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38章 暖烘烘的周日

太极医道传承 第38章 暖烘烘的周日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日的太阳跟刚晒透的棉被似的,把社区晾衣绳烘得暖乎乎的。林辰背着帆布包站在宿舍楼下,侧袋里塞了个布包——里面是苏晓冉昨天炒好的决明子和火麻仁。炒过的决明子泛着浅黄,还飘着点焦香,布包上贴了张浅粉便签,字儿写得软乎乎的:“药店师傅说决明子得炒过才不寒凉,火麻仁我剥了壳,煮的时候容易出油脂,润肠道更顶用。我还装了点蜂蜜,兑水喝正好,不齁。”

“辰儿!等等我!” 胖子的声音从楼道里“哐当”撞出来,手里拎着个竹编篮,里面是软乎乎的小米糕,裹着层油纸还带着余温。“我妈今早刚蒸的,说小米糕软和,刘爷爷大便干嚼不动硬的,这个垫肚子正好。对了,苏同学!你那煮药的搪瓷锅带了没?”

“来了来了!” 苏晓冉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手里拎着个奶白色搪瓷锅,锅耳缠了圈浅蓝棉线,晃了晃还挺显灵:“我妈新买的,说煮杂粮水不粘底。昨天我把决明子和火麻仁提前泡了,省得今天煮不透,油脂出不来白费劲。”

三人往公交站走,风里裹着晒被子的暖香,软乎乎贴在身上。苏晓冉把搪瓷锅抱在怀里,跟林辰念叨社区阿姨的微信:“阿姨说刘爷爷大便干快十天了,好几天才上一次厕所,每次蹲得腿都麻了还疼,嘴都歪了。上次用开塞露也不管用,肚子胀得吃不下饭,人都瘦了一圈,看着特可怜。”

林辰摸了摸帆布包里的决明子,指尖能触到颗粒的纹路,想起昨夜翻的老医书,语气稳得很:“书里说老人大便干,多半是肠道干得跟旱田似的,气血也跟不上。决明子是给肠道‘浇浇水’,火麻仁是给身子‘补补劲儿’,再按天枢、支沟穴通通气,配合祝由术,准能让肠道润起来。”

胖子在旁边挠了挠头,突然拍了下大腿:“要不要带点热乎的?上次钱爷爷喝菖蒲水,就说先喝口热的舒服,跟揣了暖宝宝似的。”

“早带了!” 苏晓冉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细白热气从杯口飘出来,像小云彩:“里面是温蜂蜜水,没放太多糖,刘爷爷要是觉得决明子水淡,兑点正好。”

公交站台上没几个人,就一个卖早点的阿姨在收拾摊子。胖子找了个干净石墩子,硬拉着苏晓冉坐:“你抱着锅别累着,我跟辰儿站着就行。上次你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这次再逞强硬扛,我就把你保温杯里的水换成开水给你捂手!”

苏晓冉笑了,从包里掏出双浅棕色棉手套递过去:“我戴了手套不冷,这双给你,你晨跑时穿,比你上次那薄得跟纸似的强多了。”

胖子接过手套,耳朵瞬间红了,赶紧套在手上,还蹭了蹭:“谢了啊,这手套摸着真软,比我妈在菜市场买的强百倍。”

公交来的时候,车厢里空得很。苏晓冉小心把搪瓷锅放在靠窗座位上,跟护着宝贝似的;林辰则把装药材的布包揣在腿上,生怕人多挤碎了。车开起来,苏晓冉翻开小本子,上面画着刘爷爷家的路线,还标了个小葫芦,跟幼儿园小朋友的简笔画似的:“阿姨说刘爷爷家在社区北边,门口挂着串干葫芦,风一吹‘哗啦’响,特好认。”

林辰凑过去看,本子上还记着决明子水的煮法:“水开后放药材,煮二十分钟,水变浅黄再焖五分钟。” 他忍不住笑:“你这记性,比我妈记我生日还准,我刚才差点忘了得焖五分钟。”

苏晓冉耳尖一红,赶紧把本子合上,小声说:“就是怕弄错了,刘爷爷肚子胀得难受,可别因为我煮错了更不舒服。”

到社区门口时,社区阿姨早就在站牌下等了,手里拎着个布袋子:“你们可来了!刘爷爷一早就坐在门口葫芦架下等,说怕你们找不着。我给带了碗小米粥,熬得稀稀的能照见人影儿,他今早就喝了两口。”

跟着阿姨往社区里走,路过李奶奶家,就看见她在院子里翻晒萝卜干,竹筛子摆了一院子。李奶奶嗓门大得跟小区广播似的,老远就挥着手喊:“小伙子,姑娘!一会儿来我家拿萝卜干啊!刚腌好的,脆得能嚼出响!”

刘爷爷家果然在社区北边,门口葫芦架上挂着十几个干葫芦,风一吹“哗啦”响。刘爷爷坐在架下的小马扎上,穿件深灰色棉袄,双手按着肚子,脸皱得跟核桃似的。看见他们来,想站起来,结果疼得跟被针扎了似的,又坐回去了:“哎哟,肚子胀得慌,站不直。”

“爷爷您别起来,坐着就行!” 林辰赶紧跑过去扶他胳膊,“我们自己进去,不麻烦您。”

刘爷爷笑了,脸上皱纹挤在一起,声音有点弱:“麻烦你们了,这么远跑过来。我这肚子真是熬人,昨天蹲了半天厕所,啥也没拉出来,疼得我直冒冷汗,晚上也没睡好。”

屋里比外面暖和,靠墙放着个旧木柜,柜上摆着个空药盒——上次医生开的润肠药,吃了没效果。刘爷爷把他们让到沙发上,还特意把靠垫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快坐,我这屋小,别嫌弃。我给你们倒点热水,我嗓门大,你们别介意啊。”

苏晓冉赶紧递过蜂蜜水:“爷爷您别忙,我们自己来。您除了大便干,是不是还总觉得肚子胀得慌?” 她特意把声音提高了点,怕刘爷爷听不清。

刘爷爷点点头,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上次我孙子来看我,给我买了香蕉,吃了也不管用,还是干。医生说我是‘功能性便秘’,开了药,吃了也只能顶一天,现在看见饭都没胃口。”

林辰让刘爷爷慢慢靠在沙发上,轻轻按了按他的肚子。按到肚脐两侧时,刘爷爷“嘶”了一声,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往后缩:“就是这儿,胀得最厉害,按下去还疼。”

林辰收回手,语气放轻:“爷爷,您这是肠燥津亏,我先给您按两个穴位,缓解缓解胀,一会儿再煮决明子水喝,喝了肠道就能润起来。”

刘爷爷点点头,慢慢放松身体:“麻烦你了小伙子,我这老毛病,也不想折腾了,能顺顺畅畅上厕所就行。”

林辰先按刘爷爷肚子上的天枢穴——就在肚脐两侧,按的时候用了点柔劲,还时不时问:“爷爷,疼不疼?”

“不疼,就是有点酸胀,挺舒服的。” 刘爷爷轻声说。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手里的小本子“唰唰”响,跟上课记重点似的,还时不时抬头瞅刘爷爷的脸,生怕按重了。她边写边念:“天枢穴,肚脐旁开两寸,治腹胀、便秘,记好了。”

胖子凑过来也想试试,被林辰一把拦住:“你别瞎来,这穴位跟豆腐似的,按重了疼得更厉害。你还是去把爷爷桌上的空药盒收拾了,一会儿煮决明子水还得用桌子呢,别在这儿添乱。”

胖子点点头,赶紧去收拾桌子,还不忘给刘爷爷倒了杯蜂蜜水:“爷爷您喝口水,按完穴位准舒服。”

林辰按完天枢穴,又按了刘爷爷手腕上的支沟穴——小臂外侧那个治便秘的要穴。按了大概十五分钟,刘爷爷慢慢舒了口气:“不……不那么胀了,肚子里好像松了点,跟卸了块大石头似的。”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便秘的咒语:“肠气通,燥结散,排便顺,腹胀消。” 默念着,手指轻轻按在刘爷爷的天枢穴上。没一会儿,脖子上的玉佩就热了,跟揣了个暖宝宝似的,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刘爷爷肚子里。

刘爷爷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软下来:“暖……从肚子暖到腰上,好像有股热流在转,真不胀了。”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也渐渐降了。他帮刘爷爷盖好小毯子:“您先歇会儿,我去煮决明子水,喝完肠道能更润点。”

这边苏晓冉已经把搪瓷锅放在煤炉上,倒了温水;胖子帮忙把泡好的决明子和火麻仁放进去。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炒决明子的焦香混着火麻仁的淡香,飘得满屋子都是,跟家里熬糖水似的,闻着就舒坦。煮到第二十分钟时,苏晓冉把火关了,盖上锅盖:“师傅说焖五分钟,油脂能更充分渗出来,效果才好。”

“这味儿闻着就舒服,” 刘爷爷吸了吸鼻子,“我年轻时在菜地里干活,同事也给我煮过草药水,说能治大便干,那时候忙得脚不沾地,没顾上喝。后来退休了,干得厉害,也忘了这回事。”

苏晓冉坐在刘爷爷身边,笑着说:“爷爷,以后您想喝,就跟我们说,我们每周都来给您煮。您要是想吃软和的东西,我们也能帮您带,不麻烦。”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李奶奶拎着个玻璃罐走进来,里面的萝卜干透着粉,跟小姑娘的脸蛋似的:“刚腌好的萝卜干,给你们和刘爷爷带点。刘爷爷,你肚子好点没?上次我还看见你按着肚子在门口转悠呢。”

刘爷爷笑了:“好多了,这小伙子按完,我就不那么胀了。一会儿再喝决明子水,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件厚棉裤:“给刘爷爷做的棉裤,里面加了绒,摸着跟小绵羊似的,穿上暖和,肚子也不凉。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围巾,藏青色的,耐脏,冬天戴正好。”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小米糕,胖子在旁边帮忙递盘子,还跟她们唠嗑;苏晓冉守在煤炉边盯着锅,怕焖过头;林辰则帮刘爷爷掖了掖毯子,问他要不要再喝口蜂蜜水。

焖了五分钟,苏晓冉把锅盖掀开,用勺子搅了搅——水已经变成浅黄色,还飘着点油脂。她用小瓷碗倒了半碗,放凉了点递给刘爷爷:“爷爷您尝尝,要是觉得淡,我给您兑点蜂蜜水。”

刘爷爷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不淡,正好,有股焦香,比我吃的药好喝多了。” 他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摸了摸肚子,脸上露出点笑意:“肚子里好像更松了,有点想上厕所。”

林辰赶紧扶他去卫生间。过了大概十分钟,刘爷爷走出来,脸色亮堂多了,脚步也稳了,跟刚才那蔫儿样儿判若两人:“拉出来了!终于拉出来了!不疼,也没蹲多久,跟解放了似的,舒服多了!”

张奶奶凑过来,笑着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上次刘爷爷胀得吃不下饭,现在都能舒服上厕所了!”

刘爷爷想再喝点决明子水,苏晓冉赶紧又倒了半碗:“爷爷您慢点喝,别喝太快,对肠道好。”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刘爷爷非要把自己种的青菜塞给他们——装在布袋子里,还带着泥土的湿气,跟刚从地里拔出来似的。李奶奶塞了罐萝卜干,张奶奶则把织好的围巾拿出来,藏青色的,摸着软乎乎的,跟云朵似的。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葫芦架下挥手,刘爷爷的声音最亮,“我煮玉米粥等你们!”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小米糕的篮子,嘴里嚼着还含糊不清地说:“今天真开心,刘爷爷终于舒服了,还收了这么多好东西。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有个王奶奶总咳嗽,夜里咳得厉害还喘,咱们来帮她看看。”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藏青色的围巾:“我明天去药店买点川贝,老医书里写川贝能止咳化痰,对咳嗽好。我挑川贝跟挑水果似的,准保挑最好的。”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两人——胖子还在跟苏晓冉抢最后一块小米糕,苏晓冉笑着躲——又想起刘爷爷刚才出来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份传承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医理。

是苏晓冉怀里缠了棉线的搪瓷锅,是胖子手里还带着余温的小米糕,是老人们递过来的青菜、萝卜干和软乎乎的围巾,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事,把老祖宗的医术,变成了能摸得着的安稳,能暖到心里的踏实。

他翻开老医书,在空白的页角上轻轻写下:“肠道润,则排便顺;心意暖,则岁月安,此乃传承之真味。” 写完,他把书抱在怀里,心里跟揣了块糖似的甜滋滋的——下周的社区之行,又能帮到一位老人了,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