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 第66章 一份军情中的权术

东南胡宪林呈上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此时正放在元康帝的龙案上。

龙阶之下,内阁首辅严济和次辅李义林垂首而立。

整个大殿气氛凝重、死气沉沉,如同身上压着千钧重负让人透不过气来。

奏报的内容大家都已经知晓了,东南沿岸,海妖族正在集结军队,胡宪林粮草、军饷接济不上,如今只能退回到几个主要城市进行协防,可以说整个东南沿岸的出海口已经全部丢失。

东南,一直以来都是大齐的钱袋子、粮食库。

现在,出海口全被海妖族占领,海外贸易无法开展,相当于一只手已经掐住了元康帝的脖子。

假如海妖族再继续向内陆一带扩张,占领几个产粮大州,届时整个大齐势必会引发内乱,天下恐将再次陷入战火,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虽然军情已经到了十万火急之地,可元康帝却像往常一般面无表情,如同泰山般稳稳地坐在龙椅上,仿佛那奏报上的三处火封只是夸大其词而已。

“你们觉得此事当如何应对?”元康帝是开口了,声音冷淡、深沉,冰窖一般,毫无感情。

严济跟了元康帝几十年,自然知道元康帝心里在想什么,可是他并没有顺着圣意往下说,而是将这块烫手的山芋直接扔给了李义林。

“回皇上,老臣觉得,李大人掌管兵部,这事还是先听听李大人的意见。”

李义林微微躬身,朗声说道:“启禀圣上,微臣认为当立刻调拨粮草和军饷于东南,支援胡宪林!”

严济微微一愣,感觉好像听错了似的,侧首提声问道:“李大人,皇上是在问你可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朝廷能立刻拨出粮饷,胡宪林也就不用这么难了。”

李义林顿首说道:“严大人所言极是,可眼下,我身为兵部尚书,却无兵可调、无将可派。

火罗世子刚刚暴毙,不日凶犯便将押回火罗,大利可汗会做何反应,实未可知。五皇子身为西北道统帅,镇守多年,麾下虽猛将如云却不可轻举妄动。

西南灵王宫与异族相峙多年,如今传闻异族似乎在谋划什么,灵王断不能动。

中央军若是往常,可驰援东南,可现在京城内出现妖族,正在全面排查,若是各仙门趁此机会犯上作乱,没有中央军,仅凭西厂实难镇压。”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严济逼问道。

李义林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叹声道:“恐怕现在的东南要比胡宪林写奏折时更加艰难了。”

“怎么说?”严济再问。

“如今东南即将迎来雨季,五湖两河汛期将至,若天降大雨,未能及时防洪,一旦河堤决口,东南势必一片汪洋。海妖族善水,天时地利集于一身,到时就算粮饷运抵东南,恐怕胡宪林也难振乾坤了。”

元康帝听到这,略微点了点头。

李义林拱手继续说道:“眼下,即便是从京师调运,也很难在汛期到来之前运抵,微臣之见,不如责令东南地方官员立刻在当地筹集粮饷,月中之前交付胡宪林,胡宪林必能一战功成,收复失地!”

“严阁老。”元康帝看向了严济,淡淡地问道,“你的意思呢?”

“额——老臣觉得理应如此。”

“好,那就即刻拟旨,着东南巡抚黄瑜文调齐粮饷,五日之内送抵胡宪林大营,拖延一日,自行押解进京吧。”

严济双眼顿时大如铜铃,脸上的褶子抖出了波纹,可转瞬便恢复了原状,颤颤巍巍:“臣领旨。启禀皇上,县衙捕快周平当街阻拦驿卒,贻误军机,该如何处理?”

元康帝突然眯起双眼,如同利刃射向严济,声音中透着刺骨的冰冷。

“严济,你身为当朝首辅,连一个小捕快的事都要亲自过问了吗?”

严济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一头磕在地上。

“圣上息怒,臣罪该万死。”

元康帝看着趴在地上的老严济,心中着实有些不忍,声音温柔了许多。

“起来吧。”

“谢皇上。”

“严阁老,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不能没有你,整个大齐朝也不能没有你,明白吗?”

严济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心中翻起一阵波澜,顿时抽泣起来,用衣袖擦了擦眼角,断断续续地说道:“老臣何德何能,虽万死不能报皇上之圣恩!”

元康帝点点头,说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累了。”

严济和李义林依次退出大殿,元康帝看了一眼桌上的奏报,好像自言自语似的说道:“胡宪林这奏报写得好啊。”

“是,皇上。”一直站在旁边未出一声的大太监高全应和着。

“怎么好了?你说说看。”

“老奴哪看得懂,只是觉得李大人都认为胜券在握,便是好的。”

元康帝微微一笑,说道:“胡宪林这份奏报表面上看是危机四伏,实际上是告诉朕不日将全歼海妖族,彻底解决东南海患。”

“不是已经都退无可退了吗?”高全疑惑着问道。

“这便是胡宪林的诱敌深入之计,而且还是一石三鸟的计中计,严济吃亏就吃在不懂军事。”

“那李大人……”

“他自是懂的,配合这奏报演了一出戏而已。即刻传旨,令公西子调拨五十万两税银给胡宪林,火速回京。”

“可是东南盐税错综复杂,这么短的时间公西子应该很难查出结果。”

元康帝笑道:“若是之前黄瑜文对于严济的话还会虚与委蛇,这次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了。”

“老奴明白了。”

元康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元康帝突然透过大殿的殿门望向南方的天空,仿佛这千古一帝此时已经君临东南,将那富饶之地尽收眼底。

“秋闱快到了,希望能给我大齐多选些有用之才吧。”

东南,大运河上,十几艘乌黄色的帆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岸边。

码头上,大儒公西子正在亲自清点查收上来的税银。

这次税银总共收缴了450万两,其中50万两已经给了胡宪林,剩下的400万两将立刻运往京城。

“都清点完毕了吗?”公西子问道。

书童将账本合死,点点头:“都点好了,先生,一两都不少。”

“好,装船吧。”

“先生,今天天色不太好,恐有大雨,不如咱们明日再走如何?”书童看着远方的天空,阴沉沉的,黑云压在了天边,堵得人心口窝都难受。

公西子看了看,微微一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区区大雨焉能阻我?皇上命我火速返京,早日回去,也好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装船!”

公西子一声令下,船工们两人一箱,开始搬运。

突然,一阵怪风犹如鬼魅般贴着水面疾速袭来。刹那间,船身剧烈摇晃起来,两名船工猝不及防,原本稳健的身形瞬间失去平衡,手中装满银锭的箱子不受控制地向水中掉落。

两名船工顿时慌了,发出惊呼,这银子若是落水,哪怕只是丢了一锭,都是掉脑袋的事。

只见公西子双眼射出精光,口中念道:“举重若轻。”

重达几百斤箱子竟像树叶一般漂浮在水面上,随波荡漾。

两名船工赶紧跳下水,不过是轻轻一托,箱子便完好无损地重新回到了船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