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 > 第215章 蛛丝续断,暗影潜藏

素笺上“小心身边人”五个字,像一根浸了冰的细刺,扎在明玉掌心。她坐在海棠树下,指尖反复摩挲笺角那点朱砂——红得刺眼,像一滴凝固的血,与满园春日的暖意格格不入。不远处,弘昉举着小弓喊“额娘快看”,箭却偏了靶心,弘晖笑着上前纠正,兄弟俩的笑声清脆,可明玉耳中,却总像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

“戴帷帽的夫人”是谁?是黑莲教漏网的余孽?还是别有用心的挑拨者?“身边人”三个字更像一张无形的网,罩住了王府的每一个角落——是伺候多年、总把昭玥抱在怀里的陈嬷嬷?是随胤禛多年、办事妥帖的苏培盛?还是那些隔三差五入宫传话、看似无害的小太监?她不敢深想,只觉得指尖的素笺,重得像块烙铁。

她悄悄将素笺折进贴身荷包,指尖触到荷包里的莲簪,才稍稍定了定神——这事不能声张,胤禛如今忙着处理西北军务,不能再让他为这没头绪的阴私分神。她要自己先查,哪怕只是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接下来的几日,明玉成了府里最细心的“观察者”。晨起看乳母给昭玥喂奶,她会留意奶壶是否经第二人之手;午后陪昭华、昭瑜读书,丫鬟递来的茶水,她会先闻一闻;傍晚胤禛回府,她会状似无意地问苏培盛:“今日采买的菜蔬,还是往常的商号吗?”

苏培盛每次都躬身回:“懿福晋放心,采买、杂役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人,护卫轮值也没断过,绝无生面孔混入。” 府里的人经西苑之事后,又经粘杆处层层筛查,按理说该是滴水不漏。可越是“没问题”,明玉心中的不安越重——若敌人真在“身边”,定是藏得极深。

这日晚膳后,胤禛坐在窗边看奏折,明玉为他研墨,墨汁在砚台里晕开,像一团化不开的雾。她犹豫良久,还是从荷包里取出素笺:“爷,有件事,我得跟你说。”

胤禛接过信,目光扫过“身边人”三字时,指节骤然收紧,信纸边缘被捏得发皱:“好大的胆子!” 他立刻召来苏培盛,声音带着监国亲王的厉色:“府中所有人员,再查一遍!尤其是近期与外界有接触的,哪怕只是送菜的杂役!”

苏培盛“噗通”跪地,额头抵着地砖:“主子爷,奴才敢以性命担保,府中绝无异常!采买的商号是老主顾,杂役也都是三代清白的!”

胤禛盯着素笺上的朱砂红点,沉默片刻,语气缓和下来:“罢了,起来吧。或许……问题不在府内。” 他看向明玉,眼中带着赞许,“你做得对,没贸然声张。我让粘杆处去查,重点盯那些与咱们府有往来的宗室、官员家眷,尤其是西苑之事后,行为反常的。”

粘杆处的调查像一张密网,撒向京城的宗室勋贵圈——查了八爷党的旧部,查了直郡王的残余势力,甚至查了内务府的新晋太监,却没找到半点有用的线索。就在明玉快要放弃时,弘晖的一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新的缺口。

这日弘晖下学回来,没像往常一样去练箭,反而坐在廊下踢着石子,闷闷不乐。明玉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怎么了?在尚书房受先生罚了?”

弘晖撅着嘴摇头:“不是。今日十四叔家的弘春弟弟,给了我一块糖,说是他额娘从宫外弄来的,闻着有股怪味,我没敢吃。他还说……说他额娘最近得了好多新奇玩意儿,以后说不定能让他当世子呢。”

“弘春?刘佳氏?”明玉心中猛地一跳——刘佳氏是胤祯府上的庶福晋,出身低微,一向不得宠,怎么敢妄言让儿子当世子?除非她有靠山,或是握着什么筹码。

她立刻把这事告诉了胤禛。胤禛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刘佳氏的兄长,是不是叫刘三?在天津做海外贸易,曾与四海商行有往来?”

没等明玉回答,他就召来粘杆处统领:“去查刘三,查他往来的商号,重点查与黑莲教、四海商行旧部有关的人!”

不出三日,粘杆处就带回了消息:刘三确实与四海商行的旧部有勾结,在他家中搜出了密信残片,上面写着“蛛母垂恩”“静待时机”——是黑莲教的暗语!

胤禛当机立断,连夜派人处置了刘佳氏及其兄长,动作干净利落,连胤祯都只收到“府中庶福晋因行为不端被送出”的消息,没察觉背后的惊天阴谋。王府再次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孩子们的笑语、廊下的花香,似乎都在宣告危机已过。

可明玉心底的不安却没散去。这日午后,她去书房整理胤禛的书籍——他偶尔会把不涉密的杂记、野史放在书架底层,她便时常来整理。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前朝宫闱秘录》,书页轻轻颤动,她随手翻开,发现其中一页被折了角,上面写着:

“明万历二十三年,帝宠淑妃,妃额间生莲形胎记,钦天监言‘凤鸣九霄,母仪天下’。后淑妃卷入巫蛊案,赐死冷宫,胎记亦被刮去,尸骨无存。”

“莲形胎记?凤鸣九霄?”明玉的心脏骤然缩紧——这和她额间的莲花印记、和“凤鸣九天”的谶语,何其相似!她接着往下看,只见书页空白处,有一行极细的墨笔字,笔迹清峻,是胤禛的手笔:

“莲印非吉,史鉴堪忧。然,人定胜天,朕……不信命。”

原来,他早就查过类似的记载,早就知道莲印的隐忧。那句“不信命”,是对她的守护,还是他心底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明玉握着书,指尖微微颤抖,墨香混着纸页的霉味,让她心口发闷。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铃铛声——“叮铃”,清脆却诡异,像风里飘来的幽灵,瞬间勾起了她深埋的记忆。这声音……和二十年前她在潭柘寺初遇胤禛时,听到的、指引她找到受伤雏鸟的铃声,一模一样!

她猛地冲到窗边,只见一道纤细的身影在墙外一闪而过,戴着帷帽,青灰色的裙角扫过青石板,很快就消失在巷口的拐角——是送匿名信的“戴帷帽的夫人”!

明玉追到门口,只看到空荡荡的巷口,风卷着落叶打旋,铃铛声早已消散。她站在台阶上,手心全是冷汗——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会有潭柘寺的铃铛?她和自己的过去、和莲印的秘密,到底有什么关系?

回到书房,她看着那本《前朝宫闱秘录》,看着胤禛的批注,又想起墙外的帷帽身影,忽然觉得自己像站在一张巨大的蛛网上——黑莲教的“蛛母”、莲印的宿命、潭柘寺的往事、“身边人”的隐患,这些线索缠绕在一起,指向一个她不敢触碰的真相。

傍晚胤禛回府时,看到明玉坐在书房里,神色恍惚,面前摊着那本野史。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怎么了?看什么入了神?”

明玉摇摇头,把书合上,声音轻得像风:“没什么,只是看了段前朝旧事。” 她没说窗外的身影,也没说铃铛声——她想再等等,等找到更多线索,再告诉他。

可她不知道,巷口拐角处,那道帷帽身影正站在树后,手中握着一串小巧的银铃,铃铛上还缠着一根极细的红绳。她望着雍亲王府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小姐,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这场围绕莲印、围绕“凤鸣九天”的阴谋,从来就没有结束,反而在平静的表象下,悄悄揭开了更深、更可怕的一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