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77章 李阿姨的颈僵痛与葛桂水的舒

太极医道传承 第77章 李阿姨的颈僵痛与葛桂水的舒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二午后的图书馆,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书架间投下长长的光斑。林辰抱着刚整理好的中医古籍往阅览区走,远远就看见李阿姨趴在书桌前,右手握着红笔悬在作业本上方,左手却一直揉着后颈,笔 “啪嗒” 一声掉在纸上,洇出一小团红印。

“李阿姨,您颈椎又疼了?” 林辰快步走过去,捡起笔递还给她,帆布包里装着苏晓冉提前泡软的葛根和桂枝,还有胖子早上塞给他的陈皮糖 —— 说是 “治头晕的,阿姨要是晕了能含一颗”。

李阿姨接过笔,揉着后颈叹气:“这脖子僵了快两周,低头批作业半小时就晕得慌,眼前总冒金星。昨天给学生讲题,刚低头指黑板,就疼得猛一抬头,差点把粉笔甩出去。贴了膏药也不管用,反而闷得后颈起疹子,只能硬扛着 —— 这批不完的作业,总不能扔着不管。”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走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袋蜜饯山楂:“辰儿,我们找你半天!”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里面的葛根透着浅黄,切得厚薄均匀,桂枝是嫩枝,还带着点绿意,“葛根是药店挑的粉葛根,煮水不涩,桂枝晒得干,正好治颈椎疼。” 胖子把山楂递过去:“李阿姨,这山楂不酸,您含着能开胃,批作业累了也能提提神。”

李阿姨接过山楂,捏了一颗放进嘴里,眉眼软了点:“谢谢你们啊。本来想这周去医院做牵引,可图书馆没人替班,学生们还等着查资料,只能先拖着。上次听王师傅说,你们帮他治好了手腕,我就盼着你们来 —— 这脖子疼得我连觉都睡不好,侧躺压着疼,平躺又僵得慌。”

林辰让李阿姨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慢慢转过身。她的后颈有点发红,按到风池穴时,李阿姨疼得往回缩:“就是这儿,像有根筋拧着,连转头看书架都得整个身子一起转,胳膊还总发麻,握笔都没力气。”

林辰指尖搭在李阿姨的手腕上,脉搏细而紧,像绷着的弦。“阿姨,您这是长期低头批作业,颈椎经络堵了,又受了风,” 他收回手,语气稳当,“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颈者,头之枢也,久屈则络凝,凝则痛而晕’,您每天低头批作业、写教案,颈椎总弯着,气血走不动,再吹了图书馆的穿堂风,自然又僵又疼。用葛根通颈络、桂枝温经络,煮水热敷,再按风池、大椎穴,很快就能缓过来。”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书斋里,对面坐着个伏案抄书的书生,书生揉着后颈说 “抄了三天书,脖子僵得抬不起来,还总头晕”。孙思邈从药篓里取出葛根,指尖捏着药材:“这葛根能把颈椎里的瘀滞通开,桂枝能暖透经络,煮水敷完,记得每刻钟抬头看看天,别总低着头。” 画面里,他还帮书生揉着后颈,声音温和:“记住‘每屈颈一刻,当伸颈数回’,别让颈椎总闷在一个姿势里。”

李阿姨听得连连点头,指了指桌上的作业本:“这话太对了!我批作业时一坐就是两小时,连口水都忘了喝,现在才知道把颈椎熬坏了 —— 之前总觉得‘忍忍就过去’,哪知道越忍越重。”

“阿姨,咱们去茶水间煮水吧,”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纱布包好的葛根和桂枝,葛根带着淡淡的豆香,桂枝透着辛甜,“葛根要煮二十分钟,桂枝煮十五分钟就行,煮太久味道太冲,敷着刺皮肤。”

茶水间的电煮锅擦得锃亮,旁边还放着学生们忘拿的保温杯。胖子自告奋勇去煮水:“我来我来!上次帮王师傅煮桑芎水没糊,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他把葛根和桂枝放进锅里,加了三碗温水,刚想把火调到最大,就被苏晓冉按住手:“别开大火!你忘了上次煮艾姜水,火太急把葛根煮成了泥,还说‘这是浓缩版,药效更足’?”

胖子吐了吐舌头,赶紧把火调小:“那不是想快点嘛,这次肯定慢火煮,保证煮出清亮的药汁!”

林辰站在李阿姨身后,开始按穴位。先按风池穴,在后颈两侧凹陷处,拇指贴着皮肤轻轻打圈:“阿姨,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通颈椎的经络,是治僵痛的关键。”

李阿姨闭着眼 “嗯” 了一声,眉头慢慢舒展:“酸完真松快,刚才僵得像块石头的后颈,好像软了点 —— 之前总觉得脖子里塞了团硬棉花,现在棉花好像被揉开了。”

“再按大椎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后颈最突出的骨头处,轻轻按压,“这穴能疏解颈椎的酸胀,您平时批作业累了,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还能防头晕。”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突然掏出手机翻出照片:“上次你帮张奶奶按穴位,背孙思邈的‘颈络歌’,被我拍下来发朋友圈,有个老中医还评论说‘这小伙子辨证准,手法也对’,你还记得不?”

林辰的耳朵一下子红了,手顿了顿,嘴硬道:“那是治病的章法 —— 姑娘莫急,按完这穴,阿姨的脖子就更利索了。”

“哟,‘林老夫子’又害羞了!” 苏晓冉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李阿姨也跟着笑,手里的山楂核都差点掉在地上,“这小伙子心细,比医院的大夫还耐心,我上次去看医生,三句话就把我打发了。”

电煮锅里的水慢慢冒起小泡,葛根的豆香混着桂枝的辛甜飘出来,飘得满茶水间都是,连路过接水的学生都忍不住问:“阿姨,这煮的什么呀?闻着真舒服。”

胖子掀开锅盖闻了闻,一脸得意:“这次没糊!药汁清亮亮的,比上次的‘葛根泥’强多了!”

苏晓冉走过去,手背贴了贴锅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布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棉布,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到林辰手里 —— 棉布上还绣着朵小兰花,是苏晓冉妈妈缝的,“这布软,敷着不磨皮肤。”

林辰把棉布轻轻敷在李阿姨的后颈上,李阿姨舒服地叹了口气,肩膀都放松了:“暖乎乎的,热气顺着后颈往肩膀窜,刚才麻得发木的胳膊,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 好久没这么舒服过了,头也不晕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该用祝由术辅助。他闭上眼睛,默默念起老医书里的咒语:“颈络通,气血行,头晕止,肩背舒。”

念到第三遍时,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悄悄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棉布,融进李阿姨的后颈。李阿姨突然 “呀” 了一声,慢慢抬起头:“不僵了!能抬头看天花板了!”

她试着慢慢转头,左右转了转,又抬手摸了摸后颈,脸上露出惊喜:“真不疼了!刚才转头像转生锈的轴,现在灵活多了,胳膊也不麻了,能握稳笔了!”

李阿姨拿起红笔,在作业本上轻轻划了道勾,笔锋顺畅,一点不卡顿:“这下能好好批作业了,谢谢你们啊,比医院的牵引还管用 —— 我上次做牵引,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苏晓冉把剩下的葛根和桂枝装在小布袋里,递到李阿姨手里:“阿姨,这是剩下的药材,您每天煮水敷一次,敷五天,颈椎就不会再僵了。煮的时候记得用小火,别煮糊了。”

林辰也补充道:“孙思邈还说‘颈忌久屈,需常伸之’,您批作业时,每半小时就抬头看看窗外的树,转转眼珠,也可以在脖子上搭条薄围巾,别让穿堂风吹着。”

李阿姨接过布袋,小心地放进帆布包,又从抽屉里拿出本泛黄的线装书 —— 封面上写着 “中医养生小录”,纸页都有点发脆:“这是我年轻时收集的养生方子,里面有治颈椎的小按摩法,送给你们,说不定能用得上。”

三人推辞不过,只能收下。离开图书馆时,李阿姨还站在门口喊:“下次想看什么书,提前跟我说,我给你们留着,省得跑空!”

路上,胖子翻着那本线装书,手指划过泛黄的纸页:“这书真有意思,还有画的按摩图!辰儿,下次咱们帮谁啊?我听食堂打饭的刘叔说,他总觉得胳膊抬不起来,端菜盘都费劲。”

林辰掏出笔记本,笔尖顿了顿,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刘叔:肩痛,需秦艽、桑枝。” 写完,他抬头笑道:“下次咱们提前把药材切好,用纱布包成小份,别像上次煮药,胖子差点把葛根煮成泥。”

苏晓冉拍了拍他的笔记本,笑得眉眼弯弯:“这次可别再‘隔空翻笔记’了,上次你对着空气‘翻书’,我朋友圈还有人问‘医科大学是不是藏着位老中医转世’,我都没法解释 —— 人家还以为你真会‘隔空识字’呢!”

林辰的耳朵更红了,把笔记本往怀里拢了拢,脚步却轻快起来。午后的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风里还带着图书馆的墨香。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贴着胸口,还带着淡淡的暖意,像揣了颗小太阳 —— 这份从雷雨夜得来的传承,从来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能带着真心,给每个需要的人送去温暖的光。

回到宿舍,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段小小的葛根藤,藤上还画了片叶子,旁边写着:“颈僵痛,以葛桂舒之;传医道,以细心护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