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29章 刘奶奶的闷心口与丹参茶的醇

太极医道传承 第29章 刘奶奶的闷心口与丹参茶的醇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六的晨光刚把宿舍楼下的积雪照出反光,林辰就背着帆布包出了门。包里除了老医书和穴位图,还装着个小瓷罐 —— 里面是苏晓冉昨天泡好的丹参片,她说 “药店师傅讲丹参得提前泡软,煮茶才出味,我还加了点桂圆,中和一下药味”。

“辰儿!等等我!” 胖子的声音从楼道里冲出来,他怀里抱着个纸盒子,里面是软乎乎的枣泥糕,“我妈说老人心口闷的时候没胃口,吃点甜软的正好。苏同学呢?她不是说要带煮茶的紫砂壶吗?”

“来了!” 苏晓冉的声音跟着飘过来,她手里拎着个暗红色的紫砂壶,壶柄缠着布,“这是我姥爷的壶,煮花茶最香。昨天我还把丹参和桂圆分好份了,一份煮一次,省得放多放少。”

三人往公交站走,雪后的空气特别清,吸一口凉丝丝的,却不冻喉咙。苏晓冉把紫砂壶抱在怀里,跟林辰说社区阿姨的微信:“阿姨说刘奶奶心口闷快一个月了,上次买菜走两步就喘,还总说‘胸口像压了块石头’,晚上躺下来更难受,只能半坐着睡。”

林辰点头,手指摸着帆布包里的丹参罐:“昨晚我翻了老医书,里面写‘老人心口闷多是气滞血瘀,丹参能活血,桂圆能补心,再按内关和膻中穴,配合祝由术,能通气血’。”

胖子在旁边插嘴:“要不要带点温水?上次张爷爷喝艾叶水的时候,就说先喝点温水垫垫胃好。”

“带了,” 苏晓冉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里面是温好的蜂蜜水,刘奶奶要是觉得丹参茶苦,能兑点。”

公交站台上还留着雪印,胖子找了个干净的石墩子让苏晓冉坐:“你抱着壶别累着,我站着就行。上次去社区,你脚都冻红了,这次可别再冻着。”

苏晓冉笑了,从包里掏出双毛线袜:“我穿了两双袜子,不冷。给你也带了双,你脚爱出汗,这个吸汗。”

胖子接过袜子,耳朵有点红,赶紧塞进兜里:“谢了啊,回去我就穿。”

公交来的时候,车窗上蒙着层薄雾。上车后,胖子赶紧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用袖子擦干净玻璃:“苏同学你坐,我跟辰儿站着。”

苏晓冉小心地把紫砂壶放在腿上,翻开小本子,上面画着刘奶奶家的位置:“阿姨说刘奶奶家在社区中间那栋楼,一楼,门口挂着串红辣椒。”

林辰凑过去看,本子上还记着丹参茶的煮法:“水开后放丹参和桂圆,煮十分钟,煮到水变浅红就行。” 他忍不住笑:“你记得比我还细,我都快忘了桂圆要放几颗。”

苏晓冉的耳尖红了,把本子合上:“就是怕弄错了,刘奶奶本来就难受,别再让她喝着不舒服。”

到社区门口时,社区阿姨已经在等了,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你们可来了!刘奶奶一早就站在门口望,说怕你们找不到。我给她煮了小米粥,她就喝了两口,说没胃口。”

跟着阿姨往社区里走,路上能看到李奶奶在扫门口的雪,她看见三人就喊:“小伙子,姑娘,一会儿来我家拿糖蒜啊!刚腌好的,脆得很!”

刘奶奶家果然在社区中间,门口挂着串红辣椒,雪落在辣椒上,红的更红,白的更白。刘奶奶正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穿件枣红色的棉袄,手里攥着个热水袋,看见他们来,赶紧往下走,却走得有点急,咳了两声。

“奶奶您慢着点!” 林辰赶紧跑过去,扶住她的胳膊,“别着急,我们又不赶时间。”

刘奶奶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麻烦你们了,这么冷的天还来。我这胸口,真是熬人,昨天晚上又半坐着到天亮。”

屋里比外面暖,靠墙放着个煤炉,炉上坐着个水壶,冒着细细的热气。刘奶奶把他们让到小桌边,桌上放着碗小米粥,粥都快凉了:“快坐,我这屋小,别嫌弃。粥要是凉了,我再给你们热。”

苏晓冉赶紧递过蜂蜜水:“奶奶您先喝口温水,我们不饿。您心口闷的时候,是不是还会觉得‘喘不上气’?”

刘奶奶点点头,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上次我孙子来看我,带我去公园,走了没五十米,我就喘得不行,胸口还疼,赶紧坐下来歇着。医生说我是‘老慢支’,开了药,吃了也不管用。”

林辰让刘奶奶坐在椅子上,伸出手,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指尖刚碰到脉搏,就感觉到脉搏又沉又涩,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他想起老医书里的话:“脉沉涩,伴胸闷胸痛,此为气滞血瘀,当以活血通脉为要。”

“奶奶,您这是气血不通,” 林辰说,“我先给您按两个穴位,能缓解点闷,一会儿再煮丹参茶,喝了能通气血。”

刘奶奶点点头,慢慢靠在椅背上:“麻烦你了小伙子,我这老毛病,也不想再折腾了,能舒服点就行。”

林辰先找到刘奶奶手腕内侧的内关穴,用拇指轻轻按揉:“这个穴位能通心脉,按的时候有点酸胀,您忍一下。”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手里的小本子记个不停:“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治胸闷、心悸。”

胖子凑过来,也想试试,却被林辰拦住:“你别瞎按,这个穴位离心脏近,得轻着点。你去帮奶奶把煤炉上的水壶拿下来,一会儿煮丹参茶用。”

胖子点点头,赶紧去拿水壶,还不忘给刘奶奶倒了杯温水:“奶奶您喝口水,按完穴位就舒服了。”

林辰按完内关穴,又让刘奶奶稍微抬起点身子,按她胸口的膻中穴 —— 这个穴位在两乳中间,能理气宽胸。按了大概五分钟,刘奶奶慢慢舒了口气:“舒服…… 胸口好像松了点,不那么闷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最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气滞血瘀的咒语:“气血通,瘀滞散,胸闷消,呼吸畅。”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刘奶奶的膻中穴上。脖子上的玉佩很快热了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刘奶奶的胸口。刘奶奶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都软了:“暖…… 从胸口暖到肚子里,好像能喘过气了。”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也渐渐降了下来。他帮刘奶奶理了理衣领:“您先歇会儿,我去煮丹参茶,等好了您喝了,能更舒服点。”

苏晓冉已经把紫砂壶放在煤炉上,倒了温水,胖子帮忙把泡好的丹参和桂圆放进去。壶里的水很快就冒起了小泡,丹参的药香混着桂圆的甜香,飘满了屋子。

“这味儿真好闻,” 刘奶奶吸了吸鼻子,“我小时候,我娘也给我煮过桂圆茶,说补身子。后来嫁了人,就再也没喝过了。”

苏晓冉坐在刘奶奶身边,笑着说:“奶奶,以后您要是想喝,就跟我们说,我们每周都来给您煮。”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李奶奶拎着个玻璃罐走进来,里面是糖蒜:“我刚腌好的糖蒜,给你们和刘奶奶带点。刘奶奶,你心口闷好点没?上次我还看见你坐在门口叹气呢。”

刘奶奶笑了:“好多了,这小伙子按完,胸口就不那么闷了。一会儿再喝丹参茶,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件厚马甲:“给刘奶奶做的马甲,里面加了羽绒,穿上暖和,心口也不凉。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手套,这次是灰色的,耐脏。”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剥枣泥糕,胖子在旁边帮忙递盘子,苏晓冉则守在煤炉边,看着紫砂壶,怕煮糊了。

十分钟很快到了,丹参茶变成了浅红色,冒着热气。苏晓冉用小茶杯倒了半杯,放凉了点,递给刘奶奶:“奶奶您尝尝,要是觉得苦,我给您兑点蜂蜜水。”

刘奶奶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咂咂嘴:“不苦,还有点甜,比我吃的药好喝多了。”

她慢慢把半杯茶喝完,放下杯子,深吸了口气:“哎呀,胸口真不闷了!刚才还觉得压着东西,现在好像啥都没了,能喘过气了!”

张奶奶凑过来,笑着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上次张爷爷的腿,不就是他们治好的?”

刘奶奶想站起来试试,林辰赶紧扶住她。她走了两步,又深吸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能走了!以前走两步就喘,现在走几步都不喘了!”

屋里的人都笑了,李奶奶拍着手说:“太好了!刘奶奶,你以后终于能跟我们一起去公园晒太阳了。”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刘奶奶非要把家里的手工布鞋塞给他们 —— 林辰的是黑色,苏晓冉的是蓝色,胖子的是灰色,针脚整整齐齐。李奶奶塞了糖蒜,张奶奶则把织好的手套拿了出来,还是灰色的,耐脏。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门口挥手,刘奶奶的声音最亮,“我煮了银耳汤等你们!”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枣泥糕的盒子,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真开心,刘奶奶能喘过气了,还收了这么多好东西。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有个陈爷爷总觉得‘眼睛干’,咱们来帮他看看。”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蓝色的布鞋:“我明天去药店买点枸杞,老医书里写枸杞能明目,对眼睛干有好处。”

雪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两人,又想起刘奶奶深吸气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份传承从来都不是刻板的知识 —— 是苏晓冉怀里的紫砂壶,是胖子手里的枣泥糕,是老人们递过来的布鞋和糖蒜,是这些带着温度的小事,把老祖宗的医术,变成了能暖到心里的安心。

他翻开老医书,在空白的页角上轻轻写下:“药为引,情为药,医好身病,更暖心病。” 写完,他把书抱在怀里,心里满是踏实 ,下周的社区之行,又有了新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