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疑惑为何一位儒士能领兵作战,但士兵解释中提及的“东莱太史慈”
可能是此次叛乱的关键人物。
奉皇叔之命讨贼,此人有匹长枪,穿越半个城池斩敌无数。
其部下仅数百人,却能八面围定主公。
箭雨之下,八面骑射,主公身边的将士纷纷应声而动。
纪灵听到这些描述后,心生恐惧,命令军队撤军,回援主公。
淮南军纷纷放弃刘备,奔回城中。
曹昂、夏侯渊、乐进、李典等人也顾不得其他,立刻回援曹操。
刘备营寨里,看到这一幕后,他大笑不已。
他安排的太史慈与孔融潜伏在城中的兵马,专门拉拢据县原来的兵丁,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现在看,袁术的运气实在不佳。
刘备下令:“田楷率众守此营寨,颜良、文丑突袭北门陶谦徐州军。
张绣、华雄突袭南门袁术淮南军。
其余将士随我冲破城池,与赵云汇合,直取曹操!”
大军冲破城池,城中道路畅通无阻。
正行进间,遇到太史慈汇报说纪灵回援救走了袁术,追赶不及。
刘备摆手示意不必理会袁术,嘱咐太史慈先安定城中局势,自己则直奔西城。
在西城外的曹军营寨中,曹操正在经历一场生死劫难。
撤退后的赵云突然杀回,如入无人之境,长枪之下无人能敌。
他所过之处,尸横遍野。
夏侯惇无法抵挡赵云,许褚则忙于护卫曹操无法分身。
眼看赵云即将冲到曹操面前。
“许褚催马上前掩护曹操撤退,独自迎战赵云。”
曹昂、夏侯渊等人带领兵马意外回归救援,双方再次陷入混乱战斗。
曹操得以暂时喘息。
曹操意识到赵云的威胁,决心今日必须解决他,否则日后必成大患。
他指挥众将士围杀赵云。
然而,刘备率领张合及典韦等将士闯入战场,与曹操互相招呼。
面对刘备的反击和冀州军的精锐,曹操虽有心挽回败局却无力回天。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曹军开始败走。
在众人的护送下,曹操向西南方向的兖州撤退。
张合询问刘备是否追击,刘备则选择先平定北海,忌惮曹操的狡诈和可能的后手。
他的主要目标是占领青州。
随着曹操的败走,刘备命令大军返回据县,继续围剿剩余的三路诸侯兵马。
随着战争的进展,徐州陶谦也抵挡不住,仓皇逃窜。
最终,刘备在这场大战中取得胜利,不仅消灭了青州的袁绍,也击败了其他四路诸侯联军。
冀州军的声望因此大大提高,名震天下。
趁此机会,刘备召开会议,迅速占领青州各地。
在大殿之中,刘备扫视众人。
如今,青州仅剩的几个郡让他们难以捉摸。
他知道,要想扩张势力,必须将这些郡纳入囊中。
北海郡已然是他的领地,其余还有平原、济南、乐安、齐国和东莱五个郡尚未拿下。
正当他要派出将领前去夺取之时,大将纷纷自荐,士气高涨。
太史慈被点名,领命出征东莱郡。
他带领三千精兵迅速离去。
紧接着,张合自告奋勇前往乐安郡,同样带走三千兵马。
刘备满意地看着这位新投诚的将领,赋予他同样的任务与兵力去平定济南。
而文丑则主动要求与其他将领保持一致,不带任何特殊待遇。
刘备更加欣赏他的气魄与决心,派遣他前往济南平定战乱。
众将领皆承诺必将不负重托,带领兵马出发,以图建功立业。
刘备对赵云说:“子龙,能者多劳。”
赵云回应:“但请主公吩咐,云万死不辞!”
刘备交代任务:“齐国南部的泰山郡,有臧霸的泰山军和司马俱的黄巾军,你要小心应对。”
赵云接受任务,率三千兵马立刻出发。
刘备继续安排:“平原郡的情况还需留意,颜良、张绣、田楷三将可助一臂之力。”
田楷自信表示可兵不血刃拿下平原。
刘备同意并让田楷前往。
同时吩咐颜良和张绣在据县待命。
此时,曹操在兖州得到一个大好机会。
因为兖州牧刘岱逝世,兖州群龙无首,经过士族、豪强的商议,决定推选曹操为新的兖州牧。
曹操趁机占领兖州,刘备早已预见。
在稳固青州后,他重新安排了各地的行政官员。
许攸提议立即出兵攻兖州,但刘备冷静分析,认为应在曹操立足未稳时,暗中观察,等待最佳时机。
深秋之际,刘备处理好青州事务后,准备返回冀州。
他留下张合、田楷、张绣、颜良和太史慈五位将领驻守青州,由荀谌担任谋士出谋划策。
其余将领则随刘备一同返回冀州魏郡邺城。
此时正值初冬降雪,百姓热烈欢迎刘备凯旋。
他们对刘备治理下的冀州充满感激,期望他能继续领导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