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地下指挥中心的气氛,如同暴风雨来临前闷热压抑的热带雨林。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电流,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疑虑。屏幕上,代表海湾集团势力范围的红色区块依旧死寂,但这种死寂,如今在陆少华眼中,已不再是单纯的蛰伏,而更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等待猎物自投罗网的蛛网。而最令人不安的是,这张网的某些丝线,似乎正从他们自己的堡垒内部悄然抛出。
无声的警报:泄密的蛛丝马迹
疑云始于几个微不足道却又无法忽视的细节。
李俊(幽灵)最先敲响了警钟。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几段经过算法增强和比对的监控录像。“华哥,强哥,你们看这里。”他指向屏幕,“这是我们西区仓库上周三凌晨的外围监控。这两辆没有牌照的黑色SUV,在街区外徘徊了将近一个小时,但始终没有靠近。而就在那天上午,我们的一支运输队按原计划从那个仓库出发,路线是前一天晚上才最终确定的。”
王强(山鹰)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你的意思是,他们不是在盲目巡逻,而是在确认某种信息?”
“更奇怪的是这里,”李俊切换画面,“同一天,我们的3号安全屋。下午四点左右,一个街头小贩在对面摆摊,卖的是通常不会在那个区域出现的特定种类水果。他待了不到半小时就离开。而就在当晚,我们原定要转移至3号安全屋的一名受伤骨干,行程临时取消。但这个小贩,再也没出现过。”
伊莎贝拉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她递过来一份财务简报:“我这边也有发现。通过几个空壳公司流转、用于支付给某些‘线人’和‘合作者’的几笔小额资金,收款账户在款项到账后24小时内迅速被清空并注销。手法干净利落,不像普通黑帮的粗糙作风,更像是受过训练的人在收取情报费。”
这些事件单独看来,或许都可以用巧合或过度敏感来解释。但当它们几乎同时发生,并且都围绕着己方的核心人员调动、物资转移和资金流向时,其指向性就变得清晰而骇人——有一只隐藏得很深的耳朵,正在偷听;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窃取他们的秘密。
紧急闭门会议:信任的基石出现裂痕
陆少华立即召集了最核心的三人——王强、伊莎贝拉和李俊,进行了一次绝对秘密的紧急会议。甚至连卡洛斯都未被通知,并非不信任,而是需要将知情范围控制在最小。
会议室的门被反锁,信号屏蔽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我们内部有鬼。”陆少华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平静,但眼神深处燃烧着冰冷的火焰。“级别可能不高,但位置一定很关键,能接触到零散的、但足够拼凑出有效情报的信息流。或者……不止一个。”
王强抱着双臂,身体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手法不像新手。利用日常工作的便利,传递看似不起眼的信息,比如警卫换班时间、某辆车的使用频率、甚至食堂采购单上的细微变化。这些都是特种侦察的基础课程。海湾集团那帮疯狗没这个耐心和纪律,除非……他们得到了‘专业’的指导,或者安插了有经验的人。”
伊莎贝拉补充道,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资金流向也表明,对方非常谨慎,不想留下任何长期线索。他们不是在豢养一个长期内应,更像是在为一份份具体的情报支付高价。这说明对方可能也不确定这个内应的忠诚度,或者这个内应本身就在待价而沽,极其危险。”
李俊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冷光:“我已经回溯了最近两周所有内部通讯日志和监控存档,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访问或数据批量下载。对方很聪明,可能只用大脑记忆,或者通过极原始的方式(如纸条、特定位置的标记)传递信息,避开了电子监控。”
一股寒意掠过众人心头。一个隐藏在阴影中、懂得如何融入环境、利用规则、并且极其谨慎的“鼹鼠”,远比一个拿着枪冲进来的叛徒要可怕得多。他就像血管里的血栓,随时可能让整个系统瘫痪。
暗流涌动:排查在无声中展开
调查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启动,代号“清道夫”。由陆少华亲自指挥,王强和李俊负责执行,伊莎贝拉提供财务数据分析支持。这是一场在自己心脏地带进行的无声狩猎。
李俊开始构建一套更精细的监控矩阵。他不再大规模筛查数据,而是聚焦于那几个疑似泄密事件所涉及的具体时间、地点和部门。他交叉比对这些时间段内所有有权限接触到相关信息人员的行踪、通讯记录(哪怕是正常的公务联系)、甚至门禁刷卡时间,寻找任何细微的、不合逻辑的时间差或行为模式。
王强则发挥其特种作战的反侦察本能。他像幽灵一样在“龙宫”内部活动,观察着各个岗位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他的目光锐利,能注意到谁的眼神偶尔会飘忽不定,谁会在交接班时多问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谁的习惯性动作在最近发生了微小的改变。他甚至在几个关键区域,设置了连李俊都不知道的、极其隐蔽的物理监控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