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204章 麦芽调春积 树苗承新望

太极医道传承 第204章 麦芽调春积 树苗承新望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雪化得差不多了,青山村的田埂上露出湿润的泥土。林辰刚把中医科的开春义诊计划理完,手机就响了 —— 屏幕上 “赵村长” 三个字跳出来,接起时能听见电话那头传来小孩的嬉闹声,还有隐约的捣药声。

“林医生,开春前的草药都整理好了!” 赵村长的声音透着轻快,“按你教的双层防潮袋收着,一点没潮;就是村里几个娃,这几天吃了点炸红薯,又开始积食,夜里哭着喊肚子胀。还有你说的枇杷树,俺们找育苗的老乡留了几棵苗,就等你来了教俺们种。”

林辰心里盘算着,开春饮食油腻易积食,麦芽炒过助消化,配山楂更对症,之前的山楂还有剩,加麦芽正好调整;枇杷树苗得选向阳的地方,庙后的草药地旁就合适。他应道:“我们周六就去,带了炒好的麦芽和山楂,还有树苗种植的法子。您先让娃们少吃炸的,多喝温粥,等我们来煮茶。”

挂了电话,林辰和苏晓冉赶紧打包。林辰装了袋炒好的麦芽,还打印了 “麦芽山楂茶配方” 和 “枇杷树栽种图”;苏晓冉带了些旧布,用来给树苗做简易防晒罩 —— 开春风大,树苗怕吹干;两人还带了小铲子,帮着挖坑栽树。

周六一早,天刚亮,风里带着点开春的暖。两人背着麦芽、山楂、布块往青山村赶。大巴车驶进山区,路边的雪只剩沟里一点残白,田埂上的草冒出嫩绿芽,村民们在田里翻土,空气里飘着泥土的腥香,冷意里裹着生机。

快到村口时,就看见小石头和赵村长站在老槐树下。小石头怀里抱着捆整理好的草药,手里还攥着个小布包,里面是他自己晒的山楂;赵村长旁边放着三棵枇杷树苗,根系裹着湿泥,绿油油的叶子很精神。

“林医生!俺们把草药都理好了,按你说的分了类!” 小石头蹦着跑过来,棉鞋上沾着点泥土,“俺还晒了山楂,等着做消积的茶,虎子说他弟弟又胀肚子了,俺教他先喝温粥,别吃炸的!”

林辰接过草药,叶子干爽,分类整齐。他摸了摸小石头的头,胸口的玉佩轻轻发热,一股暖意顺着指尖传到他手上 —— 像是在认可他的细心。“做得好!今天咱们先煮茶治积食,再去种枇杷树,以后摘叶子方便,还能结枇杷给你们吃。”

跟着往神农庙走的路上,虎子妈抱着小儿子迎上来,小孩捂着肚子,皱着眉头。“林医生,你快看看,娃昨天吃了炸红薯,今天就不吃饭,还吐了两次。”

林辰摸了摸小孩的肚子,鼓鼓的。他还没开口,胸口的玉佩先热了点,暖意蹭过他的指腹 —— 像是在确认 “麦芽山楂茶对症”。“您放心,炒过的麦芽助消化,配山楂消积,煮出来甜丝丝的,娃爱喝。”

到了神农庙,庙里的火塘没烧旺,只留了点余温。草药罐整齐地摆在架子上,贴着小石头画的标签:“止咳茶”“护膝草药”“防潮袋”。苏晓冉把麦芽、山楂摆好在石桌上,麦芽炒得微黄,山楂切了小块去了核。

“煮茶要注意,麦芽和山楂按二比一的比例放。” 林辰拿起麦芽,“炒过的麦芽比生麦芽更温和,煮水时加一勺红糖,水开后煮八分钟,别煮太久,免得山楂太酸。”

小石头赶紧找了个小锅,帮着放材料,还不忘教虎子:“虎子,你记着,煮八分钟!你弟弟喝了茶,肚子就不胀了,以后别让他吃太多炸的!”

虎子点点头,蹲在灶台边帮着烧火。没一会儿,麦芽的焦香混着山楂的酸甜飘满庙院。小孩喝了小半碗,没一会儿就说 “饿了”,眼睛也亮了,不再皱眉头。

“真管用!” 虎子妈松了口气,“以前娃积食,都得等你来了才敢处理,现在俺们记着法子,自己也能煮茶了。”

处理完积食的事,大家开始整理剩下的草药。王奶奶戴着老花镜,把草药按 “春夏用”“秋冬用” 分开装罐:“俺们按你说的,把夏天用的薄荷、金银花放一起,冬天用的艾叶、桑枝放一起,以后找着方便。”

林辰帮着贴标签,胸口的玉佩带着淡淡的暖意 —— 像是在认可草药整理的条理。他说:“开春后草药容易发芽,大家记得每隔半个月开罐透透气,别闷坏了。”

整理完草药,一行人往庙后的草药地走,去种枇杷树。赵村长扛着树苗,村民们拿着铲子、水桶,小孩们也跟着,手里提着小水壶。到了地旁,林辰选了块向阳的地方:“枇杷树喜欢太阳,这里离草药地近,以后摘叶子方便,树根也不会抢草药的养分。”

他刚说完,胸口的玉佩轻轻热了点,像是在确认位置合适。小石头赶紧拿起小铲子,帮着挖坑:“俺要挖个大一点的坑,让树苗长得高!”

村民们一起动手,有的挖坑,有的扶树苗,有的浇水。赵村长往坑里放了点腐熟的红薯藤当肥料:“俺们村里的肥,比买的化肥管用,树苗长得壮。”

三棵枇杷树种好后,苏晓冉用旧布做了简易防晒罩,套在树苗上:“开春风大,别把叶子吹干了,等长出新叶再摘掉。”

小石头领着几个小孩,围着树苗转圈:“俺们以后每天来浇水,看着它长高,结了枇杷,分给村里的老人吃!”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饭桌上摆着红薯粥、炒青菜、还有刚煮的麦芽山楂茶,都是开春的家常吃食。王奶奶喝着茶,笑着说:“现在村里不管是老人咳嗽,还是娃积食,都有法子治,再也不用跑镇上了,都是林医生的功劳。”

林辰摇了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小石头帮着教大家认草药,大家一起整理草药、种树苗,这就是传承 —— 每个人都能出力,把好法子守着、传着。”

饭后,大家把剩下的麦芽、山楂分装成小包,每个包上都贴着小石头画的小树苗图案:“这样大家拿回去就知道是治积食的,不会弄错。”

准备回城时,小石头抱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是他自己按比例配的麦芽山楂茶包,还有一页新画的枇杷树图:“林医生,这个给你带回去,城里要是有娃积食,你也能教他们煮茶。这是俺画的枇杷树,以后会长得很高很高!”

林辰接过布包,展开图画 —— 歪歪扭扭的枇杷树下,画着几个小孩在浇水,旁边写着 “一起长大” 四个字。他摸了摸小石头的头:“会的!等秋天来,咱们一起摘枇杷。以后村里的草药和树苗,就靠你多照看了。”

小石头用力点头,眼里亮得像开春的太阳:“俺会的!俺会教更多人认草药,看着枇杷树长大,不让你失望!”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枇杷树苗在风里晃,嫩绿的叶子透着生机,田埂上的草芽越冒越绿。小石头领着几个小孩,举着小水壶,大声喊:“林医生!秋天来摘枇杷啊!”

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刚种好的枇杷树,还有那道蹦跳着的小小身影,胸口的玉佩始终带着温意。他想起白胡子老头说的 “神农医道,重在仁心”,想起从冬日止咳到开春消积,从防潮护药到栽种树苗 —— 原来传承从不是静止的法子,是跟着季节变,跟着需求走,是小石头这样的孩子把希望种进土里,是村民们把温暖揉进日常,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往后的日子多添点盼头。

回到城里,林辰把小石头送的茶包放进柜子,把新画的枇杷树图贴在书桌前。苏晓冉看着图上的小水壶,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最好的传承吧?不是你把什么都做好,是他们愿意接着做,还能长出新的希望。”

林辰点了点头,摸了摸胸口的玉佩。玉佩的暖意还在,像开春的阳光,暖着他的心里。他知道,青山村的 “温暖奇遇” 还在继续,而他带着这份神农传承,会一直走下去 —— 用山里的草木做药,用心里的仁心做暖,让每一份传承,都能在四季的流转里,长出守护彼此的力量,结出满树的希望。

晚上,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枇杷树图上,也落在玉佩上。林辰看着图,突然明白,真正的传承从不是玉的光芒,是小石头手里的小铲子,是村民们栽下的枇杷苗,是这世间最朴素的期待 —— 把好法子传下去,把好日子过下去,让每一个春天,都能带着希望发芽。这,才是神农医道真正的魂,才是他要守一辈子的传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