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93章 脾胃调理与信任加深

太极医道传承 第93章 脾胃调理与信任加深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五早上的食堂里,蒸汽裹着包子的香味飘满大厅,学生们排着队打饭,餐盘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林辰端着餐盘找座位时,看到食堂的刘阿姨正靠在打饭窗口的墙边,一手按着上腹部,眉头皱得紧紧的,连手里的抹布都忘了拧干。

“刘阿姨,您胃不舒服?” 林辰快步走过去,把餐盘放在旁边的台子上,目光落在刘阿姨按胃的手上 —— 她的指节泛白,按的位置正是胃脘处。

刘阿姨直起身,勉强笑了笑,声音有点虚:“可不是嘛,这几天食堂忙,早上四点就起来揉面,中午顾不上吃饭,晚上又累得没胃口。昨天煮面条时,胃突然疼起来,冷汗都冒了,贴了暖宝宝也没好多少,今天连包子都不敢多吃。”

苏晓冉端着豆浆走过来,听到这话,赶紧从背包里掏出个布包:“刘阿姨,我们昨天听打印店陈叔说您胃不好,特意带了调理脾胃的药材。林辰说山药、白术、茯苓配着用,能补脾胃,正好适合您。”

胖子啃着肉包凑过来,嘴里还嚼着东西:“刘阿姨,我妈之前也总胃痛,就是用山药煮粥喝好的,比吃胃药舒服多了 —— 您要是不嫌弃,我中午帮您煮?”

刘阿姨愣了一下,眼眶有点热:“谢谢你们,这怎么好意思呢?我本来想周末去药店买盒胃药,可食堂离了人不行,学生们还等着吃热乎饭呢。”

林辰让刘阿姨坐在食堂角落的空桌前,伸手搭在她的手腕上。脉象偏细,按下去才能感觉到微弱的跳动。“刘阿姨,您这是脾胃虚弱,” 他收回手,语气很稳,“长期吃饭不规律,加上操心食堂的事,‘思伤脾’,脾胃运化不动,才会胃痛、没胃口。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脾胃弱则食不化,当以山药补之,白术助之’,咱们用这两味药加茯苓煮水喝,再按按足三里和中脘穴,很快就能缓过来。”

苏晓冉打开布包,里面的山药片透着雪白,白术是浅棕色的薄片,茯苓块带着淡淡的土黄色:“山药要煮二十分钟,白术和茯苓煮十五分钟就行,煮好后可以当茶喝,也能加在粥里,不影响味道。”

胖子拍着胸脯:“煮水的事交给我!食堂后面有个小砂锅,我中午趁学生少的时候煮,保证不耽误您干活。”

刘阿姨点点头,脸上露出点笑意:“那就麻烦你了,小伙子。我这胃要是好了,下次给你们做红糖馒头,甜丝丝的,补气血。”

林辰蹲在刘阿姨身边,开始按穴位。先按足三里,在膝盖外侧下方,用拇指轻轻打圈:“刘阿姨,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是‘胃的保健穴’,能补脾胃,治胃痛最管用。”

刘阿姨闭着眼 “嗯” 了一声,慢慢松开了按胃的手:“酸完真舒服,刚才揪着疼的地方,好像松了点,没那么胀了。”

“再按中脘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刘阿姨的上腹部正中,“这穴能暖胃,您平时胃不舒服时,按两分钟就能缓解,比贴暖宝宝管用。”

正按到一半,排队打饭的队伍里传来动静。赵天宇端着餐盘走过来,看到林辰在给刘阿姨按穴位,脚步顿了顿。他没像之前那样绕开,反而走到旁边的桌子坐下,目光偶尔往这边扫过来,手里的筷子也慢了些。

胖子端着煮好的药汁跑过来,砂锅还冒着热气:“刘阿姨,药水煮好了,您尝尝温度,不烫再喝。”

苏晓冉拿过干净的杯子,倒了半杯药汁,递到刘阿姨手里。刘阿姨抿了一口,眉头舒展开:“这水甜甜的,一点都不苦,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 喝下去胃里暖暖的,好像有股热气在转。”

林辰闭上眼睛,默默念起祝由术里治胃痛的咒语:“脾胃和,食气消,胃痛止,消化调。” 念到第三遍时,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悄悄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刘阿姨的胃脘,她的脸色明显好了些。

“现在胃不疼了!” 刘阿姨惊喜地说,伸手摸了摸胃的位置,“刚才还揪着疼,现在居然舒服了,连胃口都好像开了点,想再吃个包子。”

赵天宇坐在旁边,看着刘阿姨拿起包子咬了一口,眼神里少了之前的不屑,多了点认真。他放下筷子,犹豫了一下,朝林辰这边开口:“林辰,你用的山药,除了补脾胃,还有别的作用吗?”

林辰愣了一下,转头看向他:“山药还能补肺气,要是有人总咳嗽、没力气,用山药配莲子煮水喝也管用。《千金方》里记载,山药‘补而不燥’,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吃了都不会上火,很温和。”

赵天宇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飞快地记了几笔。他没再多问,却把餐盘往这边挪了挪,离得更近了些,偶尔还会看一眼刘阿姨手里的药杯。

苏晓冉把剩下的药材装在小布袋里,递给刘阿姨:“刘阿姨,这药材您每天煮一次,喝三天,煮的时候可以加几颗红枣,甜甜的更好喝。您记得按时吃饭,哪怕每次吃一点,也别饿着胃。”

林辰补充道:“您早上揉面时,可以先喝杯温粥垫垫,中午忙完了,找时间坐下来吃口热饭,别总想着攒到晚上 —— 脾胃得慢慢养,急不来。”

刘阿姨接过布袋,小心地放进围裙口袋里,转身从打饭窗口拿了两个红糖馒头:“这馒头刚蒸好,给你们当点心吃。谢谢你们帮我治好了胃痛,不然我这几天真不知道该怎么熬。”

几人推辞不过,只能收下。离开食堂时,赵天宇突然跟了上来:“林辰,上次你说的桔梗和甘草,是不是也能加在粥里喝?我奶奶最近总咳嗽,吃了药也没好。”

林辰停下脚步,心里有点意外,却还是认真回答:“可以的,桔梗和甘草煮水,加在小米粥里,能润肺止咳,还不刺激嗓子。您要是有空,可以给奶奶试试,记得煮的时候用小火,别煮太久。”

赵天宇点点头,把小本子又翻了一页,记上 “桔梗甘草 小米粥”。他抬头时,眼神比之前柔和了些:“谢谢,要是管用,我再跟你说。” 说完,他转身往教学楼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些。

“你看赵天宇,” 胖子晃着手里的红糖馒头,笑着说,“现在居然主动问奶奶的咳嗽,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 这是真信中医了吧?”

苏晓冉咬了口馒头,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是慢慢相信了,毕竟刘阿姨和陈叔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他想不信都难。”

林辰笑了笑,没多说什么。他抱着剩下的药材,往张教授的办公室走 —— 昨天张教授说,要跟他聊《黄帝内经太素》里 “脾胃为后天之本” 的记载,他正好把刘阿姨的情况跟教授说说。

走到办公室门口,林辰敲了敲门,听到 “进来” 的声音后推门进去。张教授正坐在书桌后,手里捧着本封面更旧的线装书,书页上还夹着泛黄的书签。

“来得正好,” 张教授指了指桌前的椅子,把线装书推过来,“这是本残缺的《脾胃论》,里面说‘脾胃伤则百病生’,正好跟你今天调理刘阿姨的情况对上。你说说,为什么选山药、白术、茯苓这三味药?”

林辰凑过去看,书页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但 “养脾胃莫先于山药” 这行字很清晰。他想起早上给刘阿姨按穴位的场景,开口道:“刘阿姨不仅脾胃弱,还总没胃口,山药能补脾胃还能开胃,白术能帮脾胃运化,茯苓能健脾还能祛湿 —— 这三味药配在一起,补而不燥,还能解决她‘食不化’的问题,正好符合《千金方》里‘温和养脾’的说法。”

张教授眼里闪过赞许,点了点头:“你能根据刘阿姨的具体情况选药,而不是生搬硬套方子,这才是中医的‘活’。这本《脾胃论》你先拿去,里面还有关于‘食养脾胃’的记载,比如‘粥养脾胃最宜’,下次可以跟刘阿姨说说,让她多喝些小米粥、山药粥。”

林辰接过书,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张教授,我一定好好看。”

离开办公室时,正午的阳光正好,洒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暖融融的。林辰抱着《脾胃论》和药材,往食堂走 —— 他想跟刘阿姨说 “食养脾胃” 的事,顺便帮胖子看看砂锅煮得怎么样。

刚走到食堂门口,就看到刘阿姨正在给学生打粥,脸上带着笑意,再也没有之前的愁容。看到林辰,她笑着挥手:“小林,快来尝尝我煮的山药粥,加了红枣,甜丝丝的,可好喝了!”

林辰走过去,接过刘阿姨递来的粥碗。粥里的山药软糯,红枣的甜味刚好,喝下去胃里暖暖的。赵天宇也在打粥的队伍里,看到这一幕,主动开口:“刘阿姨,您的胃好了?”

刘阿姨笑着点头:“托小林的福,喝了药汁,按了穴位,现在胃不疼了,还能喝一碗粥呢!”

赵天宇没再多说,却在打粥时多要了一勺山药,转身离开时,还朝林辰这边看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林辰喝着粥,心里满是暖意。他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脾胃弱,以山药白术茯苓补之;食养更宜粥,温和护脾胃;医道不只是药方,更是把‘养’放进日常,让每个人都能在烟火气里找回健康。”

写完,他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带着淡淡的暖意。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照进来,落在粥碗里,闪着细碎的光。林辰突然明白,中医的传承,不只是在医书里,在药材里,更在食堂的粥香里,在刘阿姨的笑容里,在赵天宇慢慢改变的眼神里 —— 这份带着温度的信任,才是医道最珍贵的部分,也是它能一直传承下去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