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151章 刘晓庆想演情书女主角,刘晓莉即将抵达她忠诚的北京城。

第151章 刘晓庆想演情书女主角,刘晓莉即将抵达她忠诚的北京城。

次日,四月二十二日,天气晴朗。

北师大操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两个身影在操场上慢跑。

清晨的风带着一股清凉的湿润,随着程开颜急促有力的呼吸涌入肺部,为身体带来充足的氧气。

二人跑了几圈后,在草地上舒展,活动着身体。

“程小子,昨天表演挺不错的嘛,怎么想到用电影放映机来代替回忆片段的?短短三秒钟的电影实在惊艳,另外钢琴曲子也很好听,昨天中戏的老师都夸你的写得话剧突破了传统,结合新时代,新技术。”

启功老头撇过头来,不情不愿的夸道。

别看两人经常一起跑步锻炼,但二人并不算朋友。

即使是如此,启功老头也不得不佩服程开颜。

他活了七八十年,像程开颜这样的奇才还是第一次见,文章写得好,还能创作钢琴曲。

甚至还会一种不知名的气功,勾得人心痒痒,但这小子就是不说,还经常拿话搪塞他,忽悠他,真是气死人了。

“破天荒啊老头,没想到还能在你嘴里听见一会夸人的话。”

程开颜不置可否,笑着调侃道。

昨天的话剧巡演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欢,今天已经就有不少报纸报道了这个背景许多高校参加了的话剧巡演,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特别是北师大表演的话剧《情书》,让很多观众都惊艳了,连带着北国剧社都出名了。

这不,昨天表演完后,北国剧社的社员们就被各大高校争抢,让他们去学校巡演。

“哼,走了。”

启功老头哼了一声,心中盘算着下个月上课怎么办他。

下个月,五月一号劳动节过后,北师大与文学讲习所合办的作家研习班将在教一栋上课,而启功先生则担任了毛笔课与红楼梦赏析课的老师。

“你走,我也走吧,回去睡大觉。”

程开颜挥了挥手,往办公楼的方向走去。

这段时间和剧社的社员们一起排练,还是比较忙,比较累的,这下排练完毕他总算能休息一下了。

走在走廊上,走廊尽头的窗户吹来凉爽的风,空气中还裹挟着各种香,光是闻一闻就令人心旷神怡了。

“回来了?把汗擦一下,喏~”

蒋婷恰好从办公室走出来,看到程开颜满头大汗的样子,从口袋里拿出一方洁白丝绸质地的手帕递了过去。

这孩子,身体真好啊,玉秀姐不是说以前病恹恹的吗?

她心中嘀咕道。

“谢谢。”

程开颜擦着汗,蒋婷又递过来一封信,疑惑问:“这是?”

“晓莉寄过来的信,嗯……给伱的。”

蒋婷眼神有些奇怪的看着程开颜,虽然外甥女和程开颜二人目前已经彻底结束了婚约,而且年前程开颜还去了一趟江城,二人还合作了一首歌曲《小芳》。

虽然程开颜说二人现在冰释前嫌,现在已经算是朋友了,但这话蒋婷怎么也不可能信的。

毕竟这可是退婚!

两人能够和解,蒋婷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外甥女寄来的信件中提到过程开颜,从说话的语气和角度上来看,二人又的确和解了。

思来想去,大概是顾忌自己夹在中间吧?

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不过……晓莉这家伙怎么忽然给开颜寄了封信?

实在是奇怪。

蒋婷带着探究目光,仰着清冷的俏脸盯着程开颜看信。

“您看了吗?”

程开颜被他这样看着,还以为是两人处对象的事情暴露了,心中一紧,面上云淡风轻的问。

“我可没看!”

蒋婷语气很认真,语调上扬,然后又忍不住好奇的问:“开颜,晓莉给你写了什么?

“一个惊喜……”

程开颜见她脸色变化,又补充说:“说要给我一个朋友之间的惊喜,放心吧,我跟晓莉姐关系挺不错,你看,关系不好能给我寄信吗?”

“也是。”

蒋婷想了想,终究还是觉得自己多心了。

“那当然。”

程开颜深以为然的点头,关系好是好,就是不是一般的好,好到可以亲亲抱抱举高高的那种。

不过,真是好久没见面了啊……

惊喜,什么惊喜?

难道她还能一下子飞到京城来不成?

想到这里,程开颜笑了起来。

二人堵在门口聊了一会儿,蒋婷手里拿着的论文出去了,程开颜则一个人缩在办公室里看书,看累了就睡觉。

……

北影厂。

一群人挤在狭小的会议室中吞云吐雾,门窗紧闭,淡蓝色的烟雾肆意的在房间中缭绕,浓郁得几乎看不清人影。

“相必《情书》这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话剧,大家这段时间也都听说,都看过了。

在座的大家都是北影厂的一份子,就举手表决一下吧,对于刘晓庆同志提议的将《情书》改编搬上荧幕的事情。”

汪厂长嘴里叼着烟,经过一上午的开会讨论,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但心中还是遮掩不住的兴奋。

这是作为电影人,看到一部好作品应该有的,非常正常的表现。

《情书》这部小说非常容易改编,甚至汪厂长猜测,这部小说最初就是从冲着改编电影来的。

汪厂长原名汪洋,新中国建立后,长期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担任北影厂厂长长达35年,领导北影生产了近200部优秀影片。

后世大家熟悉的电影事业领军人韩三坪,就是汪洋选定的接班人。

此时会议桌前坐着许多名人,被誉为北影厂四大名帅的水华,凌子风,成荫。

其中缺少的一人正是崔嵬,就是那个拍《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的导演。

只不过去年79年拍摄完《风雨里程》之后,他因肝病去世,自此四北影厂四大名帅只剩下三个。

其他人说起名字,大家可能不认识,但说到作品大家就知道了。

水华被北影人称为“可敬的水磨工”,创作有《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等。

凌子风擅长拍摄名著改编电影,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代表作有《红旗谱》《骆驼祥子》《边城》。

成荫擅长战争题材,代表作有《南争北战》《西安事变》等等。

除了四大名帅之外,还有“二谢”。

即执导了《暴风骤雨》《早春二月》的谢铁骊和《水上春秋》《洪湖赤卫队》《小铃铛》的导演谢添。

还有陈怀恺等等。

“今年我们的电影项目有十个,但是凑一凑,还是有空档的,拍摄《情书》完全没问题。”

第一集体的主任水华沉声道。

这里的第一集体,就是所谓的创作大集体。

创作集体制度是北影厂在建厂初期借鉴苏联模式建立的一种电影创作和生产管理机制,每个创作集体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美工师和录音师组成,旨在提高电影质量和产量。

五十年代,当时文化部电影局有心打造一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那样的新北影。

于是在1954年,作为打造计划的第一步,电影局从各厂抽调人员组成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实习团,由北影副厂长汪洋任团长、东影导演成荫任副团长,前往苏联学习。

这个创作大集体的制度就是从那时学习过来的,北影厂自汪洋上任以来,就仿照划分了创作大集体,一共四个。

可以说北影厂就是摸着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石头过河,甚至影标都和莫斯科制片厂的影标极为相似。

然而,随着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集体创作的模式逐渐被打破。

最终在1987年北影厂正式取消了创作集体制度,转而采用更加灵活的创作和生产方式。

但现在还存在这个制度。

“我也赞同拍摄这个电影,只不过这部作品在时间,天气,还有地点上都十分刁钻。我们要在冬季,下雪,去霓虹实地拍摄?”

陈怀恺也持赞同意见,但是他心里也有疑惑。

“我们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前提下,改改剧本不就好了,就算完全尊重原著去霓虹拍摄也不是不行。”

汪厂长摆摆手,这都不算事。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