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246章 手套唠心 玉汤疏郁

太极医道传承 第246章 手套唠心 玉汤疏郁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全国医学大赛 “病例实操” 的赛场气氛绷得像浸了水的棉线,扯得人心里发紧,连天花板上的射灯都透着焦灼的光 —— 前七位选手全折在了这个病例上,败得明明白白:第一个刚吐出 “抗抑郁治疗” 五个字,患者李姐就低下头,指甲狠狠抠着诊椅扶手的木纹,指腹都泛了白,从头到尾没再抬过一次眼;第二个捧着西药副作用清单,刚念到 “头晕乏力”,李姐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要不是助理拦着,差点直接冲出诊室;第三个想做心理疏导,刚说 “你可以试着放松”,就被李姐冷冷顶回 “我放松不了”,场面僵得能拧出水。

评委席上的张主任急得直搓手,指尖都搓得发红,侧身跟身旁的李教授低声嘀咕:“这患者油盐不进,心门跟焊了钢筋似的,又抵触西药又不配合疏导,前七个有博士有主任,全栽了,再没人能拿下,这轮实操怕是要留遗憾,甚至影响大赛的评分公正性!” 李教授没说话,眉头拧成了深深的川字,目光落在诊室门上,手里的钢笔在评分表上悬了半天,终究没落下一个字。

林辰推开诊室门时,先瞥见两团粉嘟嘟的小东西,像两只蜷着的小粉兔。进门一看,患者李姐坐在诊椅上,后背挺得笔直,像块紧绷的木板,手里死死攥着双织到一半的宝宝小手套 —— 粉色毛线软乎乎的,是那种婴儿专用的精梳棉,一只手套织成了歪歪扭扭的 “爪子”,拇指歪到了侧面,另一只只织了半截手指,线头还乱蓬蓬地挂着,她正用牙齿用力咬着线头,腮帮子微微鼓起,眼神雾蒙蒙的,像蒙了层薄霜,连睫毛上都沾着点细碎的潮气。

见他进来,李姐猛地松口,线头弹了一下脸颊,她却像没察觉似的,飞快把手套往口袋里塞,动作又急又慌,口袋太小,手套露了半截在外,她还在使劲往里按,声音带着浓浓的抵触和疲惫:“我不看病不吃药,之前医生开的药,吃了头重脚轻,连织针都拿不稳,拆了织、织了拆,这手套织了八天还没成型,宝宝的小脸都被自己抓出红印了,我连这点事都做不好,你们别来添乱了。”

林辰没掏病历本,也没提 “抑郁”“治疗” 这些让她抵触的词,反而放缓脚步,走到诊椅旁,笑着指了指她露在外面的半截手套:“这小手套也太可爱了吧?粉嫩嫩的,是给刚满月的宝宝织的?我上次给小外甥织手套,本来想织分指的,结果把五个指头织成了一团,指缝都没分开,戴在他手上活像个圆滚滚的小爪子,他还挺喜欢,攥着我的手指不肯放,我姐笑了我一礼拜,说‘你这哪是给宝宝织的,分明是给小猫咪织的爪子套’—— 你这手套虽说歪了点,至少分了指,比我织的强多了。”

李姐的肩膀轻轻抖了一下,紧绷的后背肉眼可见地松了条缝,她慢慢把手套从口袋里掏出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歪掉的拇指部分,声音细得像发丝,还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委屈:“嗯,宝宝刚满五十天,皮肤嫩得很,总无意识地抓自己的脸,眼角都抓红了,我想给她织副软点的手套防抓脸,结果总织错针,要么漏了小指,要么线拉太紧,戴在宝宝手上勒得小手发红,我婆婆看见了就说‘连副手套都织不好,还能照顾好宝宝?’,夜里我就抱着这手套坐在宝宝床边,盯着她的小脸蛋到天亮,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连给宝宝织副手套、护好她的小脸都做不到。”

“织错针才是新手妈妈的‘标配技能’啊!” 林辰拉了把小凳子坐在她旁边,距离不远不近,既不显得刻意,又能让她感受到诚意,语气熟稔得像唠街坊邻居的家常,“我姐刚生完小外甥那阵,给宝宝织袜子,把袜口织成了松紧带,勒得宝宝脚踝都有红印,我妈心疼得直念叨,结果我姐越急越错,后来干脆哭了,说自己是‘没用的妈妈’。其实哪能怪咱们?新手妈妈哪有不手忙脚乱的,就跟打仗似的,既要顾着喂奶换尿布,又想给宝宝做点手工,出错太正常了。”

他顿了顿,指了指手套的松紧处:“你看,你选的毛线多软乎,摸着跟云朵似的,宝宝戴了肯定舒服,就是线稍微紧了点,下次织的时候,针脚放稀点,织得‘松垮垮’的,像棉花团裹着手似的,宝宝活动起来方便,也不会勒手。你这歪手套其实挺有特色的,宝宝戴着说不定还挺喜欢,我小外甥就偏爱我织的‘爪子套’,睡觉都攥着不放。”

这话像一缕暖阳,顺着门缝钻进来,化开了点李姐心里的冰,她的嘴角轻轻动了动,眼里的雾淡了些,抬头看了林辰一眼,又飞快低下头,声音比刚才大了点:“真的?你姐也不怪你织得丑?我老公昨天看见这手套,拿起来笑了半天,说‘手笨就别瞎折腾,直接去买一副得了’,我当时就觉得,自己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当什么妈,连买副手套的钱都省不下,给宝宝添麻烦。”

“谁产后不是手忙脚乱跟打仗似的?” 林辰说着,目光落在她紧绷的手腕上,轻轻抬了抬下巴,“不介意我帮你揉揉手腕吧?你攥手套攥得太紧,指关节都发白了,肯定酸得慌。我太爷爷以前是老中医,专门给产后妈妈疏郁,从不用药,就揉这个太冲穴,边揉边陪人唠嗑,说‘气顺了,血脉通了,织针都能走得顺’—— 你别紧张,力道轻得很,就像挠痒痒,试试?”

李姐犹豫了一下,迟疑地抬起手腕,手腕纤细,皮肤因为长期熬夜显得有些苍白,血管隐隐可见。林辰的指尖像柳絮拂肤般轻轻落在她的太冲穴上,力道轻柔得几乎感觉不到,只带着一丝温热的触感:“就是这里,太冲穴是疏肝理气的,产后妈妈容易肝气郁结,揉一揉能顺顺气,你跟着我深呼吸,吸气数三秒,呼气数五秒。”

李姐跟着他的节奏呼吸,起初还绷着肩,随着林辰指尖的轻揉,肩膀慢慢垮了下来,眉头也舒展了些。林辰边揉边接着唠:“你婆婆除了说手套,还总挑别的理不?我小外甥奶奶总怕宝宝饿,明明刚喂完奶,宝宝都打饱嗝了,还非要塞奶瓶,说‘多吃点长得快’,结果宝宝吐奶吐了一身,我姐跟她争,她就梗着脖子说‘我带大四个娃,还能错?’,气得我姐躲在阳台偷偷抹眼泪,跟我说‘感觉自己像个外人,连怎么喂宝宝都做不了主’。”

这话像捅开了李姐的话匣子,憋了许久的委屈一下子涌了出来,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砸在手套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再也忍不住,带着哭腔倾诉:“可不是嘛!她总说我‘抱宝宝姿势不对,会累着宝宝’‘喂奶时间太短,宝宝没吃饱’,连我给宝宝换纸尿裤都要说‘换得太慢,宝宝会着凉’,一点小事都要管。上次宝宝有点轻微鼻塞,她非说是我晚上没盖好被子,当着亲戚的面说我‘不会当妈’,我老公也总帮着她,说‘妈是为了宝宝好,你多听听’,我就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在这个家连个说话的伴都没有,心里的委屈没处说,越憋越难受,晚上根本睡不着,闭眼就是别人说我的话。”

林辰的指尖跟着调整力道,节奏放缓,像安抚受惊的小兔子,时不时用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腕,传递着暖意:“我懂这种感觉,明明拼尽全力想做好妈妈,却总被人挑三拣四,连一点肯定都得不到,心里能不委屈吗?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知道给宝宝选软乎的毛线织手套,怕她抓脸,夜里守着她睡觉,这些都是真心对宝宝好,只是没人看见你的付出而已。”

他没打断她的倾诉,任由她把心里的委屈一股脑倒出来,偶尔点头回应,或者说一句 “你说得对”“换谁都会难受”。不过十分钟光景,李姐的哭声渐渐小了,攥着手套的手慢慢松开了,手指不再紧绷,眼泪也慢慢停了,她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了擦脸,眼睛虽还红着,却亮了不少,透着点释然:“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就是控制不住瞎琢磨,觉得自己特别失败,连宝宝都照顾不好,还让家人失望。”

林辰这才从随身的保温壶里掏出个白瓷碗,碗沿印着淡淡的梅花纹,看着就透着暖意,碗里是温润的玉竹百合甜汤 —— 玉竹炖得软糯透亮,像凝脂似的,百合瓣泛着莹润的米白,两颗红枣卧在碗底,果肉饱满,甜香混着玉竹的清香,袅袅飘了出来,在诊室里弥漫开来。

“我没带药,就带了点按老方子煮的甜汤 —— 孙思邈《千金翼方》里的产后安神方,专门调理产后情绪不畅、失眠的。” 林辰把碗递过去,指尖托着碗底,避免烫到她,“说穿了就是玉竹加百合,再放两颗红枣提甜,玉竹是滋阴润燥的,百合能安神,都是家常食材,跟你妈给你煮的月子甜汤差不多,入口清甜,一点不腻,还不影响喂奶。”

热气裹着清香扑在李姐鼻尖,她吸了吸鼻子,犹豫着抿了一口,甜汤的温润瞬间在口腔里蔓延开来,不似冰糖那般齁甜,是玉竹和红枣的自然甜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暖烘烘的,一直暖到心口。她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像被点亮的星星,又喝了一大口,声音带着点惊喜:“哎?真好吃!糯糯的,还带着点自然的清甜,比我之前喝的药强一百倍 —— 这汤喝了真的能喂奶?我之前吃的药,医生说喂奶得暂停,我舍不得让宝宝喝奶粉。”

“放心喝,都是经过老祖宗验证的食材,安全得很。” 林辰笑着解释,“回去自己煮也简单:玉竹干泡十五分钟,泡到变软发透就行,选那种颜色微黄、质地柔韧的,别选发黑的;百合用干百合就行,泡五分钟洗去杂质,跟三颗百合、两颗红枣一起下锅,加两碗清水,煮二十五分钟,最后加一勺冰糖调味,别煮太稠,不然宝宝闻到香味,说不定要跟你抢着喝 —— 我上次煮多了,小外甥看见我喝,伸着小手要,抱着碗舔得满脸都是甜汤,活像只小馋猫,嘴角、下巴全是黏糊糊的,逗得我们全家都笑了。”

他还补了段自己的糗事,语气带着点自嘲:“我第一次煮这汤,没经验,把玉竹放多了,煮出来黏糊糊的像浆糊,还带着点苦涩味,我妈尝了一口就吐出来了,笑我说‘你这哪是煮甜汤,分明是熬胶水’,后来才知道,玉竹放一小把就够了,大概十来克,跟红枣百合的比例要配好。”

李姐被逗得 “噗嗤” 笑出了声,是那种带着泪的笑,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珠,却笑得灿烂,像被霜打蔫的花终于晒到了太阳,鲜活了起来:“我煮东西也总出错,上次给宝宝煮南瓜泥,想让宝宝补点维生素,结果火开太大,煮糊了锅底,南瓜泥带着股焦味,我老公尝了一口,皱着眉说‘你这是煮的炭灰吧’,笑了我好几天,说我是‘厨房杀手’,连辅食都煮不好。”

诊室的玻璃窗没关严,这清脆的笑声飘到评委席时,李教授猛地一拍桌子,力道之大,吓得旁边的钢笔都跳了起来,他跟张主任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叹,低声说:“这小子有一套!不用药不说道理,就唠家常揉穴位,居然真的打开了患者的心结,这才是情志病的治疗关键啊!” 张主任连连点头,在评分表上飞快地写着,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透着兴奋。

台下刚才还紧绷的观众,也跟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里带着释然和赞许,有人忍不住高声喊:“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懂病更懂人!” 还有人小声议论:“之前那些选手光讲理论,哪懂患者的委屈,林医生这才是对症下药!”

等林辰走出诊室,助理举着评分表一路小跑过来,脸上满是激动,声音都带着抑制不住的颤音:“林医生!情绪量表从 9 分降到 1 分!这是目前实操环节的最低分!李姐主动问了甜汤的详细煮法,还说今晚就按你说的试试,甚至跟我们要了你的联系方式,说后续有问题想请教 —— 这分数再创实操环节新高,直接把和第二名的优势拉满,冠军稳了!”

林辰摸了摸兜里奶奶写的小纸条 —— 上面用娟秀的字迹记着 “产后妈妈要听她唠、陪她笑、暖她心,药治身,情治心”,忽然想起赛前奶奶说过的话:“治病就像织手套,针脚要软,心思要暖,不能光想着织得好看,得想着戴的人舒不舒服,再歪的针脚,慢慢调整也能织出好看又好戴的样子;对待患者也一样,不能光想着治病,得想着她心里的委屈,解开了心结,病自然就好了。”

后来李姐的随访记录里写得清清楚楚:当晚按林辰教的方法煮了玉竹百合甜汤,喝了小半碗,居然踏踏实实睡了八个小时,是产后睡得最香、最沉的一次,没有做梦,也没有半夜惊醒;三天后复查,情绪量表降到 0 分,脸上有了笑容,还跟医生分享了宝宝的趣事;一个月后,林辰收到了一个包裹 —— 里面是一双织得整整齐齐的宝宝小手套,粉色的手套上绣着小小的太阳图案,针脚细密均匀,一看就是用心织的,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李姐抱着宝宝,宝宝戴着那双手套,小手胖乎乎的,正对着镜头咧着嘴笑,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李姐的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眼里的雾早就散了,亮得像星星。

附言写着:“林医生,谢谢你的‘暖心汤’和耐心倾听,现在我能笑着给宝宝织手套了,也能安心照顾宝宝了。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是你让我知道,我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双手套是我特意给你小外甥织的,希望他能喜欢,也祝你比赛顺利,成为一名懂患者的好医生!”

评委点评时,李教授特意举了这个案例,语气满是赞许和肯定,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赛场:“祝由术不是玄乎的法术,而是‘共情式的倾听’和‘真诚的陪伴’;古方也不是束之高阁的老古董,而是‘融入生活的温润’和‘贴合人心的关怀’。林辰选手没有把‘产后抑郁’当成冰冷的病症,没有硬灌理论、强推药物,而是看作‘需要被理解、被肯定的妈妈心’,用一双宝宝手套打开话匣子,用一次耐心倾听解开郁结,用一碗家常甜汤安抚身心 —— 这才是医学的真谛,也是他能脱颖而出的关键。医学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温暖人心,林辰选手做到了!”

林辰站在台下,看着照片里母女俩灿烂的笑容,忽然觉得,竞赛的奖杯再耀眼,也不如这张照片里的暖意动人,不如那句 “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让人欣慰 —— 毕竟,医道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治愈病症本身,而是治愈人心,是让每个妈妈都能卸下重担,笑着拥抱自己的宝宝,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底气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