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 > 脱口秀的越位陷阱和意外助攻

北京的秋天,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和雾霾混合的熟悉味道。黄健翔刚从一场中超联赛的解说席上下来,嗓子还有点冒烟,脑子里还回响着刚才比赛中那个颇具争议的越位判罚。他正琢磨着晚上是去吃顿涮羊肉抚慰一下自己,还是回家泡点胖大海拯救一下为国足操碎了心的嗓子眼,手机就响了。

来电是个陌生号码,但尾数挺靓。

“喂?哪位?”黄健翔习惯性地用上了他那辨识度极高的腔调。

“您好!请问是黄健翔黄老师吗?”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又带着点急切的女声,“冒昧打扰您!我是《脱口秀“斗”场》节目的制片人,我叫林薇。”

“《脱口秀‘斗’场》?”黄健翔愣了一下,这节目他有点印象,最近挺火的一档线下脱口秀竞赛节目,以话题尖锐、选手“斗”得狠着称,偶尔也上几个热搜,但他忙着研究足球战术和球员数据,并没仔细看过,“哦,你好。有什么事吗?”

“黄老师,我们节目新一季想做一个‘跨界之王’的特辑,想邀请一些行业内的顶尖人物来体验脱口秀,说说他们行业的那些事儿。”林薇语速很快,显然是个干练的角色,“我们觉得您特别合适!您是体育解说界的标杆,语言艺术大师,金句频出,而且……而且特别有梗!”

黄健翔被这顶高帽戴得有点舒服,但更多的是警惕。让他去解说足球,他能从盘古开天说到宇宙洪荒,但脱口秀?那玩意儿不是一群年轻人拿着麦克风“冒犯”艺术吗?他这把老骨头,经得起现在年轻人的“冒犯”吗?

“这个……林制片啊,感谢厚爱。但我就是个说球的,脱口秀这玩意,我怕我玩不转啊。万一上去冷场了,多对不起观众。”黄健翔打着哈哈,心里想的是:可别让我这把老骨头去台上被年轻人当梗涮了。

“黄老师,您太谦虚了!”林薇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推辞,语气更加诚恳,“我们看中的就是您独特的视角和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您想想,足球场上有多少值得吐槽的事儿?裁判的争议判罚、球员的迷惑行为、球迷的爱恨情仇……这些不都是绝佳的脱口秀素材吗?用您的嘴说出来,效果肯定爆炸!而且……”

林薇压低了声音,仿佛在透露什么天大的秘密:“我们这一期的主题是‘理解与共鸣’,旨在超越对立,寻求共识。我们觉得,您用足球的视角来解读一些社会现象,或者分享您个人的一些经历,肯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和思考深度。就像……就像景山公园的夜风吹过紫禁城的红墙,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当下的鲜活!”

黄健翔乐了:“哟,林制片,你这口才不说脱口秀可惜了啊。这比喻整得,挺文艺啊。”

林薇也笑了:“跟黄老师您比差远了。我们是真的认为,脱口秀不应该只是尖锐对立的‘掀桌子’,它更应该是一面镜子,照见人性,让大家在笑声里看到彼此,达成理解。您就不想试试,用您的方式,让更多不怎么看球的人,也感受到足球的快乐和……嗯,无奈吗?”

最后那句话,有点戳中黄健翔了。让更多人了解足球,一直是他潜藏在插科打诨下的心愿。

“而且,”林薇使出了杀手锏,“我们这一期还有一位特别受欢迎的女嘉宾,她是最近很火的独立音乐人,叫夏初。她的观点很有趣,音乐风格也很独特,你们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呢?”

夏初?黄健翔好像在哪听过这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但“女嘉宾”三个字,让他那颗自从淄博参加完婚礼后就有点“春心荡漾”(他坚决否认)的心,莫名动了一下。于奢荡那小子靠复盘进球都能找到女博士,他黄健翔上去聊聊足球,说不定……

“行吧!”黄健翔一时冲动,鬼使神差地就答应了,“那我就去‘斗’一场!不过咱可说好,我就说我知道的足球那点事,你们别给我安排太离谱的剧本啊。”

“太好了!绝对没问题!谢谢黄老师!”林薇的声音充满了惊喜,“剧本您放心,我们尊重您的个人风格!您只需要准备一个5-7分钟的段子就行!主题就跟足球相关,尽量轻松有趣,能引发共鸣最好!”

挂了电话,黄健翔看着窗外北京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有点后悔。

脱口秀?5-7分钟的段子?还要轻松有趣引发共鸣?

这比他解说一场120分钟加上加时点球的欧冠决赛压力还大啊!

解说足球,场上有22个人陪着他跑,有战术有技术有数据支撑。脱口秀,可就他一个人站在台上,面对底下几百双眼睛,万一哪个梗没响,那不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他仿佛已经看到刘建宏、骆明那帮老小子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拿手机录像的场景了。

“完了,冲动了。”黄健翔揉着眉心,“这比面对空门打了飞机还让人难受。”

但答应都答应了,黄老师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他开始绞尽脑汁想梗。

从VAR想到球员发型,从国足饮食想到球迷口号……想着想着,他就不自觉地带上了解说腔,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比划着手势: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脱口秀‘斗’场》!今天咱们不谈越位,就谈谈生活中的‘越位’!比如你老婆让你下班买酱油,你忘了,这就是严重的‘越位’!因为你脱离了家庭战术纪律的要求!等待你的很可能是一张红牌——睡沙发!”

“又比如,你上班摸鱼看球赛被老板抓到,这就叫‘危险动作’,至少得给张黄牌警告!”

他自己练了一会儿,觉得好像……还行?

就是缺了点啥。对了,林薇说的那个主题,“理解与共鸣”,“超越对立,寻求共识”。这有点深奥啊,怎么用足球来解释呢?

还有那个女嘉宾,夏初?到底是谁来着?

黄健翔打开音乐软件,搜索“夏初”。跳出来几首风格清新的民谣,封面上是个抱着吉他、笑容干净的女孩,眼神里有种独特的洒脱和淡然。他点开一首听了听,旋律不错,歌词有点意思,像是在讲述现代都市人的孤独和渴望。

“搞音乐的……这能跟我这说球的有什么共鸣?”黄健翔挠挠头,“总不能跟她讨论足球主题曲的创作吧?”

距离录制还有几天,黄健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焦虑。他甚至半夜打电话给刘建宏求助。

“建宏!快!给我支个招!脱口秀段子怎么写?”

电话那头刘建宏睡得迷迷糊糊:“啊?段子?你就说说你上次把婚礼解说成欧冠那次不就挺好笑的吗?”

“那能一样吗!那是现场发挥!这是正式演出!”

“那你……就吐槽一下我们这些解说嘉宾?我批准了,随便吐,我不生气。”

“……”

黄健翔绝望地挂了电话。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他想起林薇说的“镜子”,照见人性。足球不就是人性的浓缩吗?激情、策略、失误、团队、个人英雄主义、遗憾、狂喜……这些东西,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啊!

灵感似乎来了那么一点。

他又想起很多脱口秀喜欢讨论两性话题,动不动就“掀桌子”。他可不想那样。他想起了淄博婚礼上那份感动,想起了于奢荡和李佳婷的笑容。也许,就像那篇结语里说的,真正的平权不是对立,而是和谐共处。

“有点难……”黄健翔瘫在沙发上,“但这挑战,我黄健翔接了!”

他决定,就去说说足球里的“理解”与“共识”。比如裁判和VAR(虽然他也常骂),本质也是为了更公平的共识;比如球员和教练,也需要互相理解战术意图;比如球迷和球员,更需要彼此支持,而不是一味指责。

当然,还得穿插点搞笑的他自己的糗事。

至于那个叫夏初的女音乐人……随缘吧。说不定人家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录制前一天,黄健翔拿到了流程单,看到了夏初的要讨论的主题方向:“现代都市人的情感联结与孤独感——从网络到现实的距离。”

黄健翔看着这个标题,摸了摸下巴。

“网络到现实?这距离,好像比从中场吊射到空门还远啊?”

他隐隐觉得,这次脱口秀之旅,可能会比他想象中更有趣一点。

录制当天,黄健翔提前到了后台。他穿着特意准备的一件稍微休闲点的西装(但依旧很“解说员”),手里拿着写满了笔记的卡片,嘴里还念念有词。

后台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多是年轻的脱口秀演员,打扮新潮,语气活泼,聚在一起聊着梗和节奏。黄健翔的出现,就像一群英超球员里混进了一个中超老将,画风略显突兀。

几个年轻演员好奇地看他,小声议论着。

“哇,真是黄健翔老师!”

“他来真的啊?能行吗?”

“不知道啊,不过应该挺有梗的吧?‘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哈哈哈,希望他今天不是一个人战斗。”

黄健翔听得见一些议论,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不服气。哼,小子们,等下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老艺术家的语言功底!

他找到自己的化妆间,刚坐下,门就被敲响了。

“请进。”

门推开,进来的是一个穿着简单白色衬衫和牛仔裤的女孩,抱着一把木吉他,素面朝天,却给人一种很干净舒服的感觉。正是他在音乐软件封面上看到的那个夏初。

“黄老师您好,我是夏初。”女孩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我很喜欢您的解说,特别有激情。”

黄健翔有点意外,连忙站起来:“哎呀,夏初老师您好您好!谬赞了谬赞了!你的歌我也听了,很好听!那首……那首《地铁拐弯的风》很有味道!”

夏初眼睛亮了一下:“您真的听了?谢谢!那首歌写的就是北京地铁那种……嗯,既拥挤又孤独的感觉。”

“对对对!我听出来了!”黄健翔赶紧接话,试图展现自己的理解力,“就像足球场上前锋陷入重围,四周都是人,但能不能传出球,能不能射门,还得靠自己那股子劲儿!”

夏初愣了一下,随即噗嗤笑出声:“黄老师,您这个比喻……好奇特,但是好像有点道理!”

两人之间的陌生感似乎因为这个小插曲减少了一些。黄健翔发现夏初并不像他想象中那种搞艺术的很高冷的样子,反而很随和,眼神里带着一种敏锐的观察力。

“黄老师您紧张吗?”夏初问,“我看您一直在看卡片。”

“紧张!怎么不紧张!”黄健翔实话实说,“这比让我解说国家德比紧张多了!解说球赛,场上形势千变万化,我有数据有知识兜着底。这脱口秀,万一我说了半天,底下没人笑,那我可就真成了‘一个人战斗’了,还是孤军奋战那种!”

夏初被他的形容逗得直乐:“不会的!我觉得您肯定没问题。其实脱口秀和音乐、和您的解说一样,本质都是沟通和表达。真诚最重要。只要您说的是您真正想说的,观众能感受到的。”

“真诚?”黄健翔琢磨着这个词,“有道理!就像好的进球,它往往是球员最真实意图的体现,花里胡哨的假动作不如一脚干净利落的射门!”

夏初再次笑弯了腰:“黄老师,您真是三句不离足球啊。”

“职业病,职业病。”黄健翔也笑了。和夏初聊了几句,他感觉放松了不少。

录制开始。前面的演员陆续登场,有的调侃职场,有的吐槽社交,有的谈论婚恋,现场笑声不断,气氛热烈。黄健翔在侧幕看着,手心有点冒汗。这些年轻人的节奏感和爆梗密度,确实厉害。

轮到夏初了。她抱着吉他上去,没有太多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只是安静地坐在高脚凳上,调整了一下麦克风。

“大家好,我是夏初。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们怎么在一个人人都在网上‘连接’的时代,却感觉越来越孤独……”

她的声音很干净,像秋天的泉水。她谈到了微信群里的热闹和放下手机后的冷清,谈到了刷不完的朋友圈和约不到一次线下吃饭的朋友,谈到了算法推荐给你一切你想看的,却也可能把你困在信息茧房里。她没有激烈地批判,只是淡淡地描述,偶尔弹唱几句,歌词细腻又戳心。

“我们好像知道很远的事情,却不知道隔壁邻居的名字;我们给陌生人点赞,却忘了给家人一个拥抱……这种孤独,不是身边没有人,而是心里缺了点什么。也许,我们需要一点从网络走到现实的勇气,需要一点真正‘在场’的温暖。”

台下很安静,很多人露出了思索和共鸣的表情。黄健翔也听得有些入神。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音乐人,看问题还挺透彻。她说的那种孤独,他似乎也有点感觉。尤其是解说完一场热闹的比赛,回到安静的家时。

夏初的表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她鞠躬下台,经过黄健翔身边时,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下一个,就是黄健翔了。

主持人报幕:“下面这位嘉宾,他的声音陪伴了我们无数个激动人心的足球之夜!他是语言的艺术大师,也是行走的足球百科全书!让我们欢迎——着名体育解说员,黄健翔老师!”

黄健翔深吸一口气,握着他的笔记卡片,走上了那片对他而言比绿茵场更令人紧张的区域。

灯光打在他身上,有点热。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还有旁边坐着的那一排眼神带着审视和期待的脱口秀演员和评委,心跳加速。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还是那熟悉的调调,但稍微有点紧:

“各……各位观众朋友,晚上好!呃……这里不是足球场,所以‘球员们’晚上好可能不太合适。”(台下有零星笑声)

“说实话,站在这里,我比第一次上解说席还紧张。解说足球,我说错了,球员听不见,球迷可能骂两句也就忘了。在这里说错了,那就是现场直播事故啊朋友们!”(笑声多了一点)

“我们制片人林小姐跟我说,黄老师,您就来聊聊足球,说说您的行业。我说好啊!足球我熟啊!然后她给我定了主题,叫‘理解与共鸣’,要‘超越对立,寻求共识’。”(台下安静下来,似乎好奇他怎么切入)

“我一听这主题,我当时就……就有点懵。这主题好啊,高大上!但用足球怎么解释呢?足球场上有共识吗?有啊!赢球就是最大的共识!但那是对自己球队!对对方球队,那共识可能就是……裁判怎么又不吹他犯规?!”(全场大笑)

黄健翔感觉节奏慢慢回来了,紧张感消退了一些。

“其实仔细想想,足球场上的共识还真不少。比如,裁判。我们都骂裁判,是吧?特别是他吹了你喜欢的球队犯规,或者判了个越位。VAR刚出来的时候,我也骂,觉得破坏了比赛流畅性。但后来一想,VAR是什么?它就是科技带来的、寻求公平共识的工具啊!虽然它有时候眼瞎……”(台下又笑)

“它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为了让判罚更准确,减少争议。这就好比生活中,我们引入一些规则和法律,不是为了限制谁,是为了让大家能在一个更公平的环境里玩,对吧?当然,执行起来可能出问题,那是另一回事。共识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磨合。”(台下有赞同的掌声)

“再说球员和教练。教练画战术板,说得天花乱坠,球员得理解啊!你不能教练让你打传控,你上去就一个大脚开前场,让前锋跟对方后卫比百米冲刺去。这就需要理解和执行中的默契。就像两口子过日子,一个人想着浪漫晚餐,一个人想着回家泡面,这日子能过到一块去吗?得有共识!得沟通!得知道对方想要什么!”(笑声和掌声)

“还有球迷和球员。球员踢得臭,球迷骂,可以理解,恨铁不成钢嘛。但有时候骂得太狠,就成对立了。球员也需要理解,状态有起伏,压力很大。真正的支持,不是赢球的时候吹上天,输球的时候骂下地,而是无论胜败,都站在他们身后。这种共识,是基于爱的理解。”(掌声热烈起来)

黄健翔越说越顺,完全进入了状态,开始加入准备好的梗:

“当然了,足球场上也有很多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比如这个球越不越位?可能两个专家能吵三天三夜。这就好比跟你女朋友争论哪件衣服好看,你说红的显气质,她说黑的显瘦,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怎么办?这就需要一点‘好东西’的智慧了。”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抛出了那个电影梗:

“你得学会说:‘亲爱的,不是红的好或者黑的好,而是——你值得拥有好的东西!’(模仿电影《好东西》里的经典台词语气)两件都买了!当然,后果可能是下个月一起吃土。”(全场爆笑,有人喊“黄老师懂啊!”)

“足球也一样,争论不休时,怎么办?那就享受争论的过程吧!这也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嘛!只要别人身攻击,吵吵更健康!”(笑声)

他又聊了些自己解说时的糗事,比如嘴瓢叫错名字,比如激动过头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台下笑声不断。

最后,他总结道:

“所以我说啊,这‘理解与共鸣’,‘超越对立,寻求共识’,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在足球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需要我们一味忍让或者放弃立场,而是需要我们去换位思考,去沟通,去找到那个虽然不容易但值得追求的平衡点。就像一场好的比赛,既有激烈的对抗,也有对规则的共同尊重。就像一个好的社会,既有不同的声音,也有底线的共识。”

“最后,借用一下我们制片人文艺的说法:愿我们的笑声,像景山公园的夜风,既能吹动紫禁城的红墙,也能吹进每个人的心里,带来一点理解,一点共鸣,一点超越对立的温暖。谢谢大家!”

黄健翔鞠躬。

台下响起了持续而热烈的掌声。不少观众边笑边鼓掌,显然是被他的真诚、独特的足球视角和最后的升华打动了。

他走下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比踢了场球还累,但畅快淋漓!

夏初站在侧幕旁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眼神里带着欣赏:“黄老师,太精彩了!尤其是‘好东西’那个梗,用得恰到好处!”

黄健翔嘿嘿一笑,有点小得意:“现挂,现挂的。”

主持人上台总结时,还特意提到了黄健翔的表演:“感谢黄健翔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他从足球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共识’与‘理解’,既有笑点,又有思考,真正体现了我们这一期主题的精髓!”

后续的点评环节,几位评委也对黄健翔不吝赞美之词,认为他的跨界表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深度。

录制结束后,黄健翔正在收拾东西,夏初走了过来。

“黄老师,您今天说的真好。”夏初笑着说,“尤其是关于孤独和连接的那部分,我很有共鸣。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次线下真实的交流和掌声,而不是屏幕上的一个赞。”

黄健翔点点头:“是啊。就像足球,你看一百遍集锦,也不如去现场喊一嗓子来得痛快!”

两人相视而笑。

“黄老师,下次我的小现场演出,给您留票?也许您能来感受一下音乐现场的‘现场感’?”夏初发出邀请,眼神明亮。

黄健翔愣了一下,随即爽快答应:“那必须去!说不定我还能给你的歌配段足球解说呢!”

夏初笑出声:“期待您的‘跨界合作’!”

走出录制大厅,北京的秋夜凉风拂面。黄健翔看着街上熙攘的人群和车流,心里有种奇特的满足感。

今天这场脱口秀,没掉链子,好像还……挺成功?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对“理解”和“共鸣”有了更深的理解。足球和脱口秀,音乐和人生,看似不相关,底层的精神也许是相通的:真诚的表达,渴望被理解,以及寻求连接。

他拿出手机,想给刘建宏打个电话嘚瑟一下,却先看到了一条新微信。

是夏初发来的。

“黄老师,安全到了吗?今天真的很开心能听到您的分享。pS:其实我觉得,您解说的足球,也是打破孤独、连接很多人的一种方式哦:)”

黄健翔看着手机屏幕,路灯的光晕染在字体上,显得有点温柔。

他笑了笑,回复道:“已到家。谢谢夏初老师。今天你的表演也让我很有共鸣。下次演出,记得给我留票,我一定‘在场’。”

放下手机,黄健翔哼起了不成调的歌,感觉这个秋天的夜晚,似乎比往常更明亮了一些。

也许,生活这场大秀,永远不缺意想不到的精彩“助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