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 第75章 大齐要变天了

第二天的朝会,百官一片喜色,相互交谈着昨日胡商大集开业的热闹景象,直到元康帝上朝才秉口凝吸,可喜悦的气氛仍然久久未能散去。

“今儿个这朝堂之上是少有的欢愉啊!”元康帝说话了,语气中也透着轻松,看来今天心情也不错。

作为百官之首的严济站出来躬身说道:“启禀圣上,大家都在谈论昨日胡商大集开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哦?如何个欣欣向荣?”

“胡商大集内多了许多西域风格的店铺,比如服饰、饮食、乐曲,甚至连胡商的澡堂都有!”严济回话。

“胡商的澡堂!哈哈哈哈……与我大齐的有何不同?朕倒是颇感兴趣。”元康帝朗声笑道,百官们也更放松了。

“微臣没去,不过杜大人倒是去了,杜大人,你给大家讲讲吧。”严济看向了户部尚书杜文远。

杜文远虽然是一把年纪,竟然也老脸一红,略显羞涩,连连摆手:“澡堂无非是赤膊相见,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百官们的兴趣刚刚被提起来,眼看杜文远不讲,大家这下可不依不饶起来,连元康帝也跟着起哄:“讲,必须得讲!”

杜文远老脸更红了,见皇上都下令了,这要不讲了就是抗旨了,只能硬着头皮讲下去了。

“额……那微臣就说了。这胡人的澡堂除了陈设不一样外,最大的区别是那里不光是能洗澡。”

“说来听听。”元康帝眼里闪着光,显然是很感兴趣。

“除了洗澡之外,还提供各种瓜果、茶饮、美食、棋牌、歌舞表演,应有尽有。”

“哦,那还是挺稀奇的,仔细讲讲。”

紧接着,杜文远便绘声绘色将澡堂里的见闻细致地描述一番,当说到男女都穿着浴衣聚集在一起享受各种美食、歌舞时,旁边不知道哪个官员突然插嘴道:“杜大人,这要是被尊夫人知道了,怕是以后你再也去不了啦。”

百官哄堂大笑,杜文远老脸通红,有些下不来台,元康帝帮忙打了个圆场。

“要是一不小心被夫人抓住,就说是朕让你去体察民情的。”

旁边一位官员赶紧说道:“杜大人,您这是奉旨泡澡啊!”

百官又是一阵哄笑。

“对了,朕听说高全还收了个徒弟。”

高全虽然地位斐然,可根据祖制,朝堂上他是不能主动发言的,元康帝问起,这才赶紧转过身来说道:“老奴是在昨日收了一个小徒弟,名叫周沫沫,今年五岁。”

“能让你看上眼的,想来定是天资聪慧,百里挑一的好苗子。”元康帝朗声说道。

高全微微一笑说道:“是不是好苗子老奴不知道,只是觉得跟这孩子投缘,便收下了。这孩子的哥哥陛下也知道。”

“是谁?”

“就是那个写出《将进酒》的周平。”

元康帝寻思了一下,好像突然想起来了似的说道:“对,我想起来了,诗写得确实不错。”

“他的琴弹得也好,奴才就是听了他的琴,才一时技痒,收了个小徒弟。”

“能让你技痒的人看来确实不错,薛大人在吗?”元康帝看向大殿,只见一个女官从人群中出列,她是礼部尚书薛正云。

“微臣在。”

“中秋节的祭月大典准备得如何了?”

“都已准备妥当,教坊司、司乐府以及其它各部司都在按部就班地准备当中。”

“好,到时候把周平也叫来,给朕弹奏一曲。”

“是,陛下。”薛正云退了下去。

这时元康帝又看向了户部尚书杜文远。

“胡商大集这么一变之后,每年预计税收大致有多少?”

“启禀圣上,胡商大集现在的经营种类做出了大幅度调整,不同阶层人群都能去那消费,再加上教坊司开了一所别院,致使胡商的营业时间延长至全天。考虑到全年京城各地来往商旅人数,根据计算,新胡商大集全年的税收大致在100万两左右。”

杜文远这一席话刚刚说完,立刻引来了百官侧目,100万两白银,已经足够支持打一场局部战争了,况且这还只是一个胡商大集,就能带来如此可观的税收,不得不令人惊讶。

元康帝心中自然也是喜的,可是脸上却平静如水:“这么一个小小的坊子便能带来百万税银,户部接下来是如何规划的?”

“启禀圣上,接下来户部计划利用河道之便,将南、北、东、西的大城连接起来,将胡商大集和桶子街作为典范,推广到全国。”

元康帝略微寻思了一下,说道:“好,那就去拟个折子,呈报上来。胡商的税收上来了,要适当免除一些百姓的税负。”

“遵旨!”

“兵部,最近东南和西北战事如何?”元康帝看向李义林,比起之前祭月大典和胡商大集,这才是元康帝最关心的事情。

李义林拱手说道:“启禀圣上,昨日刚刚收到胡宪林的奏报,今年东南汛期遇到罕见大雨,洪水决堤淹了七镇四十八乡,百姓颗粒无收。胡宪林正会同东南官员筹集粮草。至于海妖族,胡宪林坚守城池、高营垒驻,寸土未进,只是退敌恐怕要再等些时日。”

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元康帝脸上立刻布上了一层阴云,沉声说道:“着户部,立刻拨银50万两,交与胡宪林筹粮赈灾。”

“遵旨!”户部尚书杜文远领旨。

“西北战事呢?五皇子可有捷报传来?”元康帝又问道。

李义林继续回复:“五皇子驱逐异族八百里,斩杀敌军三万,缴获战马三千匹。另外五皇子还传信来说手雷筒威力惊人,令敌人闻风丧胆,要再加10万支火速运往大营。”

“工部,10万支手雷筒何时能运往西北?”

工部尚书潘子川出列,拱手说道:“回皇上,之前户部只拨糖10万担,除了用于制作手雷筒外,其余的炸药都已经发给各地工程司,眼下实在没有多余的了。”

杜文远紧跟着说道:“启禀圣上,户部已着令地方加紧采买,可是从各地发回的信函来看,情况并不理想,况且眼下东南种植甘蔗的福临和广安大片甘蔗产地已经被海妖族占领,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明年整个大齐百姓吃糖都会成问题。”

元康帝环视了下大殿问道:“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所有大臣都低下了头,无人敢应对。

元康帝又看向了严济,问道:“严阁老,你出个主意吧。”

严济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垂首说道:“回皇上,老臣以为制糖一事当改稻为蔗,而且刻不容缓,若错过了季节,一切都晚了。”

“臣以为不妥,如今东南大灾,海妖肆虐,若在此时让百姓改种甘蔗,于国不利。”李义林站出来第一个反对。

“李大人,当初陛下让咱们几个拟折子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严大人,折子里我写得很清楚,我赞成改稻为蔗,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东南事态变化,改稻为蔗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如何从长计议?难道李大人真要等到明年全境无糖可用时才能想出解决办法吗?”严济连续三个质问,将刚才的轻松气氛一扫而空,殿内立刻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李义林没有接招,而是直接看向元康帝,拱手说道:“启禀圣上,寺庙掌管全境大量土地,而且每年仍旧是有增无减,尤其东南一隅,大量上好良田名义上归寺院所有,实际上却是当地官员、乡绅与某些寺庙沆瀣一气,逃避赋税,中饱私囊,倘若能将全境寺院用地做统一使用,分给百姓,何愁赋税,又何愁那600万担糖?”

李义林一番话慷慨激昂,犹如一剂狠药深深地戳中了元康帝的心窝。

20年前,元康帝刚刚登基时便下旨寺院用地免交赋税,成立了善事院管理全国寺院土地和僧籍。

多少年来,寺院数量越来越多,僧人良莠不齐,于是便有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与寺院勾结在一起,巧立名目,将自己的土地名义上划入到寺院名下,实际上是逃避赋税。

还有些富家子弟披着所谓的“遁入空门”的外衣,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一些贫苦百姓无法生存也只能进入寺院逃避兵役、徭役,使我大齐无人可用,无兵可征。

短短20年,曾经万邦来朝的大齐帝国就被蛀得千疮百孔,连一海妖小族都敢肆意侵犯。

虽然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一件事,却无一人敢提,究其原因就在元康帝本身。

这些年,曾不止一次有官员弹劾善事院,不是被贬职流放,就是入狱砍头,从那以后就无人敢再提起此事。

今日,李义林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朝堂之上重议此事,这可是赌上了自己的仕途和性命,也要为大齐百姓争下这一份清明。

“李义林,你这是要灭佛?”严济厉声质问。

“严大人,李某只字未提灭佛二字,你此言何意?”李义林厉声呵斥,毫不退让。

严济顿时不再说话,只是浑身抖个不停。

朝堂之上,无人再敢说话,所有人都低着头,大家都清楚,要不要灭佛,元康帝是最大的阻碍。

早有传闻佛陀曾与元康帝做过约定,只是无人知晓他们究竟约定过什么,竟然能让全天下举世无双的人皇元康帝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元康帝坐在龙座上,脸色平静如常,没人知道他心里此刻在想些什么。

只见元康帝静静地吸了一口气,如平日一般说道:“着内阁、户部、工部三日内拟个折子上来,以京城胡商大集和桶子街为典范向全国推行;重新调整赋税、徭役;统计全国寺院、僧侣数量、寺院用地,还地于民。”

文武百官愣了刹那,齐声跪倒。

“臣等遵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耳欲聋的呼声如同海浪般在大殿内激荡,所有人都知道,大齐王朝要变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