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的夏日来得格外早,蝉鸣声透过窗棂,与药炉的咕嘟声交织在一起。
张仲景小心地将新煎好的汤药滤出,药汁在白玉碗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这味药能暂缓祭酒的咳症,但要根治……”
他望向蔡琰,摇了摇头,“辽东参和七星灵芝,缺一不可。”
蔡琰接过药碗,指尖在温热的碗壁上轻轻摩挲:“已经三个月了,三路商队都没有消息吗?”
“益州商队上月传回消息,说在峨眉山寻到了类似七星灵芝的药材,正在确认。”
徐庶低声道,“辽东那边……最近袁绍封锁了边境,商队难以通行。”
这时,榻上传来郭嘉虚弱的声音:“主公不必忧心,嘉这身子还能撑得住。”
蔡琰转身,见郭嘉不知何时已经醒来,正试图撑起身子。
她急忙上前扶住他,将药碗递到他唇边:“先把药喝了。”
郭嘉顺从地饮尽汤药,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
他望向窗外,目光深邃:“曹操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说来奇怪。”赵云从门外走进,眉宇间带着困惑,“自青州败退后,曹操一直按兵不动。倒是刘备……”
“刘备怎么了?”郭嘉敏锐地捕捉到他话中的迟疑。
赵云看了眼蔡琰,得到首肯后才道:
“刘备最近频繁拜访陈珪,似乎在商议广陵的防务。但据我们的人观察,他们密谈时常常屏退左右。”
郭嘉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看来,有人要坐不住了。”
此时的广陵城,陈登正陪着刘备巡视城防。
“使君请看,这是新修的箭楼。”
陈登指着江边高耸的木楼,“若是曹军水师来犯,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刘备赞许地点头:“元龙用心了。只是……”
他话锋一转,“如今朝廷在彭城,我们在广陵,这粮草调配,是不是该重新商议?”
陈登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使君的意思是?”
“广陵乃粮仓重地,理应由朝廷直接管辖。”
刘备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打算向蔡大家建议,将广陵的防务交给黄老将军。”
陈登暗暗吃惊。
黄忠才归顺不久,刘备就提议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这其中的深意,令人玩味。
当夜,陈登的密信就送到了彭城。
“刘备这是要以退为进啊。”郭嘉看完密信,轻咳着分析,“他明知主公不会轻易调动黄忠,故意提出这个建议,是想试探我们对广陵的控制力度。”
蔡琰蹙眉:“那他频繁拜访陈珪,又是为何?”
“陈珪老谋深算,在徐州士族中威望甚高。”
郭嘉的指尖在舆图上划过,“刘备这是要借陈氏父子之力,在广陵扎根。”
正说话间,徐庶匆匆进来,面带喜色:“主公,好消息!辽东商队回来了,带回了千年老参!”
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商人捧着玉盒走进,盒中躺着一株须发俱全的老参,参体饱满,隐隐透着光泽。
张仲景仔细查验后,激动得双手微颤:“确实是百年难遇的珍品!有此参,祭酒的病就有望了!”
郭嘉却显得异常平静:“这参……是从何处得来的?”
商人恭敬回答:“是辽东公孙赞所赠。他说……希望与朝廷交好。”
“公孙赞?”郭嘉眼中精光一闪,“他可有提出什么条件?”
“他说……希望朝廷能承认他对辽东的统治,并……开放海路贸易。”
蔡琰与郭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深意。
是夜,彭城行宫格外安静。
张清漪正在为郭嘉煎第二副药,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轻响。
“谁?”
她警惕地转身,却见一个黑影从窗前掠过。
几乎同时,赵云带着亲卫冲进院子:“有刺客!”
混乱中,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药房,迅速在煎着的药罐中撒入一包粉末。
就在他准备溜走时,一柄长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等你多时了。”
徐庶从暗处走出,面色冷峻。
经过审讯,这名刺客竟是曹操派来的“隐卫”,专门负责在郭嘉的药中下毒。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交代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曹操已经与袁绍秘密结盟,准备南北夹击青徐!
“好个曹孟德!”
蔡琰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难怪他这段时间如此安静,原来是在暗中布局。”
郭嘉却显得异常镇定:“主公不必忧虑,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他强撑着坐起,在蔡琰耳边低语数句。
蔡琰先是惊讶,随即会意:“你是要……将计就计?”
“正是。”郭嘉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他们想要南北夹击,我们就给他们这个机会。不过……”
他的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要让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相遇。”
三日后,广陵城中流传开一个消息:郭嘉病情恶化,蔡琰准备移驾广陵,以便随时照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