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烨把终端塞进战术包的时候,指尖还残留着一丝奇怪的湿意。他没抬头,却能感觉到凯斯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背上——从东区维修站出来后,这家伙已经盯了他整整三段走廊。
他不想理。
反正再过半小时,所有人都会知道接下来要执行什么任务。
作战会议室的门无声滑开,冷气扑面而来。凌烨挑了个中间偏后的座位坐下,顺手把自己的包放在旁边的空位上,意思很明显:别来打扰我。他低头检查终端里的日程表,手指划过屏幕的动作很稳,看起来平静如常。没人知道,就在刚才,他在储物间悄悄换了一张贴片,新的抑制贴刚贴好,外层绷带缠得有点紧,但至少不会再渗出来了。
凯斯进来时,会议还没开始。他没有坐前排,也没靠近他,而是选了个斜前方的位置坐下。工装裤口袋里揣着检测仪,表面看是来开会,可他的手指一直在轻轻敲击膝盖,像是在等什么信号。
投影屏忽然亮起,通风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凌烨不动声色地拉高了领口,袖子不经意擦过耳后皮肤——那里已经开始发烫。他闭眼深呼吸一次,再睁眼时,神情已经变得冷静锐利,像一把随时准备出鞘的刀。
任务简报开始播放。
画面先是星域图,接着切换到一片荒凉的行星表面,标注为“G-739哨站外围区域”。字幕滚动:代号“穿山甲”,为期十四天的野外勘探与设备回收行动,目标包括三台失联的远程探测机和一处疑似被废弃的地下能源枢纽。
“全员需携带基础生存装备。”机械女声继续播报,“预计作业环境温差极大,昼夜可达一百五十度以上。无固定补给点,通讯延迟平均四分钟。”
凌烨盯着屏幕,手指在桌下微微收紧。
这种任务最麻烦的不是恶劣气候,也不是遥远距离,而是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里。十四天,几十个人挤在移动舱里轮班,吃喝拉撒全在一个循环系统里解决。对Alpha来说只是考验耐心,但对于一个伪装身份的Omega而言,简直就是在走钢丝。
更糟的是,名单上写着“整备支援组随行技术保障”——也就是说,凯斯也在派遣队伍里。
他眼角余光扫过去,那人正低头记录,笔尖顿了一下,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本次行动由第七舰队直属指挥官统筹。”投影切换,出现一组物资清单,“所有人员须于明日六点前完成装备核查,超时未报到者视为自动退出。”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翻页声和键盘敲击声。凌烨打开个人终端,调出补给清单,一项项核对起来。水循环模块、应急电源、防辐射涂层……她勾选得很干脆,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不适从未发生。
可就在他划到“医疗包”这一项时,后颈突然窜起一阵刺痒。
他不动声色地用拇指压住衣领边缘,借着身体前倾的动作悄悄调整了一下位置。绷带还在,贴片也没移位,但那种灼热感像是从骨头里渗出来的,越压越强烈。
这时,凯斯抬起了头。
他没有转头,只是微微偏了视线,透过反光玻璃看到了凌烨的侧影。那人坐姿依旧挺直,可右手一直搭在颈侧,指尖泛白,像是在按着什么东西。
他没说话,默默打开了终端里的环境监测界面。
东区通风系统的读数比正常值低了0.3,虽然仍在安全范围内,但结合昨夜的异常波动,这个数字值得留意。他又调出过去十二小时的空气成分分析,重点筛查挥发性有机物——尤其是那些可能来自信息素抑制剂分解产物的微量分子。
结果还没出来,会议进入问答环节。
“请问是否有夜间巡逻轮值安排?”一个Beta队员提问。
“有。每两小时一班,双人制。”
“宿营舱是否具备独立隔离单元?”
“标准配置为四人舱,无单独隔间。”
凌烨的手指在屏幕上停住了。
没有单独空间,意味着休息时间无法完全避开Alpha。即使她能控制信息素不泄露,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仍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心跳加快、体温上升、神经敏感……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暴露她的秘密。
他合上终端,低声问旁边的技术员:“这次任务周期多久?”
“十四天,加上往返大概十六天。”对方答得随意,“听说那边风沙大得能把机甲埋了,你可别指望睡整觉。”
凌烨点点头,语气平静:“辛苦了。”
对话结束得很自然,没人多想。但他心里清楚,这趟任务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散会铃响前一分钟,凯斯悄悄把一份加密日志归类为“优先级α”,并设定了自动同步。他关掉终端,起身时故意放慢动作,等着人群陆续离开。
凌烨没动。
他还在假装核对清单,其实是在等心跳平复。刚才那阵热流来得太突然,差点让他呼吸乱了节奏。现在好了,至少看上去一切正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