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63章 老面塑匠沉眠惑与面香醒塑魂

太极医道传承 第163章 老面塑匠沉眠惑与面香醒塑魂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清晨的南华市第一医院中医科,药柜里的当归、党参还裹着晒干后的甘醇香气,林辰刚把老云锦织匠苏师傅的复诊记录用靛蓝染布包好归档,走廊里就传来一阵带着麦香的急促脚步声。抬头时,护士小吴抱着个裹着彩面团的病历本跑进来,那面团是刚揉好的,粉的像桃花、绿的像春柳,麦香混着淡淡的桂花香,在诊室里轻轻散开。

“林医生!张教授!又来一位手艺人患者!” 小吴的声音里裹着急切的期待,额角还沾着点细汗,“家属说是苏织匠特意推荐来的,说您能‘把沉眠的匠魂给喊回来’—— 患者是做面塑的老匠人,昏迷三个月了,西医试过高压氧、促醒针,都没见好转,家属抱着最后希望找来的。”

张教授放下手里的《千金方》,指尖在 “开窍醒神” 的朱批旁轻轻顿了顿,起身时顺手拎起装着古籍的帆布包,包角还垂着根上次从老漆匠那讨来的漆绳:“走,去看看。老面塑匠一辈子跟面团打交道,手指关节反复用力捏塑,肩颈也总低头盯着面胚,多半有劳损底子,得结合他的手艺特点判断。”

林辰跟着起身,脑海里突然想起苏师傅出院时说的话:“面塑李师傅的手比我织锦还巧,捏个寿星的胡须,细得能吹起来,就是太费劲儿,您要是遇着他的事,多想想他手里的面团。” 心里竟生出几分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匠人的惦念 —— 不知道他沉眠的梦里,是否还握着没捏完的面塑。

神经内科病房里,阳光透过玻璃窗,轻轻落在病床边的旧木盘上。那木盘是李师傅用了三十年的老物件,盘沿磨得发亮,里面摆着几团揉得光滑的彩面:红的像上好的朱砂,捏着能感觉到细腻的颗粒感;黄的像陈年蜜蜡,透着温润的光;还有团半成型的 “寿星” 面塑,寿星的额头刚捏出饱满的弧度,胡须只拉出几缕细如发丝的面丝,旁边躺着支磨得圆润的竹制塑形刀,刀身上还沾着点没清理的白色面屑,一看就是常握在手里的样子。

病床上躺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上插着鼻饲管,右手还保持着半握的姿势,像还攥着团温热的面团。他的指关节处有层厚而韧的老茧,是常年揉捏面团磨出来的,掌心凑近时,还能闻到淡淡的麦香,那是几十年面塑生涯留在身上的印记。

“这是我爷爷李守业,做了四十五年面塑了。” 床边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慢慢站起来,眼睛红得像浸了水的樱桃,她是李师傅的孙女李小丫,手里捧着个雕花木盒,盒盖没盖严,能看见里面整齐码着的塑形工具,“三个月前爷爷在庙会摆摊捏‘十二生肖’,刚捏好小老鼠,起身去拿红面团时,脚滑摔在青石板台阶上,后脑勺撞在旁边的石墩子上 —— 颅内血肿消了后,就一直没醒,西医说‘神经反应太弱’,让我们别抱太大希望…… 可我每天都跟爷爷说面塑的事,给他看我捏的歪歪扭扭的小兔子,他的手指偶尔会动一下,苏奶奶说您能懂手艺人的心思,求您救救爷爷。”

小丫说着,轻轻打开木盒,里面摆着十几支不同形状的塑形刀,有圆头的、扁头的,还有细如针尖的:“这是爷爷最宝贝的工具,他说等我十岁生日,要给我捏套‘八仙过海’当礼物,现在只捏好了铁拐李,葫芦还没刻花纹呢……”

林辰走到病床边,轻轻托起李师傅的右手。老人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指关节有些变形,是长期用力揉捏面团、精细拉拽面丝导致的,食指和拇指还微微夹着,像还捏着那缕没完成的寿星胡须。他刚想搭脉,指尖还没碰到手腕,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轻轻热起来,一股温流顺着指尖慢慢漫开 —— 瞬间,他仿佛能 “触到” 李师傅体内的经络:颅内的气血像被揉硬的老面团堵着,淤滞却没完全封死,还有细细的缝隙;肩颈处的经络绷得紧,像长期低头盯着面胚时,被拉拽的棉线,透着明显的劳损滞涩;百会穴裹着层沉沉的 “昏沉气”,只有劳宫穴(掌心)还透着丝微弱的 “活气”,像握着温热面团时留下的余温。

“张教授,李师傅的经络还有生机。” 林辰收回手,语气比来时更笃定,“颅内淤滞在清窍,加上长期捏面塑伤了肩颈和手指经络,气血走不通,得先通肩颈和手指,再开窍醒神,还得借他最熟悉的面香和塑形声刺激意识。”

张教授点了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本泛黄的《外台秘要》,翻开到夹着面塑碎屑的一页 —— 那碎屑是上次老面塑匠来中医科看诊时,不小心掉在书上的:“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提过‘劳损致昏沉者,当以温通药疏其脉,以其所好之物唤其神’—— 李师傅是老面塑匠,麦香、面团揉捏的声音,是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疗法得围着‘面’字转才管用。”

他蹲下身,对着小丫和林辰细细拆解方案:“第一,中药面团熏蒸,用爷爷常用的陈小麦粉,加艾叶、陈皮各三钱,煮水后用纱布蒙在他的手部和肩颈熏蒸,每天两次,每次十分钟 —— 麦香他熟悉,艾叶能通经络,陈皮能理气,还能缓解他长期低头的肩颈僵硬;第二,中药鼻饲,用葛根、桑枝各五钱,远志、石菖蒲各四钱,煮成浓汁过滤,加少量蜂蜜调味,葛根能通肩颈,桑枝能疏手指经络,远志、石菖蒲能开窍醒神,正好对着他的病因;第三,穴位按摩,每天辰时按肩井穴(肩颈正中,按到有酸胀感就行)、午时按百会穴(顺时针轻轻揉)、申时按合谷穴(虎口处,从指尖往掌根推),按摩时要凝神引导气感,再让小丫在旁边轻轻揉捏面团,用‘沙沙’的面声唤他 —— 手艺人对自己的手艺声最敏感,比任何闹钟都管用。”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辰几乎每天都泡在神经内科病房。每天早上七点,他会提前把中药面团煮好,药锅冒起的热气里,麦香混着艾叶的清香,飘满整个病房;小丫就坐在病床边的小凳子上,捧着团软乎乎的面团,轻轻揉捏,“沙沙” 的声音像春风吹过麦田,温柔又清晰。熏蒸时,林辰会俯下身,轻声对李师傅说:“李师傅,该醒醒了,小丫还等着您捏‘八仙过海’呢,铁拐李的葫芦还没刻云纹呢。”

中午十二点,林辰会守着护士给李师傅做中药鼻饲,看着淡褐色的药汁顺着鼻饲管慢慢流进去,心里总想起小丫说的:“爷爷捏面塑最慢,说‘慢工出细活,急了面团会裂,手艺也会走样’。”

下午四点,是固定的穴位按摩时间。按肩井穴时,林辰会让玉佩的温意顺着指尖轻轻渗进去,像在慢慢抚平李师傅肩颈经络里的紧绷;按合谷穴时,小丫会把团软乎乎的陈麦面团放在李师傅手里,轻轻握着他的手说:“爷爷,您摸摸,是您最喜欢的陈麦面,软乎乎的,不粘手。”

第七天傍晚,林辰给李师傅按合谷穴时,指尖突然感觉到老人的手指轻轻蜷了蜷,像在捏手里的面团。他赶紧停手,小丫也凑过来,声音发颤:“爷爷!您是不是摸着面了?我再给您揉块新的,加了点您喜欢的桂花糖!” 面团揉捏的 “沙沙” 声里,李师傅的右手慢慢抬了抬,虽然没抓住面团,却朝着小丫的方向动了动,像在找熟悉的温度。

“有反应就好。” 张教授听说后,特意从中医科赶过来,摸了摸李师傅的脉搏,“肩颈和手指的经络通了些,气血能往头部走了,再坚持几天,等清窍的淤滞散了,就能醒。”

第十五天早上,林辰给李师傅按百会穴时,突然听见老人喉咙里发出点微弱的声音,像被堵住的风。他赶紧停手,就见李师傅的眼皮慢慢掀开条缝,眼神还浑浊着,却直直盯着床边木盘里的彩面团。小丫激动得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声音哽咽着:“爷爷!您看见面了吗?您的铁拐李还放在木盘里,我每天都给它盖着纱布呢!”

李师傅的嘴唇动了动,声音沙哑得像干硬的面团摩擦:“面…… 软点…… 别太干…… 裂了……”

“我知道!我加了点温水!” 小丫赶紧拿起块软面团,递到李师傅手边,“您放心,‘八仙过海’的彩面我都揉好了,放在瓷盆里盖着,一点都没干!”

又过了三天,李师傅已经能靠在枕头上说话,声音虽然还轻,却清晰了不少。看到小丫拿来的 “铁拐李” 面塑,他还能伸手摸一摸,指尖碰到面塑的葫芦时,轻声说:“葫芦…… 要刻…… 云纹…… 细点……”

出院那天,小丫抱着面鲜红的锦旗走进中医科,锦旗的边缘用彩线绣了圈小小的面塑 “十二生肖”,有捏着胡萝卜的兔子,有翘着尾巴的老鼠,活灵活现;中间绣着 “妙手醒塑魂 仁心续匠艺” 十个金字,针脚细密得像李师傅捏的面丝。

“这锦旗是我跟苏奶奶一起做的,彩线是爷爷捏面塑时常用的颜色,” 小丫把锦旗递到林辰手里,眼睛亮晶晶的,“爷爷说,您不仅救了他的命,还救了他没捏完的‘八仙过海’—— 等他恢复好,要给您捏套‘神医孙思邈’的面塑,用最好的陈麦面,涂最细的矿物颜料,跟庙里的塑像一样真。”

锦旗挂起来的时候,中医科挤满了熟面孔。老云锦织匠苏师傅拎着块绣着面塑图案的云锦来了,上面的寿星和面塑一模一样;老漆匠柳师傅拿着个漆制的面塑盒,盒盖刻着 “匠心” 两个字;老书匠沈师傅拿着本画着面塑图谱的线装书,页面上还留着李师傅以前的批注。“林医生,您这是把咱们手艺人的‘魂’,一个个从沉眠里拉回来了!” 苏师傅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

护士们也围着看,小吴笑着打趣:“现在全院都知道中医科有个‘匠魂唤醒师’,昨天儿科的王医生还来问,能不能帮他们会诊个喜欢捏橡皮泥的小朋友,说那孩子总模仿老匠人捏小动物呢!”

中午休息时,张教授看着墙上的锦旗,对林辰说:“你看,这就是中医最珍贵的‘因人施治’—— 李师傅是老面塑匠,用麦香、面团声唤醒他,比任何强刺激都管用;用葛根、桑枝通他的肩颈手指劳损,比单纯用开窍药更对症。你身上的传承,不只是能‘见’病灶,更是能‘懂’每个手艺人藏在工具、手艺里的牵挂 —— 这牵挂,就是他们醒过来的‘魂’,也是医者该守的‘心’。”

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温意还在指尖萦绕。他看着窗外,仿佛能看到李师傅在庙会的摊子上捏面塑的样子:阳光落在老木盘上,彩面团在他手里转着,细长的面丝捏出寿星的胡须,轻轻一吹就飘起来;旁边围着看热闹的孩子,叽叽喳喳地喊着 “要兔子”“要老虎”—— 就像医者的手,在耐心与仁心里,慢慢唤醒沉眠的生命,守护那些藏在麦香、彩面里的 “塑魂”,也守护着手艺人代代相传的温暖与匠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