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236章 塑卡存案 离线辨草

太极医道传承 第236章 塑卡存案 离线辨草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林辰刚把多村群里的案例手册照片存进档案,新的求助消息就弹了出来。山南村的王书记发了段视频:村委会墙上的案例纸被风吹得卷边,有的被雨水打湿,字迹糊成一团,“贴了才半个月就坏了,新收的冬储草药案例没地方贴,徒弟们想学关节疼的调理法,只能围着旧纸猜”;溪头村的李医生附了条语音,语气急:“村里这两天信号差,AI 实时反馈用不了,徒弟们的配药考核传不上去,有的都忘了自己配的量,咋改啊?”;最棘手的是邻村小虎的消息,配着堆乱成一团的干草照片:“晒干的艾草、薄荷、紫苏长得太像,昨天给老人抓药,把紫苏当成了薄荷,喝了后心慌,现在老人们都不敢随便喝了,得想办法分清啊。”

林辰指尖划过 “案例纸坏”“无网传不了”“草药混” 的字眼,胸口的玉佩轻轻发热 —— 基层的问题总跟着环境变,纸案经不起风吹雨打,信号差拦着考核,晒干的草药难分辨,得用 “耐造、不管有无网、好认” 的法子补漏。他先给张主任打去电话:“张主任,案例纸不耐用,山南村的都坏了;村里有塑料板,能不能做成可换的塑卡案例?脏了能擦,满了能换,还能按季节分栏,比如冬季专门贴关节疼的案例。”

张主任在电话那头立刻应道:“正好!塑料板防水耐晒,裁成手掌大的卡片,一面贴照片,一面写‘主症 用量’,用磁条贴在铁板上,想换就换,想加就加;我再教村民用马克笔写,写错了能擦掉,比纸案耐用十倍。我这就带塑料板和磁条去山南村,现场做卡。”

挂了电话,林辰又拨通赵天宇的微信。屏幕里,赵天宇正对着无网的 AI 界面皱眉:“信号差的时候,系统连不上网,考核数据存不住。我能加个‘离线模式’,提前让各村下载自己的案例库和考核标准,无网时徒弟们传的考核照片存本地,等有网了自动同步;还能下载‘辨草小视频’,没网也能看怎么分艾草和薄荷。”

“再给离线模式加个‘用量备忘录’。” 林辰补充道,“徒弟配药时记不准,能随时调出来看‘半碗底枣仁’的照片,不用联网,比靠脑子记靠谱。”

一旁的苏晓冉突然插话:“李教授刚才发消息,说晒干的草药能靠‘气味 形状’辨,艾草闻着有股清苦香,叶片锯齿深;薄荷是清凉味,叶片边缘圆;紫苏带点辛香,叶片像爱心。还能教村民用布条分类,比如艾草系绿布条,薄荷系蓝布条,紫苏系红布条,一看布条就知道是啥,不用再对着草发呆。”

林辰拨通李教授的视频,屏幕里的他正拿着三种干草比对:“我还做了‘辨草卡片’,一面画草药形状,一面写气味,比如艾草卡画锯齿叶,写‘清苦香’,村民拿不准时,比着卡片闻、看,错不了。”

第二天一早,林辰带着张主任、赵天宇和李教授往山南村赶。车子刚到村口,就看见王书记领着几个老人蹲在村委会墙下,手里捡着掉下来的案例纸,叹气:“这纸太不禁造,风一吹雨一打就坏,冬储的草药案例没地方记,徒弟们学新法子都没参照。”

张主任从布袋里掏出塑料板、磁条和马克笔,现场裁卡:“把塑料板裁成这么大,正好能贴一张照片,写两行字。” 他拿起一张卡,贴上山南村李爷爷关节疼的照片,背面写 “主症关节疼,艾草泡脚 生姜 1 片,7 天好转”,再用磁条贴在铁板上,“这样不管刮风下雨,都坏不了,想加新案例,再裁张卡贴上就行”。

老人们围过来学,张奶奶拿着马克笔,颤巍巍地在卡上写 “俺的睡眠案,枣仁半碗底”,写完还对着照片笑:“这样俺的案子也能贴上去,其他村的老人也能学。”

晒场另一头,赵天宇正给徒弟们装 AI 离线模式。他点开系统,选 “山南村离线包”,很快下载完成:“没网的时候,点‘离线考核’,传的照片会存在这里,等有网了自动同步;想辨草,点‘离线视频’,小石头教辨草的法子随时看,不用等信号。”

小虎试着在无网状态下传了张配药照片,系统弹出 “已存本地,有网同步”,他兴奋地说:“这下就算信号差,也能考核了,再也不用怕忘了配药的量!”

李教授则在草药堆旁,教村民辨草系布条。他拿起一把艾草,递到大家鼻尖:“闻闻,清苦香,叶片锯齿深,系绿布条;这是薄荷,清凉味,叶片圆,系蓝布条;紫苏辛香,叶片像爱心,系红布条。”

村民们跟着学,有的闻气味,有的比形状,有的系布条。一个小孩拿着紫苏,闻了闻说:“像俺家炒菜的味!” 李教授笑着点头:“对!紫苏还能炒菜,一举两得。”

晒场角落,林辰组织 “冬储草药整理会”。村民们给晒干的草药系上不同颜色的布条,堆得整整齐齐;徒弟们用离线 AI 传考核照片,有的还对着辨草视频核对草药;老人们则在铁板上贴新的冬季案例卡,有关节疼的,有咳嗽的,很快就贴满了半面墙。

太阳偏西时,山南村的村委会墙前,塑料案例卡被夕阳照得发亮,磁条贴得牢牢的,再也不怕风吹雨打;草药堆旁,绿、蓝、红的布条随风飘,一眼就能分清艾草、薄荷、紫苏;赵天宇的平板里,离线模式存了 20 多条考核数据,等着有网同步;王书记端来刚煮的紫苏茶,笑着说:“这下再也不怕抓错草、学错案了,冬储的草药也能安心用了。”

返程时,张主任翻着手里的塑料案例卡,上面还留着老人的笔迹:“以前总觉得案例得用纸记,现在才知道,基层需要的是‘耐造’的东西,塑料卡比纸耐用,磁条比胶水牢,能跟着村里的需求一直用。”

赵天宇对着电脑里的离线数据感慨:“以前做 AI 总想着联网功能,现在才明白,‘无网能用’才是基层的刚需 —— 提前下载包,存本地数据,看似简单,却能解决信号差的大问题,这才是真的贴地气。”

李教授捏着系着绿布条的艾草,笑着说:“分辨草药不用复杂的仪器,靠鼻子闻、眼睛看,再系上布条,比任何手册都管用。基层的‘认’,从来都是‘靠感觉、好记’的土法子。”

林辰靠在车窗上,手里攥着张写着 “关节疼调理” 的塑料案例卡,卡面还留着马克笔的淡痕。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忽然想起医学竞赛时评委说的 “创新与实用结合”—— 原来真正的 “结合”,不是用纸贴案例,是用塑料卡耐住风雨;不是靠联网传数据,是用离线模式接住信号差的难题;不是靠仪器辨草药,是用气味和布条分清每一种草;是让张主任的塑卡贴满墙,赵天宇的离线模式连住无网的村,李教授的布条系住每堆草药。

车子驶进市区时,多村群里跳出新消息:山南村发了塑料案例卡的照片,配文 “风吹雨打都不坏,新案例随时加”;溪头村发了离线 AI 考核的截图,写着 “没网也能传,再也不怕忘”;邻村发了系着布条的草药堆视频,标注 “一看布条就知草,抓药不慌了”—— 满屏的照片和文字,都透着冬日里的安稳。

林辰看着群里的消息,胸口的玉佩依旧温热。他知道,这场从医学竞赛开始的 “基层之旅”,早已不是 “方案推广” 那么简单 —— 是张主任的塑料卡、赵天宇的离线模式、李教授的辨草布条,是村民们贴满的卡、传完的考核、系好的布条,一起把 “神农医道” 的 “实用” 与 “仁心”,融在了每一张耐造的塑卡里,每一次离线的存储里,每一根系住草药的布条里。

晚上,林辰在笔记本上写下:“所谓巅峰,不是赛场的金奖,是塑料卡上擦不掉的字迹;所谓传承,不是复杂的理论,是系在草药上、一眼能认的彩色布条。” 写完,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暖意漫过指尖 —— 这,才是医学竞赛 “巅峰对决” 真正的延续,是神农传承最耐住时光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