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 第247章 狼烟再起与庙堂抉择

章武六年的初夏,漠北草原的风带来了硝烟的气息。

吕布与轲比能,这两个曾兵戎相见的枭雄,在共同的利益和现实的压迫下,终于摒弃前嫌,歃血为盟。

吕布以其无双武勇和残余的并州铁骑为核心,轲比能则提供部落人口、牧场和庞大的轻骑兵,组建起一支混杂而强悍的联军。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并非直接南下叩关,而是剑指那些摇摆不定、或已暗中倒向朝廷的东部鲜卑及乌桓部落。

一时间,草原东部血雨腥风,吕布的方天画戟与轲比能的狼头大纛所向披靡,诸多部落或被吞并,或被迫臣服。

一个以吕布为锋镝、轲比能为后盾的草原军事联盟,已初具雏形,对朝廷北疆构成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具侵略性的威胁。

紧急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彭城麟德殿。

朝堂之上,刚刚因内部整顿稍见起色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肃杀。

“陛下!吕布贼心不死,勾结轲比能,其势复张!

北疆危矣!

当立即发大军,北出塞外,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以张飞为首的武将们群情激昂,纷纷请战。

吕布的反复和强悍,早已成为他们的心头刺。

然而,诸葛亮却持重沉稳,他出列奏道:

“陛下,吕布、轲比能新合,其势虽凶,然内部必有龃龉。

吕布骄悍,岂甘久居人下?

轲比能枭雄,又岂会真心信任一丧家之犬?

此联盟看似强大,实则脆弱。

且草原广袤,我军若贸然深入,补给艰难,若迁延日久,恐师老兵疲,反为所乘。”

他顿了顿,羽扇轻指西方:

“更可虑者,乃长安曹操!

去岁至今,其厉兵秣马,囤积粮草于关隘之后,其意不言自明。

若我军主力尽出塞北,曹操趁虚而入,直捣河洛,则腹背受敌,大势去矣!”

诸葛亮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部分人的躁动。

是啊,西边还蹲着一只更凶猛、更狡猾的老虎。

“那依孔明之见,该当如何?”

蔡琰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平静无波。

“臣以为,北疆当以‘御’为主,‘抚’为辅。”

诸葛亮条理清晰地阐述,

“令张合、毛玠、吕玲绮诸将,依托长城及边塞坚城,深沟高垒,固守险要。

同时,派遣使者,携重金厚赏,秘密联络那些尚未被吕布、轲比能吞并,或对其心存不满的草原部落,许以互市之利,爵位之荣,从内部分化瓦解其联盟。

此乃‘以夷制夷’,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而对曹操,”诸葛亮目光变得锐利,

“则需‘示之以强’,迫其不敢妄动。

可令徐晃、张飞等部,在司隶、豫州边境大张旗鼓,操练军马,多布疑兵,做出随时可能西进、南下之姿态。

同时,可‘泄露’我军新式‘火器’之威于外,令其心生忌惮。”

这是一套极为稳妥且极具针对性的战略,将主要防御方向放在北疆,而对西线则采取积极的威慑策略。

就在朝廷紧锣密鼓地调整军事部署之际,那场旷日持久的“联姻”风波,似乎也到了必须有一个明确结果的时刻。

或许是北疆骤紧的局势加剧了朝臣们对“国本”的担忧,或许是对诸葛亮依赖日深而希望用最牢固的方式将其绑定,数位重臣联名上书,旧事重提,恳请蔡琰为了江山社稷,早日完婚,而对象,直指总领政务、功勋卓着的诸葛亮。

这一次,连一向沉稳的徐庶也私下进言:

“陛下,孔明才德,足以托付。

北疆、西线皆需仰仗其谋略。

若能成此良缘,则君臣一体,上下同心,纵有强敌环伺,亦不足惧矣。”

压力,前所未有地集中到了蔡琰身上。

她深知,这已不仅仅是个人情感问题,而是关乎权力结构稳定、朝局走向的重大政治决策。

她独自在宫中徘徊,脑海中思绪万千。

郭嘉那洒脱不羁的笑容依旧清晰,但那已是逝去的风景。

诸葛亮……他无疑是目前最合适,甚至可称完美的选择。

他的忠诚、他的才智、他的威望,都能极大地巩固她的统治。

若联姻,确实能短时间内凝聚核心,稳定人心。

然而,那条君臣的界限一旦模糊,未来的权力该如何分配?

是君权至上,还是会出现权臣?

诸葛亮的品格固然信得过,但他身后的势力,那些依附于他的官员,又会如何?

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是否愿意将个人的情感与冰冷的政治交易彻底捆绑?

深思熟虑数日后,蔡琰做出了决断。

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上,她当着诸葛亮、庞统、徐庶等核心重臣的面,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神色恭谨、垂首而立的诸葛亮身上,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

“诸卿连日所奏,关乎国本,本宫已深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