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灵泉伴清穿:富察侧福晋独宠 > 第194章 风起青萍,釜底抽薪

秋阳透过雍亲王府的朱窗,洒在暖阁的地毯上,映得满室菊香浮动。弘晖握着小狼毫临帖,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工整的字迹;昭华捧着画册,指尖轻轻点着画上的花鸟;乳母抱着弘昉和昭玥,两个小家伙正用小手互相抓挠,发出咯咯的笑声。这一派天伦之乐,却掩不住胤禛眼底深藏的凝重——那份匿名短笺上的“妖孽”二字,像一粒细沙,卡在他与康熙之间,硌得人不安。

胤禛刚下朝回府,便径直走进暖阁。他没先去书房,而是站在门口静静看着,玄色常服的衣角扫过门槛,带起一丝微凉的风。明玉抬头见他,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迎上前:“爷回来了,今日朝事多吗?”

“还好。”胤禛应着,走到弘晖身边,指尖拂过字帖上的“孝悌”二字,轻声考校:“弘晖,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弘晖放下笔,脆生生回答:“回阿玛,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意思。皇玛法教过我,说这是做人的根本。”

胤禛点点头,又抱起乳母怀中的弘昉。小家伙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伸手去抓他的胡须,模样酷似年轻时的康熙,连那股机灵劲儿都如出一辙。他心中微动,状似无意地对明玉说:“皇阿玛今日问起孩子们,说有些日子没见了,想瞧瞧。过两日天暖,你带着他们入宫请安吧。”

明玉指尖一顿,立刻明白这不是寻常的“祖孙相见”。康熙要见的,不仅是孙辈,更是要亲眼确认——这些“祥瑞”是否真如表面般纯良,是否真的不会成为“妖孽”。她柔声应下:“好,我这就吩咐人准备孩子们的衣裳。”

两日后的清晨,天朗气清。明玉穿着一身月白色旗装,领口绣着淡雅的兰草纹,鬓角的银丝用珍珠簪子巧妙固定,既显温婉,又不失庄重。她抱着穿戴一新的昭玥,乳母抱着弘昉,弘晖和昭华穿着小朝服,跟在身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入宫。

先到永和宫,德妃早已在廊下等候。见到昭玥,她立刻伸手抱过,轻轻捏着孩子的小脸,笑得眉眼弯弯:“我的乖孙孙,几日不见,又长胖了!你看这梨涡,跟哀家年轻时一模一样。”她又接过弘昉,看着孩子酷似康熙的眉眼,语气里满是欣慰,“这孩子将来定有出息,瞧这眼神,多精神。”

在永和宫坐了半个时辰,康熙身边的魏珠便来传话:“万岁爷在乾清宫暖阁等着呢,让懿福晋带着小主子们过去。”

乾清宫西暖阁内,檀香袅袅。康熙刚与几位大臣议完事,案上还堆着奏折,见孩子们进来,他立刻放下朱笔,脸上的倦意消散大半:“都过来,让朕瞧瞧。”

弘晖和昭华规规矩矩走上前,弘晖躬身行礼:“孙儿给皇玛法请安。”声音清亮,礼数周全。康熙笑着拉过他,指着案上的奏折问:“弘晖最近在读什么书?”

“回皇玛法,孙儿在读《论语》,额娘还教孙儿背《弟子规》。”弘晖一一作答,条理清晰。

康熙又看向弘昉,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颊,目光在他眉眼间停留许久——那高挺的鼻梁、紧抿的唇线,像极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他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有追忆,有欣慰,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仿佛在确认这孩子身上是否真的藏着“异常”。

“老四媳妇,你教得好。”康熙最终看向明玉,语气温和,“孩子们懂事,身子也壮,是我爱新觉罗家的福气。”

“皇阿玛谬赞了,都是孩子们自己争气,妾身不过是尽了本分。”明玉躬身回话,声音平稳,周身那清冽的异香悄然收敛,只余下淡淡的暖意,像一层无形的护罩,包裹着自己和孩子,也让康熙眼中的审度渐渐淡去。

同一时刻,八贝勒府的书房内,气氛却冷得像冰。胤禩捏着粘杆处眼线传来的密报,指节泛白——密报上说,明玉带孩子入宫,康熙十分欢喜,还留他们用了午膳。

“四哥倒是沉得住气。”胤禩将密报扔在桌上,看向站在一旁的何焯,“废太子那步棋算是废了,皇阿玛不仅不信,反而借机会敲打了大哥,四哥倒成了受益者。”

何焯捻着胡须,缓缓开口:“王爷,废太子虽没扳倒雍亲王,但‘妖孽’二字,已在万岁爷心里埋下了种子。如今只需一个契机,这颗种子就能生根发芽。”

“契机?”胤禩抬眼,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何先生有办法?”

“臣听闻,蒙古喀尔喀部的大喇嘛哲布尊丹巴不日将入京朝觐。”何焯眼中精光一闪,“这位喇嘛在蒙古各部威望极高,万岁爷也颇为敬重,还常说他‘能通天机,善辨命格’。若是能请他在合适的场合,对雍亲王的侧福晋或孩子稍作点评——哪怕只是说‘命格奇特,难以看透’,也足以让万岁爷和宗亲们再起疑心。”

胤禩眼前一亮,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主意好!只是,如何让他按我们的意思说?”

“王爷放心,”何焯微微一笑,“臣有个故交,曾是哲布尊丹巴的弟子。只要许以重利——比如资助他在蒙古建寺庙,再晓以‘雍亲王势力过盛,恐威胁蒙古与大清的关系’,他定会动心。”

胤禩的计谋刚定,消息就通过反向利用的眼线,传到了胤禛耳中。他坐在书房,看着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八倒是会找帮手,可惜,选的人太蠢。”

他立刻让人将胤祥、胤禟、胤?召来。三人刚进门,胤禟就咋咋呼呼地说:“四哥,听说老八想找蒙古喇嘛搞事?要不要我派人在半路上截了他,让他来不了京城?”

“不可。”胤禛摇头,“阻止他入京,反而显得我们心虚。他要来,就让他来,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让老八偷鸡不成蚀把米。”

胤祥眉头紧锁:“四哥,那喇嘛若是在皇阿玛面前胡言乱语……”

“他不会有机会。”胤禛打断他,目光扫过三人,“老九,你手下的商队常跟蒙古部落交易,立刻派人去查哲布尊丹巴的底细——他有什么嗜好,欠了谁的钱,跟哪些人有过节,越详细越好。”

“包在我身上!”胤禟拍着胸脯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查人底细,他最擅长。

“老十,”胤禛看向胤?,“你去联络科尔沁部的王公,他们跟喀尔喀部素有嫌隙。让他们在喇嘛入京后,‘好好招待’,给他找点麻烦,让他知道京城不是他能随便说话的地方。”

“放心,四哥!我保证让他喝够‘下马酒’!”胤?咧嘴一笑,摩拳擦掌。

“十三,”胤禛最后看向胤祥,“你盯着八爷府和何焯,他们跟喇嘛的人接触一次,就记一次。另外,通知明轩,让他在理藩院那边留意接待事宜,若有异常,立刻报来。”

“是!”胤祥躬身领命,神色严肃。

兄弟几人分工明确,很快各自行动。书房内只剩下胤禛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院中的秋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老八想借喇嘛搅局,他偏要将这局反过来,让喇嘛成为证明自己清白的“证人”。

夜色渐深,明玉端着一盏温热的参茶走进书房。她见胤禛站在窗边出神,便将茶盏放在案上,轻声问:“爷还在想喇嘛的事?”

胤禛回过身,接过茶盏,握住她的手:“嗯,老八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只是委屈你和孩子们,又要被卷进来。”

“爷说什么呢。”明玉微微一笑,指尖轻轻拂过他的手背,“我们是一家人,自然要一起面对。其实,我倒觉得,这位喇嘛来得正好。”

“哦?”胤禛挑眉,好奇地看着她。

“爷想,”明玉的声音轻柔却坚定,“若是这位在蒙古德高望重的喇嘛,不仅没说我们的坏话,反而在皇阿玛面前称赞孩子们‘命格贵重,乃大清之福’,甚至说他们是‘天佑社稷的祥瑞’,那老八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胤禛眸中猛地爆出精光!他凝视着明玉,烛光映在她眼底,闪着聪慧的光芒——他只想着如何防御,却没料到,明玉竟能想到将“暗箭”化为“东风”!这不仅能彻底消除康熙的疑虑,还能让胤禩的阴谋彻底败露。

“玉儿,你这主意……”胤禛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却被明玉轻轻打断。

“爷先别急着高兴,”她笑着说,“关键还得看老九能不能查到喇嘛的把柄,让他乖乖听话。夜深了,爷喝了参茶,早些歇息吧,明日还有要事呢。”

明玉转身离去,留下满室清雅的异香。胤禛握着参茶,暖意从指尖传到心底。他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豁然开朗——这场棋局,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妻儿,是大清的福气,绝非什么“妖孽”。只是,哲布尊丹巴会不会乖乖就范?老八又会有什么后手?这场由喇嘛引发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