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18章 标本补全记与展览初构图

太极医道传承 第118章 标本补全记与展览初构图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日的中药园里,晨露还没完全散,石桌上摊满了大大小小的草药标本。林辰正把晾干的决明子标本往硬卡纸里夹,指尖碰到标本时,脖子上的太极玉佩轻轻暖了一下,像在跟着一起留意标本的平整度。

“哎?这标签贴错了吧!” 苏晓冉突然拿起一张标本,纸签上写着 “蒲公英”,可标本的叶子却带着锯齿,跟旁边真正的蒲公英标本差了不少。她转头看向胖子,眼神里带着点无奈 —— 昨天贴标签时,胖子自告奋勇说 “认草药我熟”,现在看来又出了岔子。

胖子凑过来一看,脸瞬间红了半截,手忙脚乱地去翻口袋里的小本子:“不对啊,我记得蒲公英叶子是锯齿状的…… 哦!糟了!我把苦苣菜的标本跟蒲公英弄混了!”

这话一出口,赵天宇手里的胶水都差点掉在地上。他赶紧把自己记的草药特征本递过去:“你看你看,我特意画了图的!蒲公英叶子是‘倒披针形’,锯齿是不规则的;苦苣菜叶子是‘长椭圆形’,锯齿更整齐,还带点毛 —— 上次草木课刚讲过,你怎么又记混了?”

胖子挠着头,把贴错的标签撕下来,嘴里还嘟囔:“这不俩长得太像了嘛,我昨天贴到天黑,眼睛都花了…… 下次我一定先对照你的本子,再贴标签,绝不再犯!”

林辰笑着把新的标签纸递给他:“没事,现在改还来得及。咱们做展览就是要仔细,不然居民来看的时候认错了,反而不好。”

正说着,石园门口传来脚步声,王奶奶拎着个竹篮走过来,篮子里铺着层软纸,放着几支干制的菊花标本,花瓣还保持着淡淡的黄色。“孩子们,我来送标本啦!” 王奶奶把篮子放在石桌上,拿起一支菊花标本,“这是我家阳台种的杭白菊,晾干了用来泡水,清热明目。我看你们在筹备展览,就做了几支标本,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苏晓冉拿起菊花标本,眼睛一亮:“太能用上了!您这标本做得比我们还整齐,花瓣都没掉,您是怎么弄的呀?”

“可不是嘛,” 王奶奶坐在石凳上,说起了经验,“先把菊花倒挂着晾干,别晒太阳,不然花瓣会变色。晾干了再夹进书里压两天,拿出来的时候就平平整整的 —— 我年轻的时候给孩子做植物标本,都是这么弄的。”

赵天宇赶紧掏出本子记下来,笔尖飞快:“倒挂晾干,避阳光,压两天…… 这个方法好,比咱们直接夹在标本夹里更护花瓣,下次做花类标本就用这个法子!”

这时张教授背着帆布包走进来,手里拿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 “草木标本集”,是民国时期的旧书。“刚去校图书馆翻到的,” 他把书放在石桌上翻开,里面夹着的标本已经有些褪色,但标签还清晰可见,“你们看,以前的人做标本,会在标签上写采集时间、地点,还有用途,比如‘1935 年采于西山,蒲公英,治疮毒’—— 咱们也可以在标签上多加点这些信息,居民看的时候能学到更多。”

林辰凑过去看,旧书里的标本标签是手写的,字迹娟秀,还画了小小的草药简笔画。“这个主意好,” 他点点头,“比如车前草的标签,除了写名字,还可以加‘采于社区路边,煮水治腹泻’,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怎么用,更实用。”

苏晓冉把王奶奶的菊花标本拿给张教授看:“王奶奶教我们倒挂晾干,您看这样做的标本能保存多久呀?”

“只要防潮防虫,能存好几年,” 张教授摸了摸菊花花瓣,“不过展览完了可以分给居民,让他们带回家当纪念,比一直存着更有意义 —— 咱们办展览,不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些草木嘛。”

聊到一半,胖子突然一拍大腿:“糟了!我刚才数了数,咱们的标本还差三种 —— 车前草、蒲公英、马齿苋,昨天采的不够做展览用的,这可怎么办?离展览只剩五天了!”

“别急,” 林辰站起来,“社区路边就有不少,咱们现在去采,正好再给大家补补认草药的课,省得下次再认错。”

几人收拾好标本夹和小铲子,往社区走。路上遇到李大爷,他正拎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车前草:“你们是去采草药吧?我刚在河边采了不少车前草,新鲜着呢,给你们用!”

胖子接过竹篮,看着里面的车前草,叶子肥嫩,根须完整:“谢谢李大爷!您这采的比我们上次采的还好,没带土,直接就能晾。”

“我采了几十年了,” 李大爷笑着说,“以前家里孩子拉肚子,就采这个煮水喝,比吃药管用 —— 你们要是还缺别的,我再帮你们找!”

大家谢过李大爷,继续往河边走。河边的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白色的绒球随风飘着,胖子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挖起一株,根须完整:“这次我肯定没认错!你看,根是圆锥状的,叶子带不规则锯齿,就是蒲公英!”

赵天宇在旁边打趣:“这次没把苦苣菜当蒲公英,进步不小啊!下次可以让你带居民认蒲公英了。”

胖子嘿嘿一笑,把蒲公英放进标本夹:“那我得先把特征记牢,不然带错了可就丢大脸了。”

苏晓冉则蹲在旁边采马齿苋,手指捏着茎秆轻轻一拔,整株就出来了:“你们看,马齿苋的茎秆是红色的,折断了会有汁液,叶子是扁圆形的,这些特征记住了就不会认错。”

林辰采了几株蒲公英,刚放进标本夹,玉佩又轻轻暖了一下,他低头看了看,标本夹里的蒲公英好像更鲜活了些。他心里明白,这大概是玉佩在呼应这份对草木的用心,就像之前每次用心调理药材时一样。

采完草药回到中药园,刘阿姨推着小车送来点心,是刚做的绿豆糕:“知道你们忙,给你们送点吃的,累了垫垫肚子 —— 展览那天我还来帮忙,给大家煮绿豆薄荷饮,解暑!”

大家坐在石桌旁吃着绿豆糕,整理刚采的草药。苏晓冉负责把草药上的土抖掉,赵天宇记录采集信息,胖子贴临时标签,林辰则把草药按种类分好,准备晾干。

“咱们明天开始布置展览吧,” 林辰看着桌上的标本,心里有了大概的想法,“把标本按‘解暑类’‘止泻类’‘安神类’分区域摆,再放几张咱们采草药、做标本的照片,让展览更热闹些。”

赵天宇点点头:“我今晚做解说牌,用彩笔写,再画点小图案,吸引小朋友来看 —— 上次去社区,好多小朋友都围着问草药的名字,肯定会喜欢。”

苏晓冉则想着给展览加个互动区:“咱们可以准备点小卡片,让居民写下自己知道的草木用法,贴在墙上,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更有意思。”

胖子拍着胸脯:“布置展览的力气活交给我!搬桌子、挂标本,保证做得又快又好,绝不给大家拖后腿!”

夕阳落在中药园的酸枣仁苗上,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他看着身边忙碌的伙伴,还有石桌上渐渐丰富起来的标本,突然觉得,这场展览不只是一次活动,更像一场草木的 “聚会”—— 从采草药到做标本,从老人的经验到旧书的智慧,都藏在这些小小的标本里,等着被更多人看见、记住、喜欢。

“咱们明天早点来,” 林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争取三天内把展览布置好,让居民早点看到这些可爱的草木。”

大家都点点头,收拾好东西往回走。晚风里飘着薄荷的清香,路边的草木轻轻摇晃,像是在跟他们约定,展览那天要一起绽放最美的样子。林辰知道,这场关于草木的展览,会成为本草社和社区之间又一段温暖的回忆,也会让中医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里慢慢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