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 > 电竞也疯狂!国足不行?我们上!

>足协宣布组建电竞国家队那天,我爸指着电视怒吼:“打游戏也能算国脚?!”

>一周后,他在我直播间疯狂刷火箭:“儿子!踢爆那帮小日子!”

>我妈翻着白眼:“老林,你当年说电子鸦片的是谁?”

>我爸梗着脖子:“那能一样?这可是替国出征!虚拟的也是战场!”

>当电竞少年陈星用一记“勺子点球”绝杀日本队,屏幕上飘过百万条“RNm,退钱变爆米花!”

>——那一刻,我们都成了疯狂的球迷。

---

七月的北京,热浪能把柏油路烤化。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像一群焦躁的蝉。客厅里,气氛却比外面的天气更燥热几分。

林国栋,五十出头,标准的北方汉子,此刻正叉着腰,像尊怒目金刚杵在电视机前,额头青筋随着新闻主播字正腔圆的播报一跳一跳。

“……中国足球协会今日宣布,将正式组建中国国家电子竞技足球队,面向全国选拔顶尖电竞足球人才……”

“放屁!”林国栋猛地一拍大腿,力道之大,震得茶几上玻璃杯嗡嗡直响,“打游戏?打游戏也能算踢球?也能披国字号战袍?中国足球的脸还要不要了!”

唾沫星子差点喷到屏幕上那张足协领导严肃认真的脸。

“爸!你小点声!吵着我练球了!”隔壁房间传来儿子林小海不耐烦的抗议,伴随着游戏手柄按钮被疯狂按动的“噼啪”声和《FIFA online 4》激昂的背景音乐。

“练球?练个屁的球!你那是玩游戏!”林国栋火冒三丈,几步冲到儿子房门口,一把推开虚掩的门。

房间里没开大灯,只有电脑屏幕幽蓝的光映在林小海十七岁、专注得有些发狠的脸上。他戴着巨大的电竞耳机,手指在手柄上翻飞如蝶,屏幕里,他操控的“姆巴佩”正用一个极其花哨的彩虹过人甩开防守队员,单刀直入,一脚劲射洞穿球门。

“漂亮!”林小海低吼一声,猛地挥了下拳头,这才注意到门口脸色铁青的老爹。

“爸?干嘛?”他摘下一边耳机。

“干嘛?”林国栋指着屏幕,手指都在哆嗦,“你看看!看看足协干的这叫什么事?正儿八经的足球踢不明白,搞这些歪门邪道!打游戏能替国争光?滑天下之大稽!我们当年在工体看球,那叫一个热血沸腾!现在?弄帮小孩坐屋里搓手柄?这叫足球?这叫自欺欺人!这叫…这叫‘自我救赎’个屁!”他吼出了新闻评论里的词,带着十二万分的鄙夷。

林小海撇撇嘴,重新戴上耳机,只轻飘飘甩过来一句:“爸,你老了,不懂。这叫趋势。再说了,就国足那成绩…哼,换我们上,没准儿真行。”

“你…!”林国栋气得眼前发黑,后面的话被儿子耳机里陡然爆发的进球欢呼声彻底淹没。他狠狠摔上门,胸口堵得发慌,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在咆哮:中国足球,完了!彻底完了!连脸都不要了!

---

足协的公告像一颗深水炸弹,在死水微澜的中国足球圈掀起了滔天巨浪。质疑、嘲讽、谩骂是主旋律。各大体育论坛、社交媒体热搜榜上,“电竞国足”成了最烫手的标签。

“救不了真足球,开始玩虚拟的?足协真有你的!”

“RNm,退钱!哦不对,这次是退流量!”

“保护性接应键盘?眼神防守鼠标?笑死!”

“建议直接组队参加《英雄联盟》,那个夺冠几率还高点!”

“下一步是不是该组建国家广场舞队了?”

偶尔有几条试图理性分析的评论,比如提到“国际足联都搞FIFAe世界杯了”、“吸引年轻人关注足球文化”,也瞬间被“键盘侠也能成国脚?”、“电子鸦片误国!”的唾沫星子淹没。

在滔天的质疑声浪中,选拔工作以一种近乎悲壮的速度推进。线上报名通道开启不到三天,报名人数突破十万。这巨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林小海一样的少年,在逼仄的出租屋、烟雾缭绕的网吧、堆满手办的书房里,用无数次搓烂手柄、按碎键盘的练习,默默积攒的对虚拟绿茵场的渴望。他们或许从未踏上过真正的草皮,但“FIFA”、“eFootball”里的每一个像素点,都承载着他们的足球梦,一个在现实中国足球的低迷中,显得格外奢侈的梦。

---

三天后,京郊,一个挂着崭新“国家电子竞技足球训练基地筹备处”牌子的老旧体育中心内。

陈星坐在冰冷的金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卫衣下摆。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旧地毯的霉味。他只有十九岁,瘦削,微长的刘海遮住一点眼睛,眼神里带着长期熬夜特有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他是国内某平台《FIFA online 4》分区的顶流主播,“Starchen”,一手操作行云流水,意识刁钻,粉丝百万。但此刻,他像个等待审判的考生。

对面桌子后面,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位,让陈星心头一跳——江远。

江远,四十岁上下,短发,坐姿挺拔,眉宇间有挥之不去的沉郁和一道浅浅的旧伤疤。他是前国脚,真正在绿茵场上为五星红旗拼杀过的人,也曾是林国栋那代球迷心中的希望之星。一次毁灭性的膝盖重伤,彻底断送了他的职业生涯。退役后沉寂多年,谁也没想到,足协竟把他挖来担任这支史无前例的“电竞国家队”首任主教练。

江远的目光像探照灯,扫过陈星略显苍白的脸和他那双骨节分明、在键盘鼠标上磨出薄茧的手。“陈星?”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球场指挥官的余韵,“线上赛Id ‘Starchen’,Apm(每分钟操作次数)峰值382,擅长小范围快速传切和禁区前沿的致命直塞?”

“是。”陈星的声音有点干涩。

“为什么报名?”江远的问题很直接,旁边两位助理教练(一位是数据分析师出身,另一位是电竞俱乐部经理)也看了过来。

陈星沉默了几秒,抬起头,直视江远:“因为…我想赢。”他顿了顿,声音大了一点,“在线上,我赢过很多次。但这次不一样。这次屏幕右上角,挂的是国旗。”

训练室里一片安静。老旧空调的噪音显得格外刺耳。

江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拿起笔在名单上划了一下:“明天早上八点,体能测试。迟到一秒,自己买票回家。”

陈星一愣。体能测试?打游戏要体能测试?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憋出一个字:“…是。”

---

体能测试成了这群电竞少年们的第一道鬼门关。

清晨的塑胶跑道上,稀稀拉拉站着二十多个通过初筛的顶尖玩家。一个个要么脸色苍白如纸,要么顶着浓重的黑眼圈,身材更是参差不齐,豆芽菜和微胖界平分秋色。他们看着跑道上画好的白线,表情活像看见了外星怪物。

江远一身黑色运动服,面无表情地掐着秒表站在起点,像个冷酷的判官。旁边站着的是体能教练老赵,退役运动员,肌肉虬结,看着这群“歪瓜裂枣”,嘴角忍不住地抽搐。

“预备——跑!”江远一声令下,哨音尖利。

噩梦开始了。

三千米。对这些常年与椅子和屏幕为伍的少年来说,无异于一场酷刑。不到八百米,队伍就开始溃散。有人喘得像破风箱,有人脸色由白转青,有人直接捂着肚子蹲在了路边。

“起来!跑!你们搓手柄的劲儿呢?”老赵的吼声如同炸雷,在操场上回荡。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网名叫“键盘球王”的胖子,刚跑了不到一圈半,直接“哇”地一声吐在了跑道边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哭嚎着:“教练…饶命啊…我…我玩的是脑子…不是腿啊…”

陈星咬着牙,肺里火烧火燎,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两条腿灌了铅一样沉重,汗水糊住了眼睛。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只剩下一个念头:不能停!停就完了!他想起线上赛时,对手嘲讽他“只会躲屏幕后面”,想起老爸看到新闻时那不屑一顾的眼神…他猛地吸了口气,榨干最后一丝力气,踉跄着冲过了终点线。

“17分48秒。”江远的声音冰冷地报出成绩,离及格线差了十万八千里。他看着瘫倒在地、如同上岸濒死鱼一般的陈星和其他队员,眼神复杂。失望?意料之中?还是别的什么?

“从今天起,”江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朵,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每天上午,基础体能训练两小时。下午,专项手眼协调、反应速度训练三小时。晚上,战术分析、团队磨合、实战对抗五小时。每周单休半天。”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绝望的脸,“受不了的,现在就可以滚。留下,就得按我的规矩来。这里不是网吧,这里是国家队。你们肩上,”他指了指训练馆上空虚无的地方,那里本该有一面旗帜,“扛着东西。”

没有欢呼,没有热血沸腾的口号。只有一片死寂和粗重如牛的喘息。陈星仰面躺在滚烫的塑胶跑道上,望着北京七月刺眼的蓝天,汗水流进眼角,又咸又涩。他知道,以前那种睡到自然醒、直播到深夜、靠外卖和可乐续命的日子,彻底结束了。地狱的大门,才刚刚开启。

---

就在陈星们在江远的“魔鬼训练营”里苦苦挣扎时,千里之外的南方某直播基地,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家人们!火箭刷起来!小礼物走一走!今天咱们继续‘拷打’足协骚操作!”林菲对着摄像头,笑容灿烂,声音极具感染力。她穿着时髦,妆容精致,是某平台当红的体育女主播,网名“菲常敢说”。以其犀利吐槽和标志性的“退钱”梗闻名——当年国足一场惨败后,她在直播间情绪失控,对着镜头怒吼“RNm,退钱!”,瞬间火爆全网,人送外号“退钱姐”。

此刻,她屏幕上正放着足协组建电竞国家队的新闻片段,配着她精心剪辑的国足历年“下饭”失误集锦。

“看看!看看!现实草坪上跑不动,开始转战虚拟绿茵场了?”林菲语速飞快,带着夸张的嘲讽,“这叫战略转移?这叫病急乱投医!这叫…呃,‘自我安慰’pLUS mAx版!键盘侠拯救中国足球?天大的笑话!家人们,把‘保护性接应键盘’打在公屏上!”

弹幕瞬间爆炸:

“保护性接应键盘!”

“眼神防守鼠标申请出战!”

“RNm,退钱!这次退网费!”

“菲姐666!骂得好!”

看着飙升的在线人数和满屏的礼物特效,林菲笑得更开心了。她知道观众爱看什么。抨击足协,调侃国足,永远是最安全也最吸睛的流量密码。这支所谓的电竞国家队,在她看来,不过是足协在舆论压力下丢出来的又一个转移视线、博取年轻流量的噱头,和她直播间的搞笑段子没什么本质区别。

“我敢打赌,”林菲对着镜头,信誓旦旦地竖起一根手指,“这支队伍,别说国际大赛拿名次了,能凑齐人不内讧解散,我林菲名字倒过来写!家人们,赌不赌?火箭刷起来,赌他们坚持不到三个月!”直播间气氛瞬间达到**。

---

训练基地的日子,刻板、枯燥、痛苦,如同精密运转的磨盘,一点点碾磨着少年们的精力和意志。

上午的体能训练是炼狱。老赵的训练计划残酷得不近人情。变速跑、折返跑、核心力量、柔韧性拉伸…每一次训练结束,都有人像烂泥一样瘫倒在地,连手指头都不想动。陈星感觉自己的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每次上下楼梯都像在受刑。

下午的手眼协调和反应训练则充满了高科技的冰冷感。闪烁的视觉追踪灯、高频音波辨识、复杂的多任务处理模拟程序…在高速运转的机器面前,人类神经的极限被不断挑战。陈星盯着屏幕上瞬间消失又出现的几十个光点,眼睛酸涩胀痛,精神高度紧绷,常常练到头昏脑涨,恶心想吐。

晚上是重头戏——战术与实战。训练室灯火通明,巨大的战术屏幕铺满整面墙。江远的要求近乎苛刻。

“陈星!你的直塞!时机!再看回放!早了零点三秒!对手后卫就卡住了路线!在真正的国际赛场上,这零点三秒就是生与死!”江远指着屏幕,语气严厉,毫不留情。

“左边!左边空了!传啊!你在等什么?等系统给你发提示吗?用你的眼睛!用你的脑子!”他对着另一个队员怒吼。

“防守!区域联防!说了多少次!看人!看球!看整体阵型!不是让你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你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五个单打独斗的街头玩家!”

高压之下,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

一次队内对抗赛后,主力前锋“大鲨鱼”因为陈星没有及时分球给他而错失空门,怒气冲冲地摔了耳机:“Starchen!你他妈是不是瞎?老子位置那么好!你眼里只有球门是不是?想当英雄想疯了?”

陈星本来训练就憋着一肚子火,毫不示弱地顶回去:“你跑位提前量不够!传过去就被断了!你懂不懂配合时机?”

“我不懂?老子线上天梯排名比你高!”

“线上?线上算个屁!这是国家队训练!”

两人互相推搡起来,眼看就要动手。其他队员有的拉架,有的冷眼旁观,气氛降至冰点。

“都给我住手!”一声暴喝如同惊雷。江远大步走进来,脸色铁青,眼神冷得像冰。“很能打是吧?精力很旺盛是吧?”他指着门外漆黑的操场,“去!绕场跑二十圈!现在!立刻!马上!跑不完,一起滚蛋!”

陈星和“大鲨鱼”喘着粗气,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咬着牙,一前一后冲进了寒冷的夜色中。脚步声在空旷的操场上沉重地回响。

江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他看着战术板上复杂的跑位图,又看看屏幕上那些代表着国际强队、如同精密机器般运转的攻防录像片段。差距,是全方位的。技术、意识、战术素养,尤其是那股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支队伍,真的能行吗?足协把他架到这个位置上,是希望,还是另一个深渊?

深夜,陈星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宿舍,浑身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夜露。他倒在冰冷的铁架床上,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宿舍里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呼吸声。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映照着他空洞的眼睛。放弃的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而诱人地浮现出来。

---

训练基地的压抑和痛苦,并未阻挡外界的“热情”关注。尤其是当国家队首次集训名单和定妆照公布后,更是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

定妆照上,少年们穿着崭新的国家队红黄战袍,努力想摆出严肃认真的表情,但眼神里的青涩、紧张甚至一丝茫然,在专业镜头下暴露无遗。配上他们并不算健壮的身材和几个标志性的黑眼圈、青春痘,效果十分“感人”。

“退钱姐”林菲的直播间再次沸腾。她把定妆照放大,挨个点评。

“哎哟喂!这位小哥,这黑眼圈,昨晚通宵rank(排位)了吧?注意身体啊国脚!”

“这位…发型很别致嘛!赛场上靠发型晃倒对手?新战术?”

“看看这位小胖!一看就是‘重量级’核心!坐镇中场,稳如泰山!物理意义上的稳!”

“还有这位Starchen?哟,挺帅一小伙,就是眼神有点…呆?是不是被江指导练傻了?家人们,把‘心疼Starchen’打在公屏上!刷个火箭就不呆了!”

弹幕里“哈哈哈”刷屏,各种恶搞p图瞬间出炉:队员们的头像被p到国足经典失误背景上,配上“键盘在手,天下我有”、“眼神防守,鼠标已就位”的字样。“电竞国足”彻底沦为全民玩梗的对象。连带着主教练江远那张严肃的定妆照,也被p上了“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带他们?”的灵魂拷问三连。

偶尔有零星试图为队伍辩解的声音:“给他们点时间”、“电竞足球也是足球的一种形式”,立刻被汹涌的调侃淹没:“时间?国足给的时间还少吗?”、“形式?键盘形式还是鼠标形式?”。

基地的网络是受限的,但队员们不可能完全与世隔绝。休息时,偷偷刷到这些铺天盖地的嘲讽和恶搞,少年们的脸色都很难看。训练时的低气压更加凝重。陈星默默地把手机锁屏,屏幕上是他穿着国家队队服的定妆照,眼神里那点微弱的憧憬,此刻被难堪和愤怒取代。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

三个月地狱般的集训转瞬即逝。初啼的时刻到了——东亚电竞足球邀请赛,在上海举行。参赛的有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的队伍。这是新生的中国电竞国家队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是江远和他的队员们第一次真正面对国际对手的检验。

比赛场馆不大,但座无虚席,灯光炫目,巨大的屏幕实时转播着激烈的赛况。日韩的队伍一亮相,就显露出截然不同的气质。统一的队服,整齐划一的动作,队员间眼神交流默契,表情沉稳,带着职业化的冰冷和高效。尤其是日本队的核心选手,Id“Samurai blade”,操作精准得如同手术刀,面无表情,眼神专注得可怕。

反观中国队这边,队员入场时明显带着紧张,动作有些僵硬。陈星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擂鼓般的心跳,但握着鼠标的手心还是沁出了汗。他能感觉到旁边“大鲨鱼”的呼吸也有些急促。江远站在他们身后,双手抱胸,脸色沉静,但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他的凝重。

比赛采用bo3(三局两胜)单循环积分制。中国队首战对阵中国台北队。

开局还算顺利,凭借陈星一次精妙的直塞助攻,“大鲨鱼”抢点破门。1:0!训练馆里爆发出小小的欢呼。队员们紧绷的神经似乎放松了一点。

然而,好景不长。中国台北队稳住阵脚后,开始利用中国队两个边后卫前插留下的巨大空档,频频发动快速反击。一次,两次…中国队的后防线如同纸糊,配合失误频频,补位意识全无。

“左边!看左边啊!”江远在场下焦急地大喊,但他的声音淹没在场馆的噪音中。

屏幕上,中国台北队的边锋轻松下底传中,中路包抄的前锋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一记轻松的头槌!球进了!1:1!

仅仅三分钟后,几乎如出一辙的进攻套路再次撕开中国队的防线。又是边路传中,中路抢点!2:1!中国台北队反超!

陈星感觉自己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队友在语音频道里互相埋怨的声音尖锐刺耳:

“后卫在梦游吗?”

“你协防呢?!”

“别说了!快开球!”

急躁的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技术动作开始变形,传球失误增多,防守更是漏洞百出。下半场,中国队彻底崩盘。再丢两球。最终比分定格在刺眼的1:4。

首战,惨败。

终场哨音响起的那一刻,训练室里死一般的寂静。队员们呆呆地看着屏幕上巨大的比分,脸上毫无血色,眼神空洞。陈星猛地摘下耳机砸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然后双手抱头,把脸深深埋了下去。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惊愕,有失望,更多的是——果然如此的了然和毫不掩饰的嘲讽。

场馆的某个角落,特意赶来“看笑话”的林菲,对着手机直播镜头,夸张地摊了摊手,脸上是毫不意外的表情:“家人们!看到了吧?我说什么来着?键盘,终究是键盘!虚拟的绿茵场,也救不了现实的…嗯,‘脚软’?火箭刷起来!‘RNm,退票’走一波!这比赛看得,真下饭!”她的话语通过直播信号,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像冰冷的针,扎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上。

首战失利,如同兜头一盆冰水,将集训三个月积攒起来的、本就微薄如纸的信心浇得透心凉。网络上,“电竞国足”彻底沦为笑柄。“退钱姐”林菲那场“下饭”直播的切片被疯狂转发,“RNm,退票”成了新的网络热梗。训练基地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宿舍里,一片愁云惨雾。“大鲨鱼”蒙着头,一声不吭。另一个队员烦躁地摔着鼠标。“键盘球王”胖子偷偷抹了把眼睛,嘟囔着:“我就说…我们不行…丢人丢到国际上去了…”

陈星坐在自己的床沿,盯着惨白的天花板,训练以来的疲惫、委屈、不甘和巨大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放弃的念头从未如此强烈。回家,继续做他的主播,至少不用承受这种全国性的嘲笑和压力。

“哐当!”宿舍门被猛地推开。

江远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没说话,冰冷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垂头丧气的每一个人。那沉重的压力让宿舍里的抱怨和啜泣瞬间消失,只剩下死寂。

“都给我出来。”江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味,“训练室,集合。立刻。”

没人敢问为什么,也没人敢耽搁。队员们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地跟着江远走进训练室。

训练室里的大屏幕亮着,播放的正是昨天惨败给中国台北队的比赛录像。那些愚蠢的失误、混乱的跑位、门户大开的防守,在慢镜头和高清回放下一览无余,丑陋得令人窒息。

录像放完,训练室里只剩下屏幕微弱的电流声和队员们粗重的呼吸。

江远转过身,面对着他们。他没有咆哮,声音甚至有些沙哑,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队员们心上:

“这就受不了了?这就想放弃了?”

他指着屏幕,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看看!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就是你们交出来的答卷?这就是你们穿上这身衣服,代表国家打出来的东西?!”

“网上骂你们是废物?是笑话?”江远的声音陡然拔高,眼中燃烧着压抑的怒火,“我看骂得对!骂得轻了!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连废物都不如!废物至少知道自己是个废物!而你们呢?你们连自己为什么输都不知道!连站直了挨骂的勇气都没有!”

他猛地一拍战术板,发出巨大的声响:

“漏洞百出的防守!一盘散沙的配合!一碰就碎的意志!你们以为这是什么?是你们平时打排位,输了就下一把?这是国家队!你们胸口挂的是什么?是国旗!不是你们混直播热度的招牌!”

“耻辱!昨天的比赛,是彻头彻尾的耻辱!”江远的声音如同受伤的狮子在低吼,“这耻辱,不是我江远的!是你们自己亲手写上去的!是你们玷污了这身衣服!”

队员们被骂得抬不起头,脸上火辣辣的,有人紧紧咬着嘴唇,身体在微微发抖。陈星感觉脸上像被抽了无数个耳光,无地自容。

“现在,”江远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张年轻而惨白的脸,“告诉我,你们还想不想穿这身衣服?”

死寂。

“说话!”江远怒吼。

“…想。”角落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是“键盘球王”。

“大点声!没吃饭吗?”

“想!”陈星猛地抬起头,眼眶发红,吼了出来。

“想!”“大鲨鱼”也跟着吼了一声。

稀稀拉拉,带着哽咽和不服输的倔强,所有队员都吼了出来:“想!”

“好!”江远点了点头,眼神依旧冰冷,但似乎多了一丝极淡的东西,“记住你们今天的‘想’。记住这耻辱的味道。”

他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用力地、几乎要戳穿板子一般,在昨天那个刺眼的“1:4”旁边,画了一个巨大的、血红色的叉!

“耻辱柱,立在这里了。想把它抹掉?”江远转过身,目光如炬,“用你们的血,用你们的汗,用你们脑子里的每一根神经,用你们手指上的每一个茧子,去给我抹掉!”

“从今天起,训练量,加倍。所有失误,给我刻进骨头里,练到形成肌肉记忆!团队配合,练到闭着眼都知道队友在哪!谁再敢在场上梦游,给老子滚去跑圈,跑到吐为止!”

地狱模式,升级了。但这一次,没有人抱怨。一股混杂着羞耻、不甘和破釜沉舟的狠劲,在训练室里弥漫开来。陈星擦掉眼角不自觉渗出的湿意,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血红的叉。他知道,要么在这里彻底倒下,要么,就踩着这片狼藉的废墟,把自己重新拼起来。没有第三条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