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89章 中药园疗愈与古方新解

太极医道传承 第89章 中药园疗愈与古方新解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二下午的校园中药园里,阳光把薄荷的清香晒得格外浓郁。石板路两旁种着一排排草药,桑树枝叶垂到肩头,紫苏的紫叶在风里轻轻晃。林辰抱着张教授借的《本草衍义》走进去时,正看见园艺的陈师傅蹲在地上,左手扶着桑树干,右手揉着胳膊肘,眉头皱得紧紧的,修剪枝叶的剪刀还夹在腿间。

“陈师傅,您胳膊不舒服?” 林辰快步走过去,帮着把散落的桑枝捡进竹篮里。陈师傅的右胳膊肘有点肿,袖口卷起来,能看到皮肤发红,还沾着点泥土。

陈师傅慢慢直起身,叹了口气:“这胳膊疼了快一周了,每天浇水、剪枝,总抬着胳膊够高处的枝叶,昨天剪桑枝时,突然疼得举不起来,剪刀差点掉在脚上。贴了两贴膏药,痒得夜里睡不着,只能硬撕下来,现在连拧开水龙头都费劲。”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走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片刚摘的薄荷,正往嘴里塞:“辰儿,张教授说你在这儿!”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里面装着纱布和小瓷碗,“早上你说可能要用到新鲜草药,我特意把工具带来了。” 胖子嚼着薄荷,含糊道:“陈师傅,我刚尝这薄荷,凉丝丝的,治牙疼肯定管用 —— 上次我牙疼,含了片薄荷,没一会儿就不疼了!”

陈师傅被逗笑了,指了指旁边的紫苏:“那是薄荷,你可别把紫苏摘了,紫苏叶子发苦,含着可不好受。” 胖子赶紧吐掉嘴里的薄荷,挠了挠头:“还好没摘错,不然就闹笑话了。”

林辰让陈师傅坐在园里的石凳上,轻轻抬起他的右胳膊。刚抬到与肩齐平,陈师傅就疼得往后缩,按到曲池穴时,他疼得吸了口气:“就是这儿,像有根筋拧在一起,连穿衣袖都得慢慢套,生怕扯着疼。”

他又搭了搭陈师傅的脉搏,脉象弦紧。“陈师傅,您这是胳膊长期劳损,又吹了风,经络堵了,” 林辰收回手,语气稳稳的,“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肘者,筋之节也,久劳则筋凝,风袭则痛加’,您每天抬胳膊剪枝,筋络绷得紧,再被园里的风吹着,自然又酸又痛。咱们用园里的新鲜桑枝和生姜煮水热敷,再按曲池、手三里穴,很快就能缓过来。”

说着,林辰的目光落在旁边的桑树上 —— 粗点的桑枝有拇指粗,叶子翠绿。他刚伸手去折,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画面:孙思邈在终南山的药圃里,手里拿着新鲜桑枝,对弟子说:“新鲜桑枝比晒干的更润,煮水热敷治臂痛最效,要选三年生的枝,太嫩的药效不足,太老的又涩。” 画面里,他还把桑枝折断,看里面的髓心:“你看,髓心越白,药效越好,这样的枝煮水,热气能顺着筋络钻进去。”

“我去摘桑枝!” 胖子自告奋勇,刚要伸手折最粗的那根,林辰赶紧拦住:“选旁边那根三年生的,你看,这枝的髓心白,药效更好。” 胖子凑过去看,摸了摸桑枝的皮:“还真有讲究?我还以为越粗越好呢。”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小瓷碗,又在园角找到了几块生姜 —— 是之前张教授种的,埋在土里,刚挖出来还带着泥。她把生姜拍碎,放进瓷碗里,胖子已经折了三根桑枝,切成小段递过来:“这样够不够?要不要多加点,像煮火锅似的?”

“不用太多,” 苏晓冉笑着拍掉他手上的泥,“三根正好,煮太多味道太浓,敷着刺皮肤。” 她在园里的小水井旁接了水,倒进瓷碗,又找了块石板,用打火机点燃枯枝,把瓷碗架在上面煮。

林辰坐在陈师傅身边,开始按穴位。先按曲池穴,在胳膊肘外侧的凹陷处,用拇指轻轻打圈:“陈师傅,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通臂上的经络,是治痛的关键。”

陈师傅闭着眼 “嗯” 了一声:“酸完真松快,刚才绷得像石头的胳膊肘,好像软了点,不那么僵了。”

“再按手三里穴,” 林辰的手指往下移了两寸,“这穴能疏解胳膊的酸胀,您平时剪完枝,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下次可以试试。”

陈师傅点头:“好,下次我就按按,总比贴膏药强,贴得皮肤都红了。”

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林辰回头,看见张教授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采的菊花。他还没说话,又有个人影跟过来 —— 是赵天宇,穿着白 t 恤,手里拿着本《现代医学导论》,看到林辰时,脚步顿了顿,眼神里带着点复杂。

“张教授。” 林辰站起身,苏晓冉和胖子也跟着打招呼。张教授笑着点头,目光落在陈师傅的胳膊上:“这是治臂痛?用的是园里的桑枝和生姜?”

“是,” 林辰点头,“新鲜桑枝煮水热敷,比晒干的药效更润,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提到过这种用法。”

张教授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蹲下来看瓷碗里的药材:“你选的桑枝是三年生的吧?髓心白,药效足,看来你对‘鲜药’的用法很熟悉。我教过的学生里,大多只知道用干药,很少有人注意到鲜药的妙处。”

赵天宇站在旁边,眉头皱了皱,却没像以前那样反驳。他看着瓷碗里冒泡的桑枝水,又看了看陈师傅放松的表情,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说话。

苏晓冉注意到他的神色,轻轻碰了碰林辰的胳膊,递了个 “你看” 的眼神。林辰没在意,只是专注地盯着瓷碗 —— 水已经煮得发黄,桑枝的清香混着生姜的辛香飘出来,满园子都是。

“温度差不多了。” 苏晓冉把瓷碗端下来,用纱布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给林辰。林辰把纱布轻轻敷在陈师傅的胳膊肘上,陈师傅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热气顺着胳膊往肩膀窜,刚才疼得发麻的地方,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林辰闭上眼睛,默默念起祝由术的咒语:“筋络通,风寒散,肘部舒,抬臂安。” 念到第三遍时,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悄悄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纱布,融进陈师傅的胳膊肘。

陈师傅突然 “呀” 了一声,试着抬了抬胳膊:“不疼了!能举起来了!” 他慢慢把胳膊举过头顶,又轻轻转了转,脸上露出惊喜:“真的不疼了!刚才还像绑了根绳子似的,现在灵活多了,连剪枝的动作都能做了!”

他拿起旁边的剪刀,模拟剪桑枝的动作,笑着说:“这下能好好打理这些草药了,谢谢你们啊,比医院开的药膏管用多了。”

张教授站在旁边,看着林辰的眼神多了几分深意。他伸手拿起一根桑枝,对林辰说:“鲜药的用法,在古医书里记载不多,你能把它用得这么准,很难得。下周你有空,来我办公室,我给你看本《千金方》的手抄本,里面有几页专门讲鲜药治劳损的方子,或许你会有兴趣。”

林辰心里一喜:“谢谢张教授,我一定去。”

这时赵天宇突然开口,声音有点闷:“陈师傅,您这胳膊疼,要是去医院,可能会做核磁共振,看看有没有肌腱损伤,中医…… 真的能确定不是器质性问题?”

林辰看了他一眼,语气很平和:“陈师傅的脉象弦紧,是筋络瘀阻的典型症状,没有出现‘脉涩’,说明没有器质性损伤。如果真有肌腱问题,按曲池穴时会有刺痛,而不是酸胀。当然,要是疼得久了,去医院做检查更放心,中医和西医并不冲突,能一起帮人解决病痛才好。”

赵天宇没反驳,只是捏了捏手里的书,转身往园外走:“我还有实验报告要写,先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苏晓冉小声对林辰说:“他好像没以前那么排斥中医了。”

林辰笑了笑:“只要能帮到别人,他认不认可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知道中医有用。”

陈师傅把剩下的桑枝和生姜装起来,非要塞给林辰:“这些你拿着,下次要是有人胳膊疼,还能用上。你们帮我治好了胳膊,我也没什么能谢的,这些草药你们别嫌弃。”

林辰推辞不过,只能收下。离开中药园时,陈师傅还在后面喊:“下次来园里,我给你们摘新鲜的薄荷泡水喝!”

路上,胖子晃着手里的薄荷枝:“陈师傅的薄荷肯定比食堂的好喝!辰儿,下次咱们还来中药园吧,这里的草药真管用,比药店买的新鲜多了。”

苏晓冉拍了拍他的脑袋:“你是想来看草药,还是想偷摘薄荷糖吃?刚才要不是陈师傅提醒,你都要摘紫苏了。”

胖子挠了挠头,嘿嘿笑了:“都想,都想。”

林辰抱着桑枝,手里还攥着那本《本草衍义》,心里满是踏实。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融融的,风里带着草药的清香。他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贴着胸口,还是熟悉的暖意 —— 这份传承,不仅让他学会了治病,更让他明白,医道不分高低,只要抱着真心,就能帮到更多人。

回到宿舍,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根小小的桑枝,旁边写着:“肘凝痛,以鲜桑姜舒之;传医道,以实证解之。” 写完,他把张教授借的《本草衍义》放在枕头边,心里满是期待 —— 下周去看《千金方》手抄本时,说不定能学到更多鲜药的用法,也能离这份传承的秘密更近一步。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书页上,温柔又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