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 > 第244章 星辉满溢,长宁之思

景仁宫的烛火将窗棂映得透亮,钦天监密奏上“恐非人间所能长久承载”的字句,像一粒投入静水的石子,在雍正帝与明玉心头漾开圈圈沉思的涟漪。雍正帝捻动着腕间的沉香佛珠,指腹摩挲着珠串上温润的包浆,眸光深沉地落在明玉脸上——她的肌肤在烛火下泛着莹润光泽,周身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清冽气息,既似高山雪莲,又若江南春水,比接受传承前更显雍容沉静。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监正的话虽玄,却道尽了世间常理。这盛极的气运与力量,于你我是幸事,于江山却未必全然无害。若不能寻得妥帖之道,今日的祥瑞,或许会成为日后动荡的隐患。” 他身为帝王,早已习惯从长远考量,即便此刻被重逢的喜悦包裹,也未曾放下肩头的江山重负。

明玉依偎在他身侧,指尖轻轻覆在他抚着佛珠的手上,掌心的温润透过衣料传递过去。“皇上不必忧心。”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眸中闪烁着洞悉世事的智慧,“臣妾所得的传承,核心从不是‘掌控’,而是‘平衡’。这充盈的生机,于我而言,是守护的底气,而非需要背负的负累。” 她心念微动,体内的灵泉之力如同无声的溪流,悄然流转,与窗外紫禁城的气运龙气产生着细微而和谐的共鸣,“所谓‘疏导’,未必是向外分流力量,或许是向内融入——将这份生机,化作滋养黎民、稳固江山的雨露,润物无声。”

翌日清晨,太和殿的朝会之上,群臣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场。雍正帝端坐龙椅,玄色龙袍上的金龙仿佛活了过来,眉宇间既有帝王的威严肃穆,又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温润祥和,连往日紧蹙的眉头都舒展了许多。珠帘之后,明玉端坐于凤座,虽未言语,周身那股令人心宁神安的气息却悄然弥漫,让整个金銮殿的氛围都变得庄重而平和,少了几分往日的压抑肃穆。

“启禀皇上!” 一位身着绯红官袍的御史出列,手持奏疏躬身道,“近日京畿、直隶多地接连上报祥瑞:房山枯泉复涌,泉水清冽甘甜,可解周边百姓灌溉之困;沧州麦田长出嘉禾,一株双穗,颗粒饱满;更有保定府一位古稀老者,白发尽转青丝,身板硬朗如壮年!百姓皆言,此乃皇上圣明、皇贵妃盛德感天,方有此国运昌隆之兆!”

御史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响起一片附和之声,群臣纷纷躬身庆贺,赞颂之声不绝于耳。雍正帝静听片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神色平静无波:“天降祥瑞,非朕与皇贵妃之德,实乃上天垂怜苍生,亦是万民勤勉耕耘之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百官,语气斩钉截铁,“传朕旨意:今岁加开一场恩科,广纳天下贤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直隶、山东、河南等去年受蝗灾影响的州县,免赋税一年,赈济粮款加倍拨付,务必让百姓安度春耕。”

没有将祥瑞归功于神异,没有沉醉于歌功颂德,而是借机推行仁政,将“盛极”的气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与治国根基。群臣闻言,无不心服口服,齐声高呼“皇上圣明”,殿内的气氛愈发庄重和谐。站在百官之首的太子弘晖,看着龙椅上从容决断的父皇,眼中若有所思——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帝王之术,不仅在于雷霆手段,更在于这份将祥瑞化为福祉的智慧与担当。

朝会散去,雍正帝与明玉并肩前往永和宫请安。德妃正坐在廊下晒暖,见二人前来,立刻笑着起身相迎,枯瘦的手一把拉住明玉,指尖触到她温润的肌肤,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好孩子,你这气息,越发让人舒泰了!哀家今日晨起,连多年的眼疾都清爽了许多。”

“是母妃福泽深厚。”明玉笑着扶她坐下,亲手为她斟了一杯温热的菊花茶,“这是臣妾用灵泉水泡的,母妃尝尝,能清肝明目。”

德妃浅啜一口,眉眼弯弯:“好,好,比御膳房泡的更清冽。有你们在,哀家这日子,比蜜还甜。”

从永和宫出来,帝妃二人信步走进御花园。春日的阳光正好,洒在青石板上泛着暖意,园内百花争艳,姹紫嫣红,连平日里秋冬才开的腊梅,都错季绽放了几朵,暗香浮动。太子弘晖正带着弘昉、昭华、昭瑜、昭玥在沁芳亭中习字,案上摊着几张写好的字帖,字迹工整有力。弘昉练了一会儿字,便跑到旁边的空地上练习布库,拳脚挥舞间虎虎生风;昭华坐在亭边的石凳上,手中拿着绣绷,正绣着一幅莲荷图,针脚细密,栩栩如生;昭瑜则凑在弘晖身边,指着字帖轻声询问,眉眼间满是聪慧;最小的昭玥趴在石桌上,用小手指着纸上的“福”字,奶声奶气地念着:“福……额娘的福……”

看着这幅天伦和乐、儿女成才的景象,雍正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他停下脚步,抬手揽住明玉的肩头,目光悠远地望着亭中的孩子们:“玉儿,你看,这便是你我携手守护的模样。”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朕近来时常想,监正所言的‘疏导’,或许并非指你的力量,而是指这份因力量而愈发厚重的责任——朕想,或许可以效仿古之圣君,早定国本,让晖儿尽快独当一面。”

明玉心中一动,抬眸望他,眼中瞬间明了了他未尽的话语。“皇上是想……禅位?”

雍正帝颔首,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与期盼:“晖儿仁厚聪慧,这些年跟着朕处理政务,早已练就了沉稳心性,足以担起江山重任。朕如今有你在侧,身心康泰,国运又如此昌隆,正是禅位的最佳时机。” 他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待朕卸去重担,便带你游历山河,去看看江南的烟雨,塞北的草原,尝尝你说过的岐山野菌,品品西湖的龙井,偷得浮生几十年,只做你的夫君,不再是那九五之尊。”

明玉望着他眼中的真挚与期盼,心中暖流涌动,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她知道,雍正帝的决定,一半是出于公心——为江山社稷选定合适的继承者,确保盛世延续;一半是出于私心——想挣脱帝王身份的束缚,与她共度一段只属于彼此的宁静时光。而她蜕变后的灵泉之力,足以让他们拥有远超常人的健康与寿元,从容地看着儿孙成长,看着这盛世在下一代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皇上思虑周详,臣妾觉得甚好。”她抬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的温度带着灵泉的清冽,“晖儿确实已经长大,是该让他肩负起更多责任了。至于你我……” 她的眸中盛满了缱绻情意,“若能携手看遍这锦绣江山,观星赏月,煮茶论诗,便是人间最圆满的极乐。”

雍正帝闻言,朗声大笑,一把将她紧紧拥入怀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身后,沁芳亭中的孩子们传来阵阵欢笑,弘昉的呼喝声、昭敏的奶语声、昭华的轻笑声交织在一起,与园内的花香、鸟鸣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盛世长宁的绝美画卷。

帝妃二人并肩立于百花丛中,身前是万里江山的恢弘气象,身后是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岁月静好,时光绵长,仿佛连风都带着温柔的暖意。

就在这温馨宁静的时刻,苏培盛的身影急匆匆地穿过花丛,脸上带着一丝惊惶与惊异,打破了御花园的静谧。“皇上!娘娘!” 他跑到帝妃面前,气喘吁吁地躬身禀报,“岐山急报!怡亲王八百里加急密奏!”

雍正帝松开明玉,接过密奏展开,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明玉凑上前一看,只见密奏上写着:“娘娘离岐山后第三日,古墓玉石大门于光天化日之下无声崩解,化作一堆普通石粉。清理粉末时,发现一块非金非玉、触手生温的白色晶石,晶石表面天然形成纹路——并蒂莲与五爪金龙交缠,栩栩如生,与帝后气息隐隐共鸣……”

“古墓自毁?并蒂莲与龙纹晶石?” 雍正帝低声重复,眼中满是困惑。这晶石的纹路,恰好对应着他与明玉的身份,又在古墓崩解时出现,绝非偶然。

明玉心中一震,指尖下意识地握紧——这是远古圣女留下的最后馈赠?还是那段跨越千年的因果,并未随着传承结束而终结,反而以新的形式,在这盛世之中悄然开启了新的篇章?

御花园的风轻轻吹过,花瓣簌簌落下,落在那封密奏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星辉满溢的盛世之下,仍藏着不为人知的玄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