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66章 远山义诊路 初遇老村长

太极医道传承 第166章 远山义诊路 初遇老村长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清晨的南华市第一医院中医科,阳光刚爬上窗台,就把药柜上的甘草、陈皮照得泛着暖光。林辰刚把老糖画匠周师傅的康复记录归档,诊室门就被轻轻推开。

进来的是周师傅的女儿周晓,手里捧着个玻璃罐,罐里装着支琥珀色的糖画 —— 是周师傅刚能下床时,特意为林辰浇的 “神医孙思邈”。

“林医生,我爸让我把这个送来。” 周晓把玻璃罐放在桌上,语气里满是感激,“他说您不仅救了他,还让他想起手艺人该有的样子。对了,前几天我去乡下采买冰糖,听山里人说有个贫困村缺医生,好多人关节疼得走不了路,您要是有空……”

周晓的话还没说完,张教授就从外面走进来。他手里拿着份泛黄的文件,是市卫健委发的偏远地区义诊通知。

“正好,卫健委让咱们科派两人去南华周边的青山村义诊。” 张教授把文件递给林辰,“听说那村子在大山里,医疗条件差,村民多有大骨节病,你跟刚调来的苏晓冉医生一起去。”

林辰接过文件,指尖触到纸上 “青山村” 三个字,突然想起周晓说的话。他抬头看向张教授,点头应下:“好,我们尽快出发。”

两天后,林辰和苏晓冉背着装满药品、针灸针和简易诊疗工具的背包,坐了三个小时大巴,又沿着山路走了两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青山村的影子。

村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个穿蓝色中山装的老人。他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手里握着根磨得发亮的木拐杖,看到林辰两人,赶紧快步迎上来。

“是南华来的医生吧?我是村里的村长,姓赵。” 老人的声音洪亮,伸手接过林辰肩上的背包,“盼了半个月,可把你们盼来了。快跟我来,村里的神农庙收拾出来了,能当临时诊室。”

林辰跟着赵村长往村里走,脚下的路是泥土混着碎石铺的,走起来有些硌脚。路两旁的房子多是土坯墙,屋顶盖着茅草,偶尔能看到几个孩子趴在门口,好奇地盯着他们。

“村里条件差,委屈你们了。” 赵村长边走边说,语气里带着歉意,“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山里潮气重,加上常年吃不上新鲜菜,好多人都得了关节病,疼起来连炕都下不了。”

说话间,几人走到了村子中央的神农庙。庙不大,红漆木门有些斑驳,门楣上挂着块木牌,上面刻着 “神农庙” 三个大字,字的边缘已经有些模糊。

赵村长推开庙门,里面收拾得很干净。靠墙摆着两张旧木桌,是村民们凑出来的,桌上铺着干净的白布,墙角堆着几捆晒干的草药 —— 是村里老人上山采的。

“这庙有几十年了,以前村民们不舒服,就来这儿拜一拜,抓点草药熬着喝。” 赵村长指着墙角的草药,叹了口气,“可这草药治不了根,好多人关节肿得像馒头,还是得靠你们这些正规医生。”

林辰放下背包,从里面拿出血压计、听诊器和记录册,对赵村长说:“赵村长,麻烦您帮我们喊一下村里有关节病的村民,我们先给大家做个体检,了解下情况。”

赵村长赶紧应下,转身往庙外走,边走边喊:“有关节病的乡亲们,南华来的医生到了,都去神农庙做检查喽!”

没一会儿,庙门口就聚了不少村民。他们大多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有的拄着拐杖,有的被家人搀扶着,脸上带着期待又有些不安的神情。

林辰和苏晓冉分工合作,一个测血压、问诊,一个记录、做简单的体格检查。赵村长则在一旁帮忙维持秩序,时不时给村民们解释:“医生问啥你们就说啥,别瞒着,这样才能治好病。”

轮到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奶奶时,林辰让她坐在木凳上,轻轻抬起她的左腿。老奶奶的膝关节肿得厉害,皮肤颜色有些发青,轻轻一碰,老奶奶就疼得皱起眉头。

“疼了多少年了?” 林辰轻声问。

“得有十年了。” 老奶奶的声音有些颤抖,“刚开始只是阴雨天疼,后来越来越重,现在连走路都费劲。去镇上看过一次,医生说要吃药,可药太贵,就没再去。”

林辰又检查了几位村民,发现情况大多相似:膝关节或手指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严重的甚至出现了肌肉萎缩。

等村民们都检查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赵村长煮了红薯粥,还炒了盘土豆丝,招待林辰和苏晓冉。

吃饭时,林辰把检查结果整理好,对赵村长说:“赵村长,村里的大骨节病主要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关节受潮受凉导致的。我们带来的药能缓解疼痛,但要想长期改善,得有个低成本的治疗方案。”

赵村长赶紧放下筷子,看着林辰:“林医生,您说,只要能治好乡亲们的病,让我们做啥都行。”

“首先,得改善饮食。” 林辰说,“村里可以组织大家种点蔬菜,补充维生素;另外,我教大家做关节热敷的方子,用生姜、艾叶煮水,趁热敷在关节上,能驱寒止痛,这些材料山里都能采到,不用花钱。”

“其次,我会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关节锻炼动作,每天坚持做,能防止关节变形加重。” 苏晓冉补充道,“另外,我们会留下一些常用药,您帮忙分发给病情严重的村民,定期给他们复查。”

赵村长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把林辰和苏晓冉说的话记下来。

“太好了!这些法子都不用花啥钱,村民们肯定愿意学。” 赵村长激动地说,“明天我就组织村民们来学热敷方子和锻炼动作,再发动大家种蔬菜。有你们在,乡亲们的病有救了!”

晚上,林辰和苏晓冉住在神农庙旁边的小屋里。屋里只有一张旧木床和一张桌子,赵村长特意给他们加了床厚被子。

躺在床上,林辰想起白天村民们期待的眼神,又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还带着点温意。他想起张教授说的 “医者仁心”,突然觉得,这次义诊不仅是给村民们治病,更是对自己的一次修行。

第二天一早,赵村长就把村民们召集到神农庙前的空地上。林辰和苏晓冉先教大家做热敷:把生姜切片、艾叶捆成束,放进锅里煮水,等水开后,用纱布蘸着热水,敷在疼痛的关节上,每次敷十五分钟。

村民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还拿出本子记下来。一位大妈边学边说:“这法子真好,家里就有生姜,艾叶山上到处都是,以后天天都能敷。”

教完热敷,苏晓冉又教大家做关节锻炼动作:手指伸展、膝关节屈伸、踝关节旋转,每个动作都教得很仔细,还一个个纠正村民们的姿势。

赵村长也跟着学,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学得很认真。他说:“我也有关节炎,正好跟着一起练,等学会了,再教那些没来的村民。”

忙到中午,林辰和苏晓冉又给几位病情严重的村民做了针灸。针扎下去后,村民们都说 “不那么疼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赵村长带着林辰和苏晓冉去山上看村民们种蔬菜的地方。山上有块平地,阳光充足,村民们已经开始翻地了。

“以前大家只种玉米、红薯,很少种蔬菜。” 赵村长指着平地说,“听你说蔬菜能补营养,大家都愿意种,以后就能经常吃新鲜菜了。”

林辰看着忙碌的村民们,又看了看远处的青山,心里突然觉得很踏实。他知道,这次义诊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但只要有赵村长和村民们的配合,一定能让青山村的医疗条件慢慢好起来。

傍晚,林辰和苏晓冉准备回南华,村民们都来送他们。赵村长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村民们凑的鸡蛋和晒干的草药,硬塞到林辰手里。

“林医生、苏医生,谢谢你们。” 赵村长的眼睛有些红,“等你们下次来,蔬菜就种好了,到时候请你们吃新鲜菜。”

林辰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他对赵村长说:“我们下个月还会来,到时候给大家复查,再教大家新的保健方法。您多费心,有啥情况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还在挥手。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村,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明白,医者的价值不仅在于治好多少病,更在于给患者带去希望,用温暖的手,点亮他们生活里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