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问鼎:绝色领导的秘密 > 第423章 居然在大兴土木

“行!我这就通知施工队,连夜动工。”朱天宇直接答应了。

因为房地产市场不好,朱天宇手里暂时没有别的工程做,工人都是现成的。所以,就算连夜动工,他也没啥成本。

次日。

原本杨文晴是叫秦授上午带她去杨柳镇的,但因为临时有个会,一直开到了中午。

所以,中午十二点一刻,杨文晴才坐进秦授的桑塔纳。

“杨书记,还没吃午饭吧?要不,我带你去杨柳镇吃?那里有一家炒菜馆,味道是很不错的。”秦授说。

“味道很不错?”杨文晴用狐疑的小眼神,将秦授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问:“你不会又要给我做局吧?”

“做局?大白天的,我给你做啥局啊?就算是要做局,那也得晚上做啊!”秦授开了句玩笑。

“给我严肃点儿!再敢胡说八道,撕烂你的嘴!”杨文晴瞪了秦授一眼,命令道:“开车!”

二十分钟后,桑塔纳开进了杨柳镇,秦授把车停在了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炒菜馆门口。

“老板,来一份鱼香肉丝,一份烧白,一份泡椒腰花,一份活捉莴笋,再来一个小菜豆腐汤。”秦授直接点了菜。

杨文晴瞪了秦授一眼,问:“你就不问一下我吃什么吗?”

“夫唱妇随。”秦授答。

“想死是不?”杨文晴捏着小拳头,是一副要揍秦授的样子。

“杨书记,你想要怎么弄死我啊?是要美死我?还是要捂死我?又或是要直接夹死我?”

秦授就像是热恋的情侣似的,直接跟杨文晴打情骂俏了起来。

反正这光天化日的,杨文晴又不敢把他怎么着?要是胆敢把他怎么着,那一定是会被别人误会,两人是两口子的。

就在这时,有好几拨农民工走进了餐馆。

秦授一看,感觉不太对劲儿!

出现了这么多的农民工,难道杨柳镇在大兴土木?可是,杨柳镇应该是没有什么工程项目的啊!

为了弄清楚原由,秦授去吧台那里,找老板拿了一包华子。然后,他走向了其中的一桌,一人散了一支烟。

“各位大哥,你们是在哪个工地干活儿啊?我是做钢材生意的,你们工地上应该需要钢材吧?”

秦授假冒卖钢材的贩子,是想要从这些农民工嘴里套点儿话。

“老板,我们是给宏运砖厂修厂房的。不过这厂房修来不是为了生产,是为了骗征地赔款的。所以,在修的时候,用不了什么钢材。”

农民工是干一天活,拿一天工资,嘴自然是不把门的,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宏运砖厂准备修多少厂房啊?”秦授继续问。

“至少也得有一两万平米吧!”另外一个农民工接嘴道。

“谢谢各位大哥,你们慢慢吃!”

问清楚了情况,秦授回了自己这一桌。

因为刚才那几位农民工大哥的声音很大,所以杨文晴是听到了的。

“老秦,厂房拆迁要赔多少钱一平米?”杨文晴问。

“应该是三千到五千块一平吧!”秦授回答说。

“就算三千块一平,那一万平岂不就是三千万?那个什么宏运砖厂是个什么来头?这是要把咱们县政府当冤大头整啊?”杨文晴很生气。

“宏运砖厂的老板叫阮韬。”秦授说。

“阮韬?跟阮香玉是亲戚?”杨文晴问。

“他爹阮忠国是阮香玉的三弟,阮香玉是他大姑。阮韬突然在这里大兴土木,要扩建砖厂,肯定是从阮香玉那里知道了,县里要建工业园,要征他砖厂这块地。

其实,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阮韬这砖厂早就停产了,一直是闲置着的。一个闲置的砖厂,突然大兴土木,搞扩建,明摆着就是要骗征地赔偿啊!”

秦授没有丝毫的隐瞒,把他知道的,还有他的分析,全都说了出来。

“你有什么建议?”杨文晴问。

“阮韬要扩建砖厂,就让他扩建呗!反正这些农民工大哥,也没活儿干。扩建砖厂,可以给他们增加不少的收入。”

说到这里,秦授把嘴凑到了杨文晴耳边,坏坏的提醒说:“咱们工业园又不是非要修在砖厂这个位置,不是要修到垃圾填埋场那边去吗?

所以,别说是修一两万平,就算阮韬修上十万平,也不影响什么啊!还能给农民工增加收入,是好事嘛!”

“你就坏吧!”杨文晴白了秦授一眼。

突然,她感觉男人这东西,坏一点儿,好像还怪有意思的。

吃完饭,秦授开着桑塔纳,带着杨文晴去宏运砖厂那边转了一圈。

转悠完之后,秦授把车停在了路边。

“杨书记,如果按照现在那个规划,这一大片都得被拆掉。先不说宏运砖厂大兴土木,新修的那一两万平的厂房。就目前这里的厂房,就有七八万平。

毕竟,杨柳镇是咱们长乐县的工业重镇,好些个厂子,都修在这里。因为厂子多,所以这里居住的人口也多。

根据我之前的估测,如果这一片全都拆迁,光是搬家的居民,就得有一万多户。这一笔拆迁补偿款,那可是天文数字啊!

咱们长乐县不是那种经济强县,不是要推倒重来。这里的这些小厂子,咱们让它们继续留着。

新搞的长乐工业园,是要引进大型企业的。只要成功引进了大型企业,这些小厂子,可以慢慢升级,给大企业做配套。

如果把这一片全拆了,工业园的租金,这些小厂子是承受不起的。再则,它们的规模,也不适合进工业园。

咱们搞经济,要的是增加增量,保住存量。这些小厂子,就是咱们的存量,能不动,尽量别动。

毕竟,这里的老百姓,好多都是在这些小厂子里面上班的。工业园从动工,到建成,再到投产,再快也得两三年吧!总不能让老百姓,两三年没活儿干啊!”

秦授跟别的官员不一样,他心里想的是老百姓。

政府搞改革,搞项目,是要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是要给老百姓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摧毁老百姓现在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