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247章 绣巾解结 梨汤疏郁

太极医道传承 第247章 绣巾解结 梨汤疏郁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全国医学大赛 “病例实操” 的赛场气氛绷得像拉满的弓弦,连空气都带着焦灼的火药味 —— 前八位选手全栽在了这个产后抑郁病例上,其中最不服气的就是刚下场的张某。他攥着自己的西医诊疗方案,站在评委席旁阴阳怪气:“这病例根本没解!抗抑郁药都没用,难不成靠念咒画符?某些人别想着用些土办法蒙混过关,医学讲究科学,不是瞎忽悠!”

这话正好戳中了部分评委的顾虑,之前对祝由术持怀疑态度的王评委皱着眉点头:“小张说得有道理,产后抑郁是器质性与心理性叠加病症,光靠聊天按摩,怕不是纸上谈兵。” 张主任想反驳,却被李教授按住,示意再等等。

林辰推开诊室门时,先瞥见一抹素净的米白,还听见门口传来张某的冷笑:“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我赌他三分钟就得被患者赶出来!”

进门一看,患者王姐坐在诊椅上,手里攥着块绣了一半的宝宝口水巾 —— 米白色纯棉布料,边角绣着半朵歪歪扭扭的小桃花,中间绣了个 “安” 字,最后一笔却拐错了方向。她正用绣花针反复挑着那笔错针,指尖微微发颤,眼神像蒙了层灰雾,没半点光亮。听见门口的嘲讽,王姐头埋得更低,声音带着硬邦邦的抵触:“我不看病不吃药,之前的药吃了浑身发沉,连绣花针都拿不稳,你们这些医生不是来治病的,是来添乱的!”

林辰没理会门口的起哄,也没掏病历本,更没提 “抑郁” 二字,反而笑着凑过去指了指她手里的口水巾:“这口水巾绣得真雅致,是给宝宝绣的吧?我上次给小外甥绣口水巾,想绣他的小名‘乐乐’,结果把‘乐’字的竖钩绣成了竖弯钩,活脱脱变成了‘东’,我姐笑了我半个月,说‘你这是给宝宝改名字呢’—— 你这小桃花虽说歪点,比我绣的‘四不像’强多了。”

门口的张某嗤笑一声:“都啥时候了还唠绣花?装模作样!” 这话让王姐的肩膀猛地一僵,攥着口水巾的手更紧了。

林辰没接茬,反而拉了把小凳子坐在王姐旁边,语气熟稔得像唠街坊家常:“绣错字才是新手妈妈的‘标配糗事’啊!我妈给我小外甥绣口水巾,把‘健康’的‘健’绣成了‘建’,还硬说‘简化版更省事’,宝宝戴了仨月,亲戚们都笑‘这孩子叫建康啊’。你这错笔算啥,改一改照样好看,说不定还成了独一份的‘特色款’。”

王姐的肩膀轻轻抖了一下,紧绷的后背松了条缝,慢慢抬起头,声音细得像蚊子哼:“真的?你姐也不怪你绣错?我老公昨天看见这口水巾,笑我说‘手笨就别瞎折腾,买现成的多省事’,我婆婆也说‘连个字都绣不好,还能照顾好宝宝?’,夜里我就抱着这口水巾坐在床边,盯着宝宝的摇篮到天亮,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

“谁产后不是手忙脚乱跟打仗似的?” 林辰说着,指尖先在她手腕内侧虚虚晃了晃,没急着落下,反而放缓了声音:“我太爷爷说,祝由疏郁,先顺气,再暖心 —— 这手腕上的太冲穴,是气脉的‘总开关’,揉顺了,心里的堵得慌也能散。”

门口的张某听得不耐烦:“装神弄鬼!太冲穴能治抑郁?简直是天方夜谭!王评委你看,我说他就是瞎忽悠吧!” 王评委眉头皱得更紧,笔尖在评分表上画了个问号。

林辰的指尖像被春风吹软的棉絮,轻轻落在王姐手腕内侧的太冲穴上,力道轻得比抚摸宝宝的脸蛋还柔:“你心里憋得慌,这气就堵在脉里,咱慢慢揉,让它顺着经络流走。”

王姐刚开口倾诉婆婆的挑剔,林辰的力道就放得更轻,指尖贴着穴位微微打圈:“你婆婆总挑你毛病,是不是觉得你照顾宝宝不如她有经验?我小外甥奶奶也这样,总说我姐抱孩子姿势不对,结果自己抱的时候差点摔着宝宝。”

“可不是嘛!” 王姐的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她还总说我喂奶时间太短,换纸尿裤太慢,我老公也帮着她,说‘妈是为了宝宝好’,我就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等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攥着口水巾的手都在发颤时,林辰忽然停了半秒,转而用指腹轻轻按在穴位上,节奏放得极慢:“哭出来好,别憋着 —— 你看这气,揉一下,散一点,心里的石头也轻一点。”

张某在门口阴阳怪气:“哭有啥用?能治失眠能缓解低落?我看是越哭越严重!”

林辰没理他,反而目光落在王姐泛红的眼眶上,嘴里唠着自家姐姐的委屈、妈妈的笨手笨脚,指尖的力道跟着她的情绪变:她吐槽老公不理解时,力道稍匀,像轻轻推走堵在心头的小石子;她说到 “觉得自己没用” 时,就用指腹轻轻摩挲穴位周围,像安抚受惊的小猫:“这不是你的错,是产后的气脉没顺,揉开了就好了。”

没十分钟,王姐攥着口水巾的手指慢慢松开,肩膀不再绷得像块铁板,连哭声都轻了些。林辰这才从随身的保温桶里掏出个白瓷碗,碗里是温润的沙参玉竹炖雪梨 —— 雪梨炖得通体透亮,果肉软烂得一戳就散,飘出淡淡的清甜香气。

“我没带药,就带了点按老方子煮的梨汤 —— 孙思邈《千金翼方》里的产后润燥安神方,跟你妈给你煮的冰糖雪梨差不多,入口清甜,一点不腻。” 林辰把碗递过去。

王姐犹豫着抿了一口,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像被点亮的星星:“真好吃!梨肉炖得糯糯的,比我之前喝的药强一百倍!”

张某还想反驳,却被王姐接下来的动作噎住了 —— 她又喝了两口梨汤,主动指着口水巾上的错针:“你说这‘安’字,我把最后一笔改成点行不行?再在旁边绣个小太阳。” 林辰凑过去帮她出主意:“改成点挺好,寓意‘平安喜乐’,多吉利。”

王姐点点头,嘴角慢慢翘了起来,是那种带着泪的笑,像被霜打蔫的花终于晒到了太阳:“我煮东西也总出错,上次给宝宝煮苹果泥,煮糊了锅底,我老公笑我是‘厨房杀手’。”

“我第一次煮这汤也翻车了!” 林辰笑着说,“沙参放多了,煮出来带着股药味,我妈笑我说‘你这哪是炖梨汤,分明是熬中药’。”

诊室里的笑声飘到门口时,张某的脸像被抽了一耳光似的,红一阵白一阵,刚才的嚣张气焰全没了。评委席上的王评委也愣住了,眉头渐渐舒展开,悄悄划掉了评分表上的问号。

等林辰和王姐聊得正投机时,助理举着情绪量表跑过来,声音洪亮:“情绪量表从 9 分降到 1 分!王姐主动问梨汤煮法,还说今晚就改绣口水巾 —— 这是实操环节目前最高分!”

这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张某脸上。他攥着自己的诊疗方案,手指都捏白了,之前嘲讽的话还回荡在赛场,现在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连头都不敢抬。王评委忍不住赞叹:“原来祝由术不是玄虚,是共情式疏导;古方也不是老古董,是生活化的调理 —— 林辰这手,比单纯用药高明多了!”

台下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对着张某打趣:“刚才谁说人家瞎忽悠?这脸打得啪啪响!” 张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灰溜溜地离开了赛场。

林辰摸了摸兜里奶奶写的小纸条 —— 上面用娟秀的字迹记着 “产后妈妈要听她唠、陪她笑、暖她心”,忽然想起赛前奶奶说过的话:“治病就像绣花,针脚要软,心思要细,再乱的线,慢慢理也能绣出好看的花样。”

后来王姐的随访记录里写着:当晚喝了沙参玉竹炖雪梨,踏踏实实睡了八个小时,是产后睡得最香的一次;一个月后,林辰收到了一个包裹 —— 里面是三块绣得整整齐齐的宝宝口水巾,米白色的布料上,“安” 字端正清秀,旁边绣着小小的太阳和桃花,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王姐抱着宝宝,宝宝戴着绣巾,正对着镜头咧着嘴笑。

附言里写着:“按你说的方法煮梨汤,现在我能笑着给宝宝绣口水巾了,谢谢你的‘暖心汤’,也谢谢你让那些质疑我的人闭嘴 —— 原来当妈妈,不用事事完美,开心就好。”

评委点评时,李教授特意举了这个案例,目光扫过台下的张某:“医学的真谛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林辰用家常话拉近距离,用老方子缓解不适,用祝由术疏导情绪,既守住了医道,又暖了人心 —— 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也是他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林辰站在台下,看着照片里母女俩灿烂的笑容,忽然觉得,这场打脸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是为了证明:医学可以有温度,治愈可以很温柔。毕竟,医道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治愈病症本身,而是走进人心,用理解和温暖,让每个妈妈都能笑着拥抱自己的宝宝,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