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华纳的清晨,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晚的寒意,“龙宫”的地下堡垒却早已开始了高速运转。与地面上餐馆即将迎来的慵懒早餐氛围截然不同,这里的气氛更像是一台精密战争机器启动前的预热。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电子设备散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枪油味。
王强,代号“山鹰”,并未给自己任何适应或休整的时间。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已经如同融入阴影的猎手,开始了对“龙宫”及其周边环境的系统性、无声的勘察。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绕开了几处他自己判断可能存在疏漏的内部监控盲点——这是他多年职业本能形成的习惯,信任,但必须亲自验证。
鹰眼审视:无声的评估与洞见
他的勘察方式,让通过监控屏幕观察他的陆少华和李俊(幽灵)都暗自心惊。
他并不只是简单地走一圈。他带着一个军用级测距仪和一个小型电子罗盘,精确地测量着关键通道的宽度、转折角度,评估着每一个可能的狙击位和火力封锁点的视野与射界。他用手触摸墙壁和承重柱,感受材料的厚度和结构,判断其防弹和抗爆破能力。他甚至会趴在地上,用一个小手电检查通风管道的格栅是否牢固,以及其通向何处。
短短两个小时,他走过的路线图在脑海中已然成型,并与李俊提供的建筑结构图进行着比对和修正。他不仅在看防御的坚固之处,更在敏锐地寻找着那些细微的、可能被忽视的脆弱点。
早餐时间,陆少华在重新规划过的地下指挥中心旁的简餐区找到了他。王强面前摆着一杯黑咖啡和几片面包,正低头在一个皮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着草图,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数据和符号。
“怎么样?”陆少华将一盘煎蛋和培根推到他面前,问道。
王强抬起头,眼神锐利而专注,没有丝毫倦意。他用手指点了点草图上的几个点,言简意赅:
“东侧二楼走廊尽头窗户,视野开阔,但外侧无遮拦,是很好的狙击点,但也容易从对面制高点反制。建议内侧加装可快速降下的防弹卷帘,非必要时保持关闭。”
“地下车库通往主建筑的通道B,转弯半径过小,紧急情况下车辆快速出入容易擦碰堵塞。需要拓宽至少零点五米。”
“顶层天台西南角监控摄像头有约三度盲区,恰好与隔壁楼顶水塔形成的阴影区重叠。需要调整角度或增加一个补充摄像头。”
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并附上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陆少华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赞赏。这就是“山鹰”,他从不抱怨,只提供答案。他带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套超越当前水平的专业标准和审视目光。
“立刻去办。”陆少华对身旁待命的卡洛斯吩咐道。卡洛斯看向王强的眼神,也从最初因陌生而产生的些许审视,迅速转变为带着敬畏的信服。这个男人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了他的价值。
实战教学:震撼与收获
当天下午,在王强的要求下,陆少华召集了包括卡洛斯在内的“龙族”核心安保队员,在“龙宫”后院一处经过特殊声学处理、与外界隔绝的封闭场地内进行一场“交流演练”。
队员们看着这个沉默寡言、身材精干的新来的中国人,眼神中多少带着一些好奇,甚至有些老队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他们都是经历过血火考验的前军人或资深枪手。
王强没有多余的开场白。他随意指了一名身材最高大、看起来最彪悍的队员。
“你,用你最擅长的方式,最快速度制服我。”他的西班牙语带着口音,但足够清晰,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名队员愣了一下,看向陆少华。陆少华微微点头。
低吼一声,那名队员如同蛮牛般冲来,势大力沉的摆拳直击王强头部。然而,王强的动作快得只留下一片残影。侧身、格挡、切入、擒拿、关节技……一系列动作在电光火石间完成,流畅而致命。众人甚至没看清发生了什么,那名壮硕的队员已经被他用一只手反扣着关节按在地上,动弹不得,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痛苦和惊愕。
全场鸦雀无声。
王强松开手,将那名队员拉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面向众人。
“力量很重要,但浪费力量就是愚蠢。”他平静地开口,“战场上,零点五秒决定生死。你们的敌人不会给你们摆好架势的时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变成了王强的个人教学秀。他从最基础的移动步伐、掩体利用讲起,到近距离反应射击、小组协同突击与防御的战术手势和走位。他演示了如何利用环境中的一切物品作为武器或盾牌,如何在高压力下保持呼吸和瞄准的稳定。
他没有炫技,每一个动作都简洁、高效、直奔主题,充满了经过千锤百炼的实战美学。队员们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全神贯注,再到最后的由衷佩服,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他们意识到,这个新来的“教官”,所掌握的东西,是他们过去在军队或街头混战中从未接触过的、真正顶尖的杀戮技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