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龙宫图现(二)
古今教授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地图,地图的边缘有些破损,上面用黑色的墨笔标注着湖底的地形,龙宫的位置用一个红色的圆圈标了出来,旁边还写着几行小字。
“你们看,龙宫的正殿就在这里,里面有一座‘三族碑’,刻着佛、道、水族共同制定的盟约。”
他指着地图上的正殿位置,语气沉重:
“1943年的时候,日军听说了三族碑的事,想盗走这块碑来破坏三族共生的根基,幸好我父亲和当时的守鼎人、水族长老联手,才把他们挡了回去。”
众人凑过去看,地图的右下角还有一个小小的夹层,古今教授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放着一把生锈的铜钥匙,钥匙的齿纹很特别,和青铜镜中心的双鱼眼凹槽正好契合。
“这把钥匙是我父亲当年从龙宫入口附近找到的,他说只有用这把钥匙,才能打开龙宫的大门。”
张魁随后走了进来,他臂弯里抱着一套笨重的潜水设备,设备的主体是一个铜制的潜水钟,钟身上刻着“1943”的字样,铭牌已经有些生锈,但字迹还能看清。
“这是当年守鼎人用过的潜水钟,我前段时间在修复它的时候,发现钟的内壁藏着一块水族鳞片。”
张魁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透明的小盒子,盒子里放着一块淡蓝色的鳞片,鳞片的表面泛着微光,道:
“我检测过这块鳞片的能量频率,和海蓝蓝身上的鳞片完全相同。”
他指着潜水钟的内壁,那里刻着一行小字:
“龙宫非禁地,乃共生之证”,字迹是用黑色的墨写的,墨水里还混着一些金色的粉末,在灯光下泛着细小的光泽。
“你们看,这墨水里的金色粉末,和王影儿那只青铜鼎里的粉末是同一种物质。”
王影儿立刻把放在桌角的青铜鼎拿了过来,鼎是三足两耳的形制,表面刻着道家的符文,鼎里装着一些金色的粉末,她用指尖捏起一点,放在阳光下看,粉末的光泽和潜水钟内壁字迹里的金色粉末果然一模一样。
“这鼎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他说鼎里的粉末能增强灵力的传导,看来这话是真的。”
虞明突然注意到青铜镜的镜面,刚才还在映着湖底水藻的影像,此刻竟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人穿着黑色的现代潜水服,背后印着一个白色的鳞片图案——是“白鳞议会”的标志!白鳞议会是一个神秘的组织,一直想找到龙宫,盗走里面的文物牟利,之前他们已经多次阻挠过虞明等人的行动。
“他们还没放弃。”虞明握紧了手中的青铜镜,掌心的鼎纹突然发烫,红色的印记比之前更亮了,“《鳞渊志》里记载过,九龙锁的机关一旦被强行破解,整个龙宫就会沉入更深的海沟,到时候里面所有的文物都会永远消失。”
海蓝蓝的鱼鳞在灯光下泛起一层银色的光泽,她指着青铜镜边缘的九个小孔,那些小孔均匀地分布在铭文内侧,每个孔的大小都和手指差不多。
“每个小孔对应着一种灵力属性,水、火、木、金、土、风、雷、光、暗,需要佛、道、水族各出三个人,在子时的时候同时注入灵力。”
她的指尖轻轻点过第三个小孔,那里刻着一个小小的水族文“鱼”字,刻痕很深,显然是特意留下的:
“我姑姑和两个水族长老已经准备好了,她们的灵力属性正好能对应三个小孔,就等你的守鼎人同伴了。”
虞明看向王影儿和慧灵,王影儿立刻点头:
“我太爷爷的日记里记着守鼎人的灵力催动法,到时候我来催动鼎里的金色粉末,应该能增强灵力的传导。”
慧灵也举起手中的佛尘,佛尘的尘尾是用白色的蚕丝做的,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佛道的‘慈悲咒’能中和过激的灵力,防止机关反噬,到时候我来念咒。”
子时很快就到了,众人带着青铜镜和各种设备来到鄱阳湖码头。夜晚的鄱阳湖很安静,只有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月色像一层薄纱铺在湖面上,泛着银色的光。
九个暗礁在月色下露出尖尖的顶部,形状各异,有的像趴着的猛虎,有的像腾飞的巨龙,远远看去,像九头蛰伏的巨兽,在湖边静静地守着。
陈宇已经把水下无人机部署好了,无人机的镜头对着湖底的水幕,实时画面传输到岸边的显示屏上,能清晰地看到水幕上流动的文字。
陈宇则扛着直播设备,镜头对准了岸边的众人,他想把打开龙宫的过程直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虞明、海蓝蓝、王影儿、慧灵等人按照九宫图的位置站好,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根细细的银线,银线的另一端连接着青铜镜的小孔。
当最后一颗星星落入地平线,子时终于到了,虞明深吸一口气,将那把生锈的铜钥匙插进铜镜中心的双鱼眼,钥匙刚好嵌进去,没有一点缝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