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 > 第535章 破城重锤

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 第535章 破城重锤

作者:书虫小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19:34:49

江岳一边说,一边在沙盘上调整着小旗的位置,一个立体的、动静结合的“驱猎”方案逐渐清晰起来。

孔捷紧盯着沙盘,眼神越来越亮,不时插话:

“嗯……这里可以再放一个连,虚虚实实……对!

装甲连出击的时机最关键,要等鬼子冲起来,势头用老……”

两人就在沙盘前,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完善着这个利用地形、扬长避短,旨在歼灭日军骑兵旅团的作战计划。

之前的些许不快,在共同的敌人和精妙的战术推演中,渐渐烟消云散。

孔捷心里那块大石头,也仿佛被这具体的方案一点点撬动了。

孔捷刚离开不久,江岳就收到了来自张家口前线的消息。

纵队参谋长张大彪发来的战报语气沉稳,但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面临的挑战。

战报表明,经过大半个月结合实战的教学式练兵,张家口外围所有据点已彻底肃清。

参与部队,无论是老兵新兵,技战术水平和战斗意志都得到了有效锤炼。

目前,各部队正向张家口城区外围指定位置集结,准备对城区形成合围。

然而,张大彪在报告中重点提出了当前的核心难题:

“……城内敌情已反复核实。

日军正规作战人员数量有限,判断仅为独立混成旅团残部约一个大队。

但其收缩兵力,完全依托坚固城墙、预设街垒及城内赐儿山、大境门等制高点固守。

敌据地利,火力配系尚存。

若强行正面强攻,我军虽必胜,但代价恐难控制。

这与前期我军控制伤亡的思想相悖。”

显然,张大彪这位久经战阵的参谋长,在面对这块缩进硬壳里的“乌龟”时,也感到颇为棘手

——明明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却因占据了地形优势,变成了难啃的骨头。

江岳仔细阅读了战报,认为自己在重火力和航空支援方面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

他立刻动身,于当天下午赶到了已初步修复、能起降轻型飞机的张家口机场。

在机场旁的临时指挥所里,他见到了从前沿匆匆返回的张大彪。

张大彪眼中带着血丝,但神色依旧刚毅。

“江呆子,你来得正好。”

张大彪指着铺开的城区地图,

“情况就是报告里那样。

鬼子放弃了野战,全部缩回城里,想凭城墙和巷战消耗我们。

这城墙太厚实,咱们现有的山炮、迫击炮啃起来费劲,硬冲伤亡小不了。”

江岳立正回应:

“参谋长,我有个想法。

咱们纵队不是刚接收了几门美军援助的155毫米榴弹炮吗?

虽然炮弹金贵,但这时候不用,更待何时?”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城墙的几处关键段落:

“我建议,集中所有155榴弹炮,选择一两个像大境门南段这样的薄弱点,进行集火打击。

这种重炮的威力,足以在城墙上撕开缺口。

就算一时半会儿炸不塌,也能极大震慑守军,摧毁其预设火力点。”

张大彪眼睛一亮,但随即皱眉:

“这确实是个办法。

不过155炮弹数量有限,而且,咱们对这个炮,也不熟悉,万一……”

“正好让美军教官现场指导,咱们又不着急,每一炮都可以慢慢来,也是实践中教学!”

“如果还不行……”

“那就动用空军!”

江岳毫不犹豫地接话,

“如果炮击效果不佳,我就立即呼叫空中支援。‘三头怪’和‘铁飞机’可以挂载250公斤级的航弹。

用这种重磅炸弹,对准炮击过的同一地段进行精确轰炸!

我就不信,这古老的城墙,能扛得住从天而降的250公斤炸药!”

他进一步解释道:

“先炮击,再轰炸,双重打击,确保万无一失。

只要能在城墙上打开一个可靠的突破口,工兵就能迅速前出爆破,扩大缺口。

届时投入精锐突击队,抢占并巩固突破口。”

江岳继续道:

“一旦我军突入城内,就可以回归我们熟悉的巷战节奏。

稳扎稳打,逐街逐屋清剿。

眼下华北日军四处救火,短期内难以向张家口派出有力援军。

我们有时间,利用这最后的攻城战,进一步磨练部队的作战能力。”

张大彪认真听着,目光在地图和江岳之间移动,之前的凝重神色渐渐化开。

这个“重锤破墙”的方案,为他提供了清晰的破局思路。

“好!就这么办!”

张大彪一拳轻轻砸在地图上,

“先用155榴弹炮试他一试,要是不行,就请天上的弟兄们下重手!

我立即调整部署,组织炮兵前移,选定最佳突破点。

江岳,航空队那边要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是!参谋长。航空队随时待命,只要地面需要,立即升空支援。”

江岳立正应道。

张大彪点点头,目光重新回到地图上,开始具体谋划。张家口的最后决战,即将在这“天上地下”的双重重锤下展开。

第二天拂晓,张家口城西约十公里处,一片经过精心伪装和加固的丘陵反斜面阵地上,悄然迎来了几位“重量级客人”。

四门草绿色涂装、体型庞大的m1型155毫米榴弹炮,被牵引车小心翼翼地拖拽进入预设炮位。

粗壮的炮管在晨曦中泛着冷峻的金属光泽,巨大的驻锄深深嵌入夯实过的土地,充满了力量感。

炮兵们围绕着这些钢铁巨兽忙碌着,检查设备,构筑最后的防护工事,气氛严肃而紧张。

几位穿着美军制服、头戴船形帽的教官站在一旁,为首的是一位名叫汉森的中尉,身材高大,留着两撇精心修剪的小胡子。

江岳陪同着张大彪等几位纵队首长来到炮兵阵地视察。

“张参谋长,江大队长,”

汉森中尉操着生硬但还算流利的中文,对着摊开在弹药箱上的火炮结构图和射表开始讲解,

“这就是m1,155毫米榴弹炮,我们叫它‘长脚汤姆’。射程远,威力大,是砸烂乌龟壳的好家伙。”

他拍了拍粗壮的炮管:

“操作它,不像你们常用的山炮、迫击炮那么简单。需要协同,需要精确计算。”

他指向炮班各个位置:

“这是炮长,负责总体指挥,接收射击诸元。

这是瞄准手,操作这个m16A1L型周视瞄准镜,决定炮口指向和高低。”

他示意一个战士坐在炮盾后的座位上,手扶方向机和高低机转轮。

“装填手,力气要大!”

汉森拍了拍一个身材魁梧的战士的肩膀,

“弹头和发射药包是分开的。

先塞弹头进炮膛,再根据射程远近,选择合适号数的发射药包,塞进去,关门!”

他做了个连贯的塞入和关闭炮闩的动作。

“还有引信手,”

他拿起一个圆锥形的机械着发引信,

“攻击坚固目标,比如城墙,要用延迟引信,让炮弹钻进去一点再炸,效果最好!

装定引信,要准,要稳!”

接着,他重点强调了协同和计算的重要性。

“开炮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活儿!

观测所,在离城墙更近的前方,用炮队镜测算目标方位、距离,然后把数据通过电话或者无线电传回炮位。这里,”

他指着炮位旁几个正在摆弄计算尺和射表的八路军学员,

“计算兵,要根据观测所的数据,结合我们脚下炮位的精确坐标、风向、风速、甚至气温、气压,计算出火炮需要的方位角、射角!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打不准,再大的炮弹也是浪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