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 第33章 一碗血

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第33章 一碗血

作者:阳蝉日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4:49:17

茅草屋内,金碧辉煌,一座宏伟的宫殿,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密密麻麻的台阶,笔直向上,令人眼花缭乱;猩红的地毯细腻柔软,每走一步如同泥足深陷,仿佛是走在铺满尸体的战场残骸之中。

台阶两旁,耸立着一尊尊雕像,手持各种法器,或怒目鼓鼻、或青筋暴露,走在中间,如群敌环伺,巨大的威慑像群山压顶 ,举步维艰。

又是一声叹息,这次更清晰,仿佛在耳边低语,从楼梯的尽头传来。

楼梯的尽头,四尊几人高的金刚力士手举法器,四双法眼凝视着中央。

中央的红色地毯上,静静地放着一只白玉碗,碗中,盛满红色的液体,越靠近,血腥味便更浓郁。

战斗的血液在周平体内激荡,好像回到了尸横遍野的丛林战场。

“你是谁?”

周平盯着那一碗血,他知道,发出那声叹息的怪物就在这个碗里。

血动了,像是发生了痉挛,只是一下,便又恢复了平静。

可周平知道,并没有结束,他就在一旁静静地等着,等着碗中将要发生的变化。

果然,又是一声叹息,平如镜面的血液出现微微涟漪,逐渐向四周扩散,撞击在碗壁上,再从中心重新开始。

然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血液的运动规律突然发生了剧变,仿佛一锅沸水,血腥的泡沫不断翻滚着,散发着诡异的气息。

“你是谁?”声音嘶哑,仿佛有双手将喉咙扯开,令人头皮发麻。

周平见过各种诡异离奇的事情,虽早已猜测到这碗血非同寻常,可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心里还是禁不住一揪。

不过很快,周平便冷静了下来,他没说话,而是伸手要去碰那只碗。

突然,血液从碗中窜了出来,如同一根鞭子,紧紧地缠住周平的手。

“住手!”嘶哑的声音再度响起,略显紧张。

周平抽回手,揉了揉手腕,语气戏谑地问道:“害怕我碰?”

“放屁,老子只是不喜欢你的脏手!”

周平暗想:这碗血还有洁癖!

“好,我可以不碰。那你到底是谁?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血液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我不记得了。”

周平冷笑:“我看你是不打算说吧。”

话音刚落,周平闪电般伸出手去夺那只碗,血液似乎也早有预料,再次缠绕,可血液的力量有限,被周平一把扯断,稳稳地将碗端起。

“你要干嘛?”血液的声音开始颤抖。

“装神弄鬼,不说实话,老子还跟你客气个毛线!”周平做势要砸,血液开始紧张。

“别、别砸,我是真不记得了。”

“真不记得了?”

“真不记得了。但是我需要血,越多越好,只要你给我足够的血,我就可以把力量分给你,让你变成最强大的存在。”

周平端着碗,冷哼一声:“最强大的存在?就你?我信你就是我神经错乱。”

周平又要砸,这次血液直接缠住了周平的脖子,用力一勒。

“你不把碗放下,我就勒死你。”

“你勒死我,碗照样砸地上。”

血液似乎是听懂了,缓缓松开,乖乖地回到了碗里。

“我是真不记得我是谁了,但是只要你帮我找回身体,我就能再次复活,到时你我融为一体,必将无敌于天下。”

周平盘腿坐下,手里仍然端着碗,说道:“你是得了妄想症吗?哪来的自信说自己是天下第一。”

“你见过哪个被这一屋子的金刚、罗汉和神器镇压着?”

周平环顾了下四周,突然觉得它说得很有道理,转头说道:“那看来你不是啥好玩意儿,还是砸了吧。”

“别、别、别,我可以跟你换。”

“换什么?”周平停住了手。

“你可以把外面的东西放在这?”

“什么意思?”周平问道。

血液继续解释:“你手上那串佛珠其实是件法器,而你和我都是在这佛珠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任何东西装进来。”

周平心头一亮:这不就跟网络小说里的那些超大储物柜是一样的嘛,这感情好。

“活物不行。”血液说道。

“为啥活物不行?”

“吃喝拉撒,是你能收拾还是我能收拾?”

周平想想也对。

“可我还是不能相信你。”

血液当时就急了,喊道:“你这人怎么疑心病比我还重。”

周平稳稳当当,不急不躁地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还有周围这些东西,都是被某个人装进来的?”

血液沉默了。

“我不知道。”周围的空气迅速凝固,血液的声音变了,如同一只被捆绑的巨兽,压抑着心中的愤怒。

周平得到了答案,用一种玩世不恭的语气说道:“好吧,我就暂且相信你吧。”

说着,周平将碗好端端地放回到原处。

“咱俩算是达成初步共识,不过我劝你不要耍什么花样。”

“放心好了,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我是不会做的。”说完,血恢复了平静。

周平看了看,抬起屁股说走就走。可他就在他走下台阶的那一刻,原本凝视着中央的四名金刚力士突然齐刷刷地拧过脑袋,直勾勾地盯着周平的背影,嘴角一直咧到了耳朵根。

周平醒了,发现自己躺在香凝的床上。

旁边,香凝正在熟睡,自己不记得昨晚两人发生了什么,只是那碗血,却像活生生地摆在眼前,挥也挥不走。

周平感觉手腕有点疼,抬起手,赫然见到一条勒痕,难道刚才所见都是真的?

周平没去多想,这个世界有太多东西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畴,与其白费精力,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

周平走到桌前,倒了碗水,一饮而尽,喉头舒服多了。

走到窗边,打开窗,清晨的凉爽可以让自己更加冷静,开始复盘。

在针对秦水寿的打击计划中,有一个点是周平始终存在疑虑的。

按理说,整个计划中,除了秦水寿中途差点离场有些意外,其它的都是按照预计的进行。

可是,陈得水的出现未免有些太恰到好处,当时不觉得,现在想起来,着实有些不自然。

邀请陈得水来霓裳院,原本就是周平计划中的一环,目的就是求个人证,坐实秦水寿的罪名。

像陈得水能量这么大的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在自己地盘上闹事的人。

到时周平就能将矛盾顺利转移,自己从明处神不知鬼不觉地退到暗处。

到时仇也报了,所有的矛盾转嫁到陈得水身上,自己就彻底安全了。

可陈得水早不早,晚不晚,恰好秦水寿大放厥词得罪他的时候出现,感觉就像拍电影,所有剧情早就安排好了似的。

周平不相信巧合,那么就只有一个答案,陈得水早就到了,只不过一直没有进来。

可是他为什么不进来?难道在等?等什么?他知道自己要对付秦水寿?

不可能,这件事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知道详细的计划,陈得水、程云秋、秦水寿、香凝都不过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可究竟是为什么?

除非……周平突然想起中间有个龟公进来倒了一圈水出去后就再没回来,难道是……

周平明白了,一定是陈得水早就到了,派人进来看了一下这里都有什么人,自己和秦水寿同时在场,陈得水多少能猜出些什么。

对于这些常年在皇宫大内尔虞我诈的宦官来说,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于是陈得水便静观其变,再来个顺水推舟,便把这件事做成了。

可陈得水为什么要针对秦水寿?肯定不会是帮自己,即便自己被公主救过,以自己的身份还不至于让陈得水主动下场。

那到底是为什么?

这次周平是真想不明白了。

就在这时,窗外的胡同里,几顶轿子点着灯,先先后后地从各自的宅子里钻了出来。

看看天色,这是快到上早朝的时间了。

皇宫,大殿之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天下之事决于朝堂之上。当然,还有各派的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

“启禀圣上。昨夜,吏部侍郎秦孝成纵子行凶,大闹教坊司,打伤一县衙捕快,至今生死不明,而且还打伤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得水。杀人未遂、欺君罔上,还请陛下定夺。”礼部侍郎于仓站了出来。

秦孝成气得浑身打哆嗦,随便一条罪名都能让自己万劫不复,也赶紧钻出了人群。

“启禀圣上,昨夜吾儿水寿是受歹人挑衅,情绪失控,绝非本人所愿,还请圣上明察。”

元康帝的目光落在了于仓身上,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于仓将事情的起因、经过详细地描述了一遍。

堂堂吏部侍郎的公子与一捕快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原本严肃的朝堂之上立刻飘出了几声讥笑,秦孝成老脸变成了酱紫色,抽了几下却无法发作。

元康帝看向刑部尚书杨约果,问道:“刑部,此案该当如何处理?”

杨约果走出人群:“启禀圣上,据大齐律法,酒后斗殴,无致残,无伤及性命,杖五十,可赎。”

杨约果与秦孝成同为西山党,自然向着自己人说话。

礼部侍郎于仓可不干了,立刻禀陈道:“陈得水是秉笔太监,代表的是陛下,秦水寿不仅出言辱骂,而且当众人的面大打出手,以致重伤。若不严惩,传将出去,有损皇家威严。还请陛下定夺!”

元康帝这时看向了首辅严济,问道:“严阁老,你觉得这件事该当如何处置?”

元康帝明面上是问严济的意见,实则是让严济表态。

严济自然知晓,缓缓出了队列,立于百官之首缓缓说道:“秦水寿身为士族子弟,酒后乱性,损害皇家威严,此乃欺君,该当问斩!”

说完,老头回去了,秦孝成万万没想到,严济会主张杀了自己的儿子,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就在这时元康帝说话了。

“元柳啊,朕还是太子的时候,若我没记错的话,那时你是太子洗马。”

秦孝成浑身一抖,一阵酸楚涌上了鼻尖,仿佛瞬间回到了20年前,彻夜陪伴太子苦读,与太子讨论天下大事的日子。

“是,陛下。那时我还是个刚刚进京赶考的书生,蒙陛下不弃,得以伴驾。”

“水寿出生的时候朕还去看过他,当时还尿了朕一身。”

秦孝成两行热泪哗的一下滚了出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竟然哭出了声。

“陛下当时不但没有怪罪,还说这小子元气足,将来一定是个伟丈夫。”

“哈哈哈……对、对。水寿自幼好学,聪慧机敏,出了这种事,孝成,是你教子无方。”

秦孝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抹着眼泪,抽泣道:“圣上教训的是,孝成谨记。”

元康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罚俸三年,不冤吧?”

秦孝成伏地叩首,拖着沙哑的嗓子:“子不教,父之过。臣领罚,定当严训水寿,不负圣恩。”

“至于水寿,流三千里,出去待几年,多读点书,静静心,回来直接参加殿试。”

秦孝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着通红的双眼望着元康帝忽然高声大呼:“罪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知道,在大齐,即便是豪门士族的子弟,想要谋取一官半职,也只能通过科举。

而且无论是谁都要回到籍贯,先参加乡试、会试,最终才能进京参加殿试,由皇上亲自出题,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

能够参加乡试的都得是秀才水准,相当于本科到研究生的水平。

再往上一级则是会试,会试上榜的,出来就是举人。举人已经可以当官了,比如县令。

也就是说元康帝一句话,相当于保送秦水寿从一个高中毕业生直接当上了县长。

也难怪秦孝成听到儿子流放三千里不但不惊反而要高呼万岁了。

这就是元康帝的手段,恩威并施。

早朝散了,文武百官并没有因为礼部和吏部的摩擦而产生过多的关注,毕竟类似这种派系的斗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大家早就见多不怪了。

秦孝成谢过严济之后便匆匆赶往刑部大牢,要将元康帝的决定告诉秦水寿。

可是他哪知道,这一面便是父子二人的最后一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