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蒂华纳特有的、带着些许咸腥气息的薄雾,洒在“龙宫”中餐馆焕然一新的门面上。经过连日来近乎不眠不休的精心准备和秘密加固,这家一度在夜间遭遇侵袭的餐馆,此刻正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它的正式开业。
前一天被打碎的玻璃窗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加装了内侧坚固金属格栅和防爆膜的崭新玻璃,既透亮又安全。临街的窗户上方,悬挂起两串长长的、噼啪作响的红鞭炮——这是陆少华特意托人从华人社区弄来的,为了增添喜庆,也为了用这震耳欲聋的响声,驱散一些盘踞在此地的晦气和窥探的目光。
餐馆门口支起了一个红色的充气拱门,上面贴着金色的“开业大吉”字样。两侧摆满了附近商户和少数得知消息的华人朋友送来的花篮,五彩斑斓的鲜花与翠绿的植物为这条略显破败的街道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一块用中英文和西班牙语写着“盛大开业,全日八折,酒水免费”的醒目招牌立在最显眼的位置。
陆少华站在门口,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式立领衬衫,深色的布料衬得他身形挺拔。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而不失稳重的笑容,迎接着陆续到来的客人。但若有人仔细观察,会发现他那双深邃的黑眸深处,依旧保持着鹰隼般的警觉,视线不时扫过人群,掠过街角,评估着每一个细节。昨晚的遭遇战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提醒他表面的繁华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伙计迭戈和索菲亚也换上了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忙碌地穿梭在已经座无虚席的堂食区和新开辟的露天座位之间。迭戈憨厚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手脚麻利地端茶倒水,招呼客人。索菲亚则像一只轻盈的蝴蝶,用流利的西班牙语和甜美的笑容引导着顾客,她今天特意将金色的长发盘起,显得更加干练。
厨房里,炉火正旺。陆少华聘请的另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老师傅正带着两个本地帮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炒勺与铁锅碰撞出富有节奏的声响,浓郁的菜香如同无形的诱惑,弥漫在空气中,勾引着过往行人的食欲。
“老板,恭喜发财!”老华侨陈伯拄着拐杖,第一个赶来捧场,他紧紧握住陆少华的手,眼中满是欣慰,“看到你这店搞得这么红火,真好,真给我们华人长脸!”
“谢谢陈伯,快里面请,给您留了靠窗的好位置。”陆少华笑着将老人迎进去,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热茶。这种来自同胞的真诚祝福,让他心中泛起一丝暖意,暂时冲淡了周遭的危机感。
很快,餐馆里便人声鼎沸。好奇的本地居民、在附近工作的工人、被折扣吸引的学生、以及一些听闻风声前来尝鲜的华人侨胞,将不算太大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杯盘交错声、谈笑声、以及后厨传来的爆炒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交响乐。
陆少华并没有一直待在门口。他时而走进厨房,检查菜品的质量和出餐速度,亲自掌勺烹饪几道招牌菜,确保口味地道;时而在大堂里与熟客寒暄几句,听取反馈。他的举止从容不迫,应对得体,完全是一个敬业且精明的餐馆老板形象。
然而,他的感官始终处于半激活状态。耳朵捕捉着各种语言的交谈片段,眼睛的余光留意着每一个进出餐馆的人。他注意到几个穿着花哨衬衫、眼神游移的年轻人坐在角落,低声交谈着,不时看向收银台的方向。他也看到马路对面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窗贴着深色膜,久久没有动静。
“迭戈,”陆少华趁隙低声对忙碌的伙计吩咐,“留意角落那桌穿花衬衫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常举动,不要冲突,立刻到厨房告诉我。”
“明白,老板!”迭戈神色一凛,郑重地点点头,下意识地摸了摸别在后腰的一根沉重的擀面杖——这是陆少华允许他携带的,以备不时之需的“工具”。
开业活动的**出现在中午时分。陆少华准备的几头现烤的乳猪出炉,金黄油亮的脆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被隆重地抬到店门口展示、分切。这一充满中国特色的美食立刻引起了轰动,排队领取免费品尝样品的人群一度阻塞了人行道。
就在这喧闹的顶点,一辆熟悉的黑色SUV缓缓驶来,停在了不远处。车门打开,“疯狗”马科斯带着两名手下走了下来。他今天没有穿那身标志性的嚣张皮衣,而是换了一件看起来稍微“文明”些的 polo 衫,但眉宇间那股戾气依旧难以掩饰。
人群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喧闹声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几分。不少本地人都认出了马科斯,眼神中流露出畏惧,下意识地让开道路。
陆少华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但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他主动迎了上去,仿佛迎接一位普通的贵客。
“马科斯先生,欢迎光临。”陆少华用流利的西班牙语说道,语气不卑不亢。
马科斯上下打量着餐馆热闹的景象,又瞥了一眼那坚固的新窗户和隐约可见的内部格栅,嘴角扯出一抹意义不明的笑意。“生意不错啊,华老板。看来前几天的小麻烦,并没影响到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