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 > 第261章 青史余韵,玉树常青

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依旧巍峨,文渊阁庭院中的两株玉树却已历经三朝风雨。大的那株树干苍劲,顶端并蒂莲影永恒流转,粉金与淡金的光晕如同凝固的星河,温润地笼罩着庭院;旁侧的“子树”已亭亭如盖,叶片上的星辉脉络在阳光下闪烁,与主干相生相伴,成为帝国最鲜活的精神图腾。

如今的大清,仍延续着“长乐盛世”的荣光——仁宗永琏奠定的仁政根基,经后世帝王传承,吏治清明依旧,民生安乐如常,西洋通商带来的新奇物件与技术,早已融入市井生活,却从未动摇这方土地对“守护”与“平衡”的信仰。而这两株玉树,便是这份信仰最直观的象征:史官在《清史稿》中为其立传,称其“通天地之气,承国运之脉”;文人墨客常来树下题诗作画,将其喻为“帝后情深之证,盛世长治之兆”;就连宫中稚童都知晓,玉树之下,藏着圣祖爷与端慧皇祖母守护江山的故事。

唯有皇室核心成员才知晓,这玉树并非单纯的祥瑞——它是远古契约的载体,是灵泉之力的延伸,是跨越百年的守护意志,早已刻入爱新觉罗家族的血脉记忆。

春和景明的午后,文渊阁庭院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访客。身着宝蓝色亲王常服的永璂,是仁宗永琏之孙、当今皇帝的胞弟,气质儒雅沉稳,眉宇间带着皇室特有的威仪;他身旁牵着的男孩,年约十岁,身着月白锦袍,眼神灵动清澈,正是他的嫡子绵忻。

“忻儿,你瞧这两株树。”永璂停下脚步,声音温和却带着敬意,指尖轻指向玉树,“大的这株,见证了你太祖圣祖爷与端慧皇祖母的一生——他们平定风波,缔造盛世,连天地都为之感应,孕育出这灵植;小的这株,是你曾祖仁皇帝当年的‘契约之树’,陪他长大,助他守护江山。”

绵忻仰着小脸,澄澈的眼眸紧紧盯着玉树。他不像其他孩童那般畏惧这“圣树”的威严,反而伸出小手,虚虚地贴近空气,仿佛能触到那若有若无的暖意:“阿玛,它们好暖呀,像额娘织的暖炉垫子。” 他指着主干顶端的并蒂莲影,又道,“那个旋转的光,像画本里的仙莲。”

永璂失笑,揉了揉儿子的头顶,牵着他绕到玉树另一侧,缓缓讲述起家族秘传的往事:“当年圣祖爷还是亲王时,在潭柘寺遇见了端慧皇祖母;后来他们携手对抗‘影蛛’,守护了祖宗基业;晚年在宁寿宫,他们像寻常夫妻那样,种花、读书、看孙辈嬉闹……” 他刻意略去了灵泉、契约的超凡细节,只将重点落在祖辈的“勤政”与“仁厚”上,“圣祖爷说,治国如栽树,要深扎根、勤浇灌;端慧皇祖母则说,百姓如枝叶,要常呵护、勿折损。”

绵忻听得入神,小眉头时而皱起(为祖辈的风波),时而舒展(为盛世的安乐),直到永璂停下,他才小声问:“那太祖和皇祖母,是不是就住在这树里呀?”

永璂心中微动,望着玉树温润的光泽,轻声道:“他们的心意,一直都在。”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时,绵忻忽然挣开父亲的手,跑到“子树”旁,蹲下身,指着树干根部惊呼:“阿玛!你看!这里有个小芽芽!”

永璂快步上前,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细看——在“子树”靠近地面的背阴处,紧贴着粗壮的树干,竟真的萌生出一点米粒大小的嫩芽!它与玉树同色同质,莹白如玉,形态宛然是微缩的莲花苞,边缘泛着极淡的星辉,若不仔细分辨,几乎会被树皮的纹路掩盖。

永璂的心脏猛地一跳!他自幼便听祖父(永琏)提及,当年“子树”便是从主干根部萌发,而后成为传承契约的载体。如今百年已过,“子树”竟也孕育出了新芽?

他迅速收敛神色,蹲下身,捂住绵忻的嘴,声音压低却郑重:“忻儿,这是咱们家和玉树的秘密,不能对别人说,包括额娘和妹妹,知道吗?” 见儿子乖巧点头,他才松开手,又道,“这芽芽还小,需要好好长,咱们不打扰它。”

起身时,永璂再次望向那枚新芽,心中涌起一个模糊却震撼的猜想:难道这玉树的传承,是百年一轮回?绵忻对玉树的天然亲近,对暖意的敏锐感知,再加上这恰逢其时的新芽……难道天命已择定,他的儿子,会是下一个“契约守护者”?

这个念头太过惊人,他不敢深想,只牵着绵忻的手,脚步略快地离开庭院——他知道,有些事需顺其自然,强求或声张,反而会扰了天命的轨迹。

回到睿亲王府,永璂将绵忻领进书房,从紫檀木柜中取出一幅装裱精美的画卷——《圣祖端慧帝后燕居图》。展开画卷,胤禛身着常服,手持书卷,明玉坐在一旁调香,两人相视而笑,宁寿宫的庭院背景中,隐约能看到一株小小的玉树幼苗。

“忻儿,你看。”永璂指着画中的明玉,“这就是端慧皇祖母。她不仅聪慧,更有一颗仁心,当年江南闹水灾,是她用‘法子’让灾民有饭吃、有屋住。” 他又指向胤禛,“圣祖爷虽看着严肃,却最疼百姓,他常说,‘江山是百姓的江山,不是皇室的私产’。”

绵忻凑到画前,盯着明玉的笑容,忽然说:“皇祖母的笑,和树里的暖意一样。”

永璂心中一暖,将画卷卷起,郑重地放在绵忻手中:“这幅画,以后交给你保管。你要记住,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不是为了享受荣华,是为了守护这江山,守护这天下的百姓——就像圣祖爷、端慧皇祖母,就像这玉树一样。”

绵忻用力点头,将画卷抱在怀里,仿佛抱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夜色渐深,绵忻抱着画卷沉沉睡去,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或许在梦中,他又见到了那株温暖的玉树。

而紫禁城文渊阁庭院中,月光如水般洒在“子树”根部的新芽上。那枚微小的莲苞嫩芽,在无人察觉的静谧中,极其缓慢地舒展了一丝“花瓣”,内部亮起一点比星尘还要细微的光点——这光点温润纯粹,与百年前那滴没入土壤的星辉玉露、与永琏当年承接的传承能量、与玉树体系百年来积累的祥和气息,隐隐产生了共鸣,如同沉睡的种子,终于感受到了唤醒它的“温度”。

这枚新芽,是玉树生命自然演化的偶然,还是远古契约跨越百年的选择?绵忻那份对玉树的天然亲近,是否意味着他便是这新芽的“契合者”?百年前的守护意志,是否将在这个稚童身上,开启新的篇章?

月光下,两株玉树静静矗立,星辉流转,莲影永恒。盛世的长卷仍在时光中铺展,而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从未落幕,只是在等待着下一个名字,续写新的篇章。玉树常青,余韵未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