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外卖骑手的膝盖救星
铜人巷的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路,带着巷口早点铺飘来的葱油香,三辆贴满“饿了么”“美团”贴纸的外卖电动车就“吱呀”一声停在了百草堂朱红色的木门前。为首的骑手叫李建国,大家都喊他李哥,四十出头的年纪,脸上刻着常年风吹日晒的痕迹,摘下头盔时,额前的汗珠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他麻利地把裤腿卷到膝盖,露出那截明显红肿的关节,关节内侧还贴着一张卷边的止痛膏药,边缘的皮肤已经有些泛红过敏。“林大夫,可算找到你了!”李哥的声音带着赶路的喘息,身后两个年轻骑手也跟着摘下头盔,一个揉着膝盖,一个扶着腰,脸色都不太好看,“我们队里一共八个兄弟,最近倒了四个,全是膝盖疼得下不了床,西医说是什么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开了布洛芬和膏药,贴得皮肤都烂了也不管用。昨天在骑手群里听老周说,他那老寒腿就是你用艾灸治好的,我们今早五点就从城郊的站点赶过来了,生怕你这儿排队!”
林墨刚把祖父留下的牛皮纸医案按年份整理好,正用镇纸压着最后一本,闻言连忙起身迎出去。他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艾草香,那是昨晚炮制新艾绒时染上的味道。“快进来坐,门口风大,别让膝盖再受了寒。”林墨引着三人进了堂屋,示意李哥坐在靠窗的藤椅上,藤椅上铺着厚厚的棉垫,是赵铁山特意为腿脚不便的病人准备的。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按在李哥膝盖外侧的犊鼻穴上,动作轻柔却精准,刚一用力,李哥就“嘶”地倒吸一口凉气,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冷汗:“就是这儿!钻心地疼,昨天送一单爬五楼,每走一步都像有针在扎,最后是扶着楼梯扶手挪上去的。有次赶时间,疼得握不住车把,差点撞在路边的树上。”
赵铁山端着刚泡好的艾草茶从后院走进来,粗陶茶杯里的茶汤呈琥珀色,飘着几片晒干的艾草叶。他今年六十多岁,是林墨祖父的徒弟,脸上总带着慈祥的笑意,手里还拿着一块刚从灶膛里掏出来的暖手炉,塞进李哥手里:“先捂捂膝盖,这茶是用三年陈艾煮的,加了点生姜和红枣,喝着暖暖身子。”他瞥了眼李哥膝盖上的膏药印,眉头微微一皱,“你们天天骑着电动车跑,冬吹冷风夏遭暴雨,寒邪就像往骨头缝里钻似的。加上一天十几个小时保持一个姿势握车把、踩踏板,膝关节长期承压,气血怎么能通?这滑膜炎看着是关节的毛病,根儿在寒湿阻络。西医的止痛药是治标不治本,膏药贴多了还伤皮肤,得用艾灸温通经络,再配合穴位按揉,把寒气逼出去,气血通了才管用。”
苏清瑶也凑了过来,她是中医药大学大三的学生,在百草堂实习了半年,手里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病例和调理方案。她拿出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脉诊仪,先给李哥搭了脉,又用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他膝盖的红肿处,在本子上快速记录:“膝关节肿胀程度二级,压痛明显,活动时能听到轻微的弹响,确实符合创伤性滑膜炎的表现。但从中医辨证来看,这是典型的‘痹症’,属于寒湿阻络型,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核心病机就是寒邪凝滞、湿浊内阻,调理的关键必须是散寒通络、活血化瘀。”她翻到笔记本里夹着的彩色经络图谱,指着膝关节周围的穴位说,“犊鼻穴是治疗膝痛的要穴,能直接疏通膝关节局部气血;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既能补气养血,又能温化寒湿;阳陵泉是胆经合穴,‘筋会阳陵’,专门调理筋脉拘急的问题,你们骑车久了膝盖发僵,就靠它来松筋。这三个穴位配合,效果肯定差不了。”
林墨点点头,从诊疗柜里取出干净的医用纱布,先给李哥膝盖上的过敏处做了简单的消毒处理,然后示意他趴在里间的诊疗床上,露出膝盖后侧的腘窝:“清瑶说得很对,但你们骑手长期骑车,膝盖后侧的腘绳肌和腓肠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光灸前面三个穴还不够,得加上委中穴。中医常说‘腰背委中求’,但很多人不知道,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主一身之阳气,通调下肢气血,对于骑车导致的膝后肌腱紧张、气血瘀滞,效果尤其好。”他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包装古朴的艾条,艾条呈土黄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是三年陈艾绒卷的,比市面上一年陈的艾条热力更持久,烟也更淡,不容易呛人。”他用打火机点燃艾条,拿在手里晃了晃,待艾条燃烧稳定后,悬在李哥的犊鼻穴上方约三厘米处,“你放松,要是觉得烫就说一声,我调整高度,以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为宜。”
艾火的热力慢慢渗透,带着独特的草木香气,李哥原本紧绷的腿渐渐放松下来,连带着脸上的表情也舒展了不少。“林大夫,这艾条烤着真舒服,暖洋洋的,比贴膏药舒服多了,膏药贴上去总觉得闷得慌,还烧皮肤。”他叹了口气,跟身后两个年轻骑手聊了起来,“我们干这行的,就是拿命换钱。一天要骑十几个小时车,从早上六点跑到晚上十二点,有时候为了赶一个超时三分钟的单子,闯红灯、逆行都是常事。上个月降温那几天,零下好几度,手冻得握不住车把,膝盖裹着两层护膝还是冷得钻心,队里的小王就是那时候冻得没法跑单,现在还在家躺着呢。”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着,哪敢休息?就算膝盖疼得厉害,吃片止痛药也得接着跑,要是歇一天,家里的生活费就没着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