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 > 第2025章 中超梗:当绿茵场变成大型玩梗现场

谢邀,人在八万人体育场,刚看完申花比赛。 作为一个从1994年甲A开始看球的老球迷,我亲眼见证了中超变成大型玩梗现场的全过程。 从海参梗牛马论, 这支联赛正在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破圈...

---

一、先说说为什么足球成了梗文化重灾区

2025年的中超联赛有个神奇现象:比赛精彩程度和梗的传播度成反比。

一支球队在比赛中的表现与其所产生的梗数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反比关系。当一支球队踢得越来越出色时,他们在场上的表现往往会变得更加稳定和流畅,这使得他们不太容易出现一些令人捧腹大笑或引人关注的失误或意外情况,因此相关的梗也就相对较少。

相反,当一支球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可能会频繁地犯错、遭遇尴尬的场面或者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些情况往往会成为球迷们调侃和创造梗的素材,从而导致梗的产量大幅增加。

以某北方豪门为例,尽管他们在今年的比赛中成绩平平,但却因其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表现而成为了梗的高产工厂。无论是球员的低级失误、教练的战术调整还是球队整体的低迷状态,都成为了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被转化成了各种有趣的梗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来看看最新版的《中超梗词典》:

1. 踢得差现在叫———在提供情绪价值

2. 现在叫———及时止损

3. 教练下课现在叫———换赛道

4. 球员失误现在叫———在摆放内存(指清空大脑)

5. 球迷骂人现在叫———在提供建设性意见

最绝的是某南方球队后卫,因为经常回传门将,被球迷称为反向梅西—不是向前突破,是向后突破。

二、品牌玩梗的三重境界

1. 入门级:会接梗

某外卖平台最擅长这招。每次有球队被绝杀,立刻发海报:xx队别伤心,请你吃夜宵~30分钟送达~

最经典的是去年国安1-5输给海港,该平台立刻推出1-5套餐:1份炸鸡 5杯啤酒=借酒消愁。

2. 进阶级:能改梗

某盐业公司是玩梗高手。他们赞助的球队每次赢球,海报上都写:减钠不减咸,减员不减攻势。

后来球队真的经常少一人作战,这句slogan被球迷改成:减钠不减咸,减员必被翻。

3. 高级玩家:会造梗

某电商平台最狠。他们发明了维生素Rmb梗:每当球员失误,就说缺维生素Rmb了,暗示需要加薪才能踢好。

后来演变成:这位球员需要补充维生素Rmb,建议每日三次,一次打钱500万。

三、那些载入史册的中超神梗

1.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足球版

去年立秋,某球队0-7惨败。球迷在官微刷屏:求求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吧,别踢球了。

结果真有奶茶品牌接梗,推出7分糖奶茶—对应丢7球,甜到忧伤。

2. 打工人的觉悟

某球员接受采访:我们踢球就像打工人搬砖,都是为了一口饭吃。

立刻被做成表情包:上午踢中超,下午送外卖,晚上开滴滴—这就是足球打工人の觉悟

3. 内卷の新高度

今年联赛出现神奇一幕:两支保级队比赛,双方门将互相送礼,最终比分5-4。

球迷吐槽:现在保级都这么内卷了吗?比谁丢球多?

四、梗王球员列传

1. 摸鱼大师张莫宇

这位兄弟最擅长在场上。有数据为证:

· 场均跑动距离:6000米(联赛平均米)

· 场均冲刺次数:3次(联赛平均20次)

· 但年薪:800万(联赛平均300万)

球迷赐名:职场摸鱼の神

2. 显眼包李显扬

这位前锋每场必做三件事:

1. 踩单车5次(不管有没有人)

2. 倒钩尝试2次(不管位置多差)

3. 进球庆祝动作10秒(不管进没进)

网友评价:虽然菜,但是爱显摆—典型的显眼包

3. 边界感大师王边界

这位后卫最擅长保持边界感:

· 防守时与对手保持3米距离

· 抢断时先问可以抢吗?

· 被过时说

球迷吐槽:这不是踢球,是在相亲

五、玩梗的底线在哪里?

虽然玩梗快乐,但也要有度。去年就出过事:

某球员因失误被叫,心态爆炸直接退役。 某教练被pUA到去看心理医生。 某俱乐部官方玩梗过度,被球迷抵制。

所以记住三大底线:

1. 不人身攻击

2. 不造谣传谣

3. 不触碰敏感话题

比如你可以说某球员在摆放内存,但不能说他是;可以说某教练需要换赛道,但不能让他。

六、为什么足球梗能火?

根据我观察,主要有三个原因:

1. 共鸣感强

打工人看球员:哦,原来你们也要加班(加时赛)、也要挨骂(被嘘)、也要背锅(输球)—我们是一样的牛马!

2. 传播成本低

一个梗就是一张图、一句话,比分析战术简单多了。 比如:这场比赛—一方在摆烂,一方在摸鱼,观众在吃瓜。

3. 情感宣泄

骂领导会被开除,骂球员不会被开除。 所以:老板我是牛马,球员你也是牛马—牛马何苦为难牛马?

七、未来展望:梗文化会摧毁足球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原因如下:

1. 梗带来流量:很多年轻人因为梗开始看球

2. 梗缓解压力:让输球变得没那么痛苦

3. 梗创造商业价值:品牌愿意投广告

最重要的是—当你能够调侃一件事,说明你已经接受它了。

就像某球迷说的:我骂中超,是因为我还爱中超;如果哪天我不骂了,说明我真的放弃了。

八、给各方的玩梗建议

对球迷:

· 玩梗可以,别人身攻击

· 多造善意的梗,少造恶意的梗

· 记住:球员也是打工人

对球员:

· 心态放开点,梗也是热度

· 可以用自黑化解危机

· 实在受不了—关掉社交媒体

对品牌:

· 接梗要快,造梗要巧

· 符合品牌调性

· 准备翻车预案

对足协:

· 学学怎么玩梗

· 别总是严肃脸

· 偶尔自黑一下更亲民

最后说两句

2025年的中超也许水平不是最高,但一定是梗最多的联赛。

这里有:

· 打工人的共鸣

· 摸鱼人的默契

· 吃瓜人的快乐

也许有一天中国足球真的变强了,我们会怀念这个虽然踢得不好但很快乐的时代。

就像某位哲学家说的:生活就像中超,既然无法避免,不如玩梗到底。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