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现的场景,为故事营造了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扩写时,先细致描绘百草堂清晨的环境,凸显中医研究场所的独特韵味;再深入刻画三人互动,展现人物性格与关系,同时自然引出后续九转回阳灸研究相关内容,实现承上启下。
晨光刚漫过百草堂的朱漆门,门钉上凝结的夜露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金光。苏清瑶踩着青石阶上尚未散尽的晨雾,银色实验箱的金属扣在她手中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碰撞声。箱角系着的粗布袋子被晨风掀起一角,混合着艾绒与糯米香气的白雾袅袅升腾,引得隔壁药铺的学徒探出头来张望。
她抬手叩响门环,铜环撞击门板的声音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门轴转动的吱呀声里,林墨青灰色的长衫衣角率先映入眼帘。他额前碎发还沾着晨露,手里握着的医案边角微微卷起,显然是刚从古籍堆里起身。这么早? 他话音未落,目光便被苏清瑶肩头蒸腾的白雾吸引 —— 那是实验箱缝隙里逸出的液氮冷气,在暖融融的晨光里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箱壁蜿蜒而下。
苏清瑶将实验箱轻轻搁在青石板上,箱底与石面接触时发出闷响。新到的显微切片机,德国进口的。 她掀开箱盖,露出裹着防震棉的精密仪器,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还有这台便携式质谱仪,测艾草成分能精确到微克级。 她指尖划过冰凉的仪器表面,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把布袋子往前一递,差点忘了,我妈知道你最近总熬夜,特意做了艾草糕。
林墨伸手接过布袋时,两人指尖在粗布上短暂相触。他的手常年握着毛笔,指腹带着薄茧,而苏清瑶的指尖还残留着揉面团的温度,沾着的面粉簌簌落在他袖口。昨夜整理医案的记忆突然翻涌 —— 烛火摇曳的书房里,苏清瑶俯身查看古籍的发梢扫过他手背,墨香与艾草香在狭小空间里交织,此刻回想起来,后颈仍泛起细密的痒意。
哇!艾草糕! 陈小雨雀跃的声音打破了微妙的气氛。扎着双马尾的少女从雕花月洞门冲出来,白大褂下摆扬起的弧度惊散了脚边盘旋的艾草香气。她一把夺过布袋,粗布摩擦的沙沙声中,金黄的糕点裹着翠绿艾绒的模样展露无遗。我昨天就听见苏阿姨在厨房捣鼓了! 她迫不及待掰下一块,糕点断面拉出细密的糖丝,上次在巷口点心铺买的根本没法比,苏阿姨放了多少核桃碎啊!
苏清瑶望着陈小雨鼓着腮帮子大快朵颐的模样,唇角不自觉上扬。她从实验箱夹层取出记录本,钢笔尖在纸面悬停片刻:昨天在《千金方》残卷里找到的九转回阳灸记载,我做了光谱分析。 她翻开夹着干枯艾草标本的页面,泛黄的纸页间,暗红的烧灼痕迹与现代色谱图形成诡异的和谐,古籍里提到的 三炷九转 手法,对应艾草燃烧时的远红外线峰值,居然真能形成特定频率的热场。
林墨接过记录本时,陈小雨突然凑过来,沾着糕点碎屑的手指点在色谱图上:所以说老祖宗的东西真不是迷信?这个波形和我们上周测的人体经络电流图...... 她突然噤声,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晨光穿过窗棂,在苏清瑶侧脸投下细碎的阴影,而林墨盯着图谱的眼神,与昨夜看她解剖艾草标本时如出一辙 —— 专注得近乎虔诚。
去把艾灸室的铜炉预热。 林墨合上记录本,指节敲了敲实验箱,用昨天新采的三年陈艾。 他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药柜,当归与陈皮的香气混着艾草味弥漫开来。陈小雨吐了吐舌头,抱着布袋蹦跳着离开,留下苏清瑶蹲在实验箱前调试仪器。金属部件的反光映出她垂落的睫毛,像蝶翼般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
艾灸室里,陈小雨正用镊子调整铜炉里的艾绒。火焰舔舐着陈年艾草,青烟顺着特制的排烟管道盘旋上升,在窗纸上勾勒出变幻莫测的纹路。她突然听见外间传来金属碰撞声,悄悄掀起门帘一角 —— 苏清瑶踮着脚往通风橱里放置样本,林墨伸手扶住她摇晃的肩膀,晨光透过两人交叠的身影,在青砖地面投下纠缠的影子。
温度到了! 陈小雨故意大声喊道,看着两人慌乱分开的模样,偷偷笑出声。她把铜炉推到实验台中央,跳动的火苗将三人的脸庞染成暖金色。苏清瑶戴上隔热手套,取出用丝绸包裹的古旧铜灸盒,盒面錾刻的太极鱼在火光中仿佛游动起来:按古籍记载,这个灸盒的弧度应该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走向,我们先用硅胶模型测试热传导......
林墨将红外热成像仪对准灸盒,屏幕上立刻浮现出跳动的光斑。陈小雨举着秒表的手微微发抖,她突然发现,此刻实验室里艾草燃烧的气息,竟与小时候跟着爷爷上坟时闻到的香火味出奇相似。火光摇曳间,苏清瑶专注记录数据的侧脸,林墨调整仪器时紧蹙的眉峰,都渐渐模糊成记忆里晃动的烛影。
第三组数据! 苏清瑶的声音突然拔高,钢笔在记录本上划出重痕,灸盒旋转到第七圈时,热场强度出现峰值!和古籍记载的 九转成阳 完全吻合! 她抬头时,发梢沾到通风橱的金属架,林墨下意识伸手替她理顺,指尖触到发丝的瞬间,两人同时僵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