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02章 社区义诊记与草木温情

太极医道传承 第102章 社区义诊记与草木温情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六的晨光把自行车筐里的药材袋染成浅金色,林辰蹬着车往晨光社区赶,车把上还挂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张教授给的《本草图经》复印件 —— 昨天特意嘱咐,怕认药材时有人问起老记载,好拿出来对照。

“等等我!林辰你骑太快了!” 身后传来胖子的呼喊,他驮着个大布包,里面是折叠桌和穴位图海报,车座两边还挂着两个保温桶,装着刘阿姨提前煮好的生姜紫苏水,“这桶水晃得我手都麻了,早知道该让赵天宇驮一个!”

林辰放慢车速,回头看 —— 胖子的自行车歪歪扭扭,布包边角还蹭着地面,活像只背着壳的蜗牛。正想笑,就见赵天宇骑着车从旁边超过,车筐里的笔记本摊开着,还在低头补记昨晚漏的义诊注意事项:“胖子你别喊了,昨天让你少装两包薄荷苗,你非说‘多带点给老人泡水’,现在累了吧?”

“那能一样吗?” 胖子喘着气,“薄荷泡水多好啊,夏天喝着清凉,比喝碳酸饮料健康 —— 再说了,苏晓冉还说要教老人怎么种,带少了不够分。”

说话间就到了社区门口,晨光社区的活动室门口早围了不少老人,张教授正跟社区主任打招呼,手里还拎着个小布袋,装着晒干的艾叶和桂枝。“人来齐了就好,” 张教授看到他们,笑着招手,“里面已经摆好桌子了,咱们赶紧把药材和海报支起来,王奶奶他们早等着了,说要让你帮着看看腿。”

几人手脚麻利地布置:林辰和赵天宇搭桌子,苏晓冉把穴位图海报贴在墙上,胖子则把保温桶打开,生姜紫苏水的香味一飘出来,老人们就围了过来。“这水闻着就暖和,” 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布包,“我是王桂兰,上次听社区说有中医义诊,特意来的 —— 我这右腿啊,一到阴雨天就跟灌了铅似的,走两步就疼。”

林辰赶紧让王奶奶坐下,蹲下来轻轻卷起她的裤腿 —— 膝盖外侧有点肿,按到阳陵泉穴时,王奶奶 “嘶” 了一声。“奶奶您这是寒湿裹着筋脉了,” 林辰抬头说,“咱们先用桂枝艾叶水敷敷膝盖,再按按穴位,一会儿就能松快些。”

苏晓冉递过来蘸了药汁的毛巾,还特意拧得半干:“奶奶您先试试温度,别烫着 —— 这桂枝是中药园新采的,比外面买的新鲜,药效更足。”

赵天宇掏出笔记本,在 “王奶奶” 下面记:“右腿风湿痛,阴雨天加重,拟用桂枝艾叶热敷 阳陵泉、血海穴按摩,后续建议艾叶泡脚。” 写完还特意问王奶奶:“您平时晚上泡脚吗?要是泡的话,加两勺桂枝,泡十五分钟就行,泡完别着凉。”

王奶奶点头,眼睛亮了:“我天天泡,但没加过桂枝,下次试试 —— 你们这孩子真细心,比我家孙子还会照顾人。”

正调理着,就见一位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张揉皱的纸,上面记着 “酸枣仁枕头” 四个字。“小伙子,你是林辰吧?” 爷爷坐下,声音有点哑,“上次听社区说你会做安神枕头,我这失眠快十年了,吃安眠药都不管用,想问问怎么弄。”

林辰接过纸,上面的字歪歪扭扭,还沾着点墨迹,一看就是反复记了好几遍。“爷爷您别着急,” 他从竹篮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酸枣仁,“这是中药园收的,您回去找个棉布袋子,装进去缝成小枕头,枕在脖子下面,比直接泡水安神效果好 —— 对了,您平时别喝浓茶,晚上睡前一小时别看电视,更容易睡着。”

“真的吗?” 爷爷攥着布包,手都有点抖,“我儿子之前给我买过保健枕,几百块钱都没用,要是这个管用,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肯定管用!” 胖子凑过来,递过一杯薄荷水,“爷爷您先喝这个,凉丝丝的,能顺顺气 —— 我奶奶用酸枣仁枕头,才睡了半个月,就能睡五个小时了,之前都只能睡两小时。”

爷爷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笑着说:“这水真好喝,比我家孙子买的薄荷糖还清凉。”

正热闹着,苏晓冉突然喊林辰:“林辰你过来看看!张奶奶说她胃不舒服,吃不下饭,还总反酸。”

林辰走过去,张奶奶正捂着上腹部,脸色有点白。“奶奶您平时是不是爱吃凉的?” 林辰搭了搭她的脉搏,偏细弱,“您这是脾胃虚寒,得温着养 —— 咱们用山药茯苓煮水喝,再按按中脘穴,平时多吃点小米粥,别吃冰西瓜、凉菜这些。”

赵天宇赶紧翻笔记本:“山药茯苓方我记了!脾胃虚寒的话,煮的时候加两颗红枣,更温和 —— 张奶奶,我这就给您写用量,一次各五克,煮二十分钟就行。”

张教授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片紫苏叶,给老人们演示:“大家看,这紫苏叶不仅能煮水,还能包包子、拌凉菜,夏天吃着能祛暑气 —— 咱们本草社下次来,教大家种紫苏,种在阳台花盆里就行,好活,想吃的时候摘两片,方便得很。”

“那太好了!” 老人们都高兴起来,“种在阳台能活吗?我家阳台光照少。”“会不会招虫子啊?”

苏晓冉笑着解答:“紫苏不怕阴,只要别浇太多水就行,还能驱蚊子呢 —— 下次我带点小苗来,教大家怎么种,保证都能活。”

义诊一直忙到中午,保温桶里的生姜紫苏水喝光了,薄荷苗也分出去大半,笔记本上记满了老人的名字和调理建议。收拾东西时,王奶奶特意送来一袋子刚蒸的红薯,说:“孩子们辛苦了,吃点红薯垫垫,甜着呢。”

林辰接过红薯,咬了一口,暖意在嘴里散开。胖子一边吃一边说:“今天太有成就感了!张奶奶说喝了山药茯苓水,胃不反酸了,王爷爷还说要跟我学种薄荷,下次一定带小苗来。”

赵天宇把笔记本收进包里,上面还沾着点薄荷汁:“我把今天的病例都整理好了,晚上再加到校园中医手册里,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就能照着参考 —— 对了,张教授,下次咱们能不能教老人做艾叶香囊?我看他们挺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的。”

“当然可以,” 张教授笑着点头,“下次来带点彩布和棉线,咱们一起做 —— 中医不只是调理身体,更要把这些草木温情融进日常,这样才更有意义。”

骑车回去的路上,风里飘着社区小花园的月季香,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还带着点上午调理时的暖意。车筐里的《本草图经》复印件被风吹得轻轻晃,上面的药材图好像活了一样 —— 薄荷的锯齿叶、紫苏的卵圆形、藿香的方茎,都跟今天见过的老人笑脸叠在一起。

“下次咱们还来啊!” 胖子在后面喊,声音飘在风里,“我妈说要教我做艾叶香囊,下次带过来给老人们当礼物!”

林辰回头笑:“好啊!下次再带点薄荷苗,教老人种在阳台,夏天就能喝上新鲜的薄荷水了。”

阳光洒在自行车上,把几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串连在一起的脚印。林辰知道,这趟社区义诊不是结束,是本草社把中医温暖送出去的第一步 —— 就像那些薄荷苗,种在土里能发芽,种在心里,就能长出更多的草木温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