的战术就是‘干’!把球往对方门里整!简单粗暴,血受!”

会后,王多海把几个外援叫到一边,神秘兮兮地拿出几个保温盒:“来,尝尝这个,正宗海胆蒸蛋!补!晚上回去跟媳妇儿视频都有劲儿!”

保利尼奥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Good!Very good!”

王多海得意地笑了:“跟着我,亏待不了你们!好好踢,年底给你们分渔船股权!”

---

联赛开幕,英博客场挑战广州恒大。赛前,王多海又出惊人之举。

他包了一架货机,不是运球员,而是运了整整五吨大连海鲜,直接拉到恒大基地门口。

“给许老板和兄弟们尝尝鲜!”王多海对着闻讯赶来的媒体镜头,笑得像个憨厚的渔民,“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当然啦,比赛的时候咱可不客气!”

恒大方面一脸懵,但还是收下了这份“厚礼”。结果比赛当天,好几个恒大球员据说因为吃了“不习惯”的海鲜,有点拉肚子…当然,这只是传闻。

比赛过程更是充满“海蛎子味”。英博队员踢得极其生猛,抢断凶狠,防守动作大到让恒大那些技术流球员直皱眉头。王多海全程站在客队教练席指挥,军大衣在温暖的广州夜晚显得格外扎眼。

“怼他!怼他呀!”“抢下来!给他上上强度!”“别怕犯规!咱大连爷们儿怕过谁!”

虽然最终1比2惜败,但英博队把恒大吓出了一身冷汗。赛后发布会,有广州记者阴阳怪气地问王多海,是否觉得球队踢法太“糙”。

王多海对着话筒,慢悠悠地说:“足球,不就是把球整进去吗?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啥?咱大连足球,讲的就是个实在!今天输了,是咱‘歹’得还不够好!回去接着练!”

“歹”在大连话里是“吃”的意思,但在王多海这里,似乎成了踢球的代名词。第二天,“英博队回去‘歹’球了”成了网络热梗。

---

回到主场,王多海开始在主场上做文章。大连体育中心的广告牌,全换成了“大连海产,驰名中外”、“旅顺赤贝,男人的加油站”之类的标语。球场广播在播报首发名单时,都会加上一句“本场比赛由xx海鲜市场赞助播出”。

更让全国球迷目瞪口呆的是,每次英博队进球,现场不放传统的庆祝音乐,而是放《大连好》、《渔民号子》,甚至有时候直接放“倒车,请注意”的魔性音效!进球球员还得跑到指定区域,跟着啦啦队扭一段东北大秧歌!

王多海还搞了个“海鲜竞猜”:赛前猜中比分或首个进球者的球迷,可以获得“英博海鲜大礼包”,内含价值不等的各类海产。一时间,大连球迷看球热情空前高涨,甚至不少非球迷为了海鲜礼包也来到现场。

某场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一位老大爷猜中了2-1的比分,赢走了一头价值数万元的极品辽参。老爷子抱着辽参,对着镜头热泪盈眶:“感谢王总!感谢英博!我儿子结婚的彩礼有着落啦!”

这波操作,把“金元足球”彻底玩成了“海鲜足球”。

---

赛季中期,与恒大的第二回合较量前,王多海和许家印的“商战”升级了。

恒大方面宣布,旗下粮油产品全线促销。王多海立刻反击:“英博俱乐部旗下所有合作海鲜餐厅,持恒大会员卡可享受…呃…白眼一双!”当然,这是气话,实际操作是,大连本地多家海鲜市场宣布,对持广州身份证的顾客“价格上浮20%”,美其名曰“物流附加费”。

网络上,两地球迷也掀起“饮食大战”。广州球迷晒出精致早茶、煲仔饭,嘲讽大连只有“粗鄙”的海鲜。大连球迷则回击:“你们那叫饮茶,俺们这才叫‘歹’饭!”“海鲜下酒,越喝越有!”

比赛当天,王多海更是把“土味”进行到底。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一艘旧渔船,涂成蓝色,架在球队大巴车顶上,一路招摇过市开到体育场。寓意:“乘风破浪,拿下恒大!”

更衣室里,他的赛前动员更是“朴实无华”:“兄弟们!今天这场球,赢了,回去海鲜管够,一人再加一头辽参!输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未来一个月,食堂只有棒子面粥和咸菜疙瘩!”

队员们虎躯一震,眼神里透露出决绝。

---

这场“天王山之战”的过程,堪称中超历史上最“辣眼睛”的战术对决。

恒大依旧坚持他们的传控足球,地面配合行云流水。而英博队,则把“海鲜足球”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长传冲吊,身体对抗,防守反击简单粗暴。

· 高空球:英博几乎放弃了中场组织,后场断球就直接大脚找前场的保利尼奥。皮球在天上飞的时间比在地上滚的时间还长,解说员无奈道:“这比赛看得,我脖子都酸了。”

· 身体对抗:英博队员像是打了鸡血,每一次拼抢都如同“抢螃蟹”般凶狠。恒大的技术型球员被冲撞得人仰马翻,主裁判的哨声频频响起。

· 定位球:英博的角球、任意球,全部采用“堆人”战术,禁区内挤作一团,仿佛一锅即将煮沸的海鲜乱炖。王多海在场边大喊:“往里头砸!就当砸鱼舱!”

比赛转折点发生在第75分钟。英博获得一个前场界外球。只见替补席后面跑出两个工作人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型弹弓…没错,就是弹弓!准备用来扔界外球!

全场哗然!裁判都看傻了,赶紧跑过去制止。

王多海急了,冲第四官员嚷嚷:“这咋不行了?这不算违规器材啊!咱这是为了提高发球速度和质量!”

最终,这个“弹弓战术”被扼杀在摇篮里。但英博队还是凭借一次传统的(相对而言)长传冲吊,由保利尼奥力压恒大中卫,一头将球砸进了网窝!

球进了!大连体育中心陷入了疯狂!海蛎子味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王多海激动地脱下军大衣,扔向天空,露出里面印着“大连英博,血受!”的文化衫。

虽然比赛最后时刻被恒大扳平,但这场平局对于英博来说,犹如一场胜利。他们用这种极其“大连”的方式,证明了在中超,并非只有一种活法。

---

赛季结束,大连英博最终排名第四,未能夺冠,但获得了亚冠资格。这个成绩,对于一支“海鲜货币”武装起来的球队来说,已是奇迹。

夺冠庆典(他们自己搞的)上,王多海站在体育场中央,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海鲜拼盘。他拿着喇叭,声音有些沙哑:

“老少爷们儿!这个赛季,咱们‘歹’得不错!”

台下传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有人说咱土,说咱彪,说咱就知道整海鲜!”

“但我告诉你们!”他提高了音量,“足球,归根到底,是踢给咱自家球迷看的!咱大连人,就得意这口海蛎子味儿!咱用自己的方式,一样能搅和得中超天翻地覆!”

“金元足球?”他嗤笑一声,从拼盘里拎起一条硕大的刀鱼,“在咱这儿,这叫海鲜足球!实在,管饱,还补!”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后来,有记者在码头采访王多海,问他下赛季打算。

王多海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点了根烟,慢悠悠地说:“下赛季啊…寻思着,是不是得搞点远洋渔船了?听说南极磷钾虾也挺补的…”

记者:“……”

海风依旧带着咸腥味,吹拂着这座足球城。大连英博的故事,就像这海风一样,独特、生猛,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血性”和让人忍俊不禁的“彪悍”,在中超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无比欢乐的一笔。

(平行宇宙之中超风云,永不落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