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正月末,一场罕见的冻雨笼罩着兖州大地。
雨水在寒风中凝结成冰,挂在屋檐树梢,将整个世界装点得晶莹剔透,却也给行军作战带来极大困难。
匡亭外的赵云军营中,将士们正在加固营寨,抵御严寒。
赵云亲自巡视各营,见士兵们手指冻得通红,仍坚持劳作,不禁动容。
“将军,郭先生派人送来密信。”
亲兵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赵云拆信细读,眉头渐渐蹙起。
信中郭嘉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利用天时,曹洪部在冻雨中急行军时,待其疲惫半路截击。
“郭奉孝此计虽妙,却无可能。”
赵云沉吟道,“曹洪久经战阵,必不会中计。”
然而局势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在赵云犹豫是否采用郭嘉之计时,一封加急密报改变了整个中原的局势。
徐州境内,通往兖州的官道上,一支庞大的车队正在缓缓行进。
这是曹操父亲曹嵩的返乡队伍,携带着在徐州积累多年的财富。
“老太爷,前面就是华县了,要不要歇歇脚?”
管家恭敬地询问车中的曹嵩。
曹嵩掀开车帘,望着阴沉的天空:
“这天气着实古怪...也罢,加快速度,就在华县多歇息一日。”
他不知道的是,华县城中,一场阴谋正在酝酿。
县衙内,几个身影在烛光下窃窃私语。
“消息确凿?真是曹嵩?”一个低沉的声音问道。
“千真万确。车驾数十辆,金银财宝无数。”
另一个声音带着贪婪。
“可是...若是动了曹操的父亲...”
“怕什么?此事做成,你我远走高飞,他曹操还能追到天涯海角?”
就在这群人密谋之时,一骑快马正冒雨向华县疾驰。
马上的信使怀揣着郭嘉的密信,要在事发前阻止这场祸事。
然而冻雨让道路泥泞不堪,严重拖延了他的行程。
与此同时,中牟城内,郭嘉正在向蔡琰解释他的全盘计划。
“主公可知,为何嘉要选在此时用计?”
郭嘉轻摇羽扇,神色从容。
蔡琰凝视着地图:“奉孝是要借天时?”
“不止如此。”
郭嘉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嘉在徐州布有一子,曹嵩此刻应该已经动身多时。”
徐庶疑惑:“奉孝说的是...”
“曹嵩正在返乡途中,必经之地正是华县。”
郭嘉语出惊人,“而华县守将,乃是陶谦麾下张闿的旧部。”
蔡琰猛然醒悟:“奉孝是要...”
“不错。此人贪婪成性,胆大妄为。”
郭嘉点头,“我已派人前往,若能救下曹嵩,不但可解当前之围,更能卖给曹操一个人情。”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郭嘉的信使距离华县还有十里时,惨案已经发生。
是夜,华县驿馆火光冲天。
曹嵩在混乱中被杀,随行人员死伤殆尽,财物被洗劫一空。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第一个接到消息的是驻守在匡亭北面的曹洪。
“什么?!”
曹洪接到急报,惊得从座位上跳起,“老太爷他...”
他立即下令:“全军拔营,速回昌邑!”
副将急忙劝阻:“将军,我军若退,岂不是让赵云有机可乘?”
曹洪怒道:“主公父亲被害,此仇不共戴天!况且主公那里更需要兵力支援!”
于是,在冻雨尚未停歇的清晨,曹洪部匆匆撤退。
赵云得知后,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还是谨慎地派兵尾随,确保其真正退兵。
消息传到昌邑时,曹操正在用早膳。
“主...主公...”程昱面色惨白地闯入,话未出口先已跪倒在地。
曹操放下筷子,不悦道:“仲德何事如此慌张?”
当听到父亲遇害的消息时,曹操手中的玉箸“啪”地折断。
他静坐良久,忽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却带着令人心悸的悲怆。
“好...好个陶谦!好个徐州!”
他猛地起身,双目赤红:“传令!尽起大军,我要血洗徐州,为父亲报仇!”
戏志才急忙劝谏:“主公三思!如今袁术未平,蔡琰在侧,此时远征徐州,恐生变故!”
曹操一脚踢翻案几:“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谁敢再劝,立斩不饶!”
就在曹操准备出兵徐州时,中牟城内也在紧急商议。
“郭奉孝,此事是否在你算计之中?”徐庶面色凝重地问。
郭嘉轻叹:“嘉本想救下曹嵩,化解干戈。不想天意弄人,终究晚了一步。”
蔡琰沉思片刻:“奉孝,以你之见,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发展?”
郭嘉走到地图前:“曹操必攻徐州。如此一来,我军压力大减。但...”
他手指点在徐州位置:“刘备必会趁机入主徐州。此人胸怀大志,若得徐州,恐成心腹大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