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 第14章 因诗破境

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第14章 因诗破境

作者:阳蝉日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4:49:17

翰林院,国家储才机构,大部分国家重臣都是翰林院出身,当朝首辅、次辅,以及各部的主要官员几乎都曾在翰林院内供职,可以说一旦进入了翰林院,便能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可有些人进入翰林院却不是为了出将入相,而是为了做学问。

公西子脸色凝重,原本对于李义林的突然造访就有几分疑虑,当次辅李义林说出此行的目的后,公西子便有了拒绝的念头,可太子对其有知遇之恩,这么多年都无以为报,确实有些进退两难。

“当年,若不是太子,恐怕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进入翰林院。可我志不在为官,对于朝堂间的尔虞我诈更没有兴趣,若是别的事情,我公西子绝不推诿,可这件事,恕难从命!”

李义林早就知道了,像公西子这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道学士追求的是至圣,是不屑于朝堂争斗。

修儒道,与其它修行是截然不同的,在九品至五品之间,是一定要在朝堂为官的。

若想突破五品捭阖境,就必须致仕,因为朝堂之间的尔虞我诈已经成了阻碍。

像当朝首辅严济,在五品捭阖境已经二十多年了,丝毫没有破境升品的迹象。

而公西子就是悟透了这点,辞官后就一直在翰林院,成为当今大齐朝屈指可数的四品破军境大儒。

原本李义林是不想来找他的,可这件事除了公西子,还真的没有别的人选。

李义林放下茶杯,微微拱手说道:“圣人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当年夫子弃官,方有今日之修为,是我等儒道中人之楷模,令人佩服。”

公西子摆摆手,谦逊地说道:“长卿言重了。只是我不善官场,即便是做官也做不了好官,还不如做做学问罢了。”

李义林继续问道:“那请问夫子,您踏入破军境已经十年了,可曾参透这破军的奥秘?”

公西子脸上露出了迷茫,摇了摇头叹道:“不曾。十年前,我悟透了这个破字,放下官身,仿效古代圣贤,志在教育。十年过去了,我却丝毫没有明白,既然已经破过一次,为何还要再破?”

“既然如此,夫子为何不考虑再回一次朝堂?当今天下,严济权倾朝野,西山党占据半壁江山,陛下贵为人皇,英明神武,却仍要受其掣肘。

朝天宫天火焚毁之后,陛下一直想重新修缮,可眼下国库空虚,西山党以各种名义百般阻挠。夫子,你不心痛吗?”李义林质问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公西子身为大齐子民,听到自己的主上想要修一个宫殿都要看大臣脸色,这心里揪心得疼。

李义林继续说道:“而现在,以严济为首的西山党已经站在了五皇子一边,想要扶五皇子上位,这种祸乱朝纲的事,岂是为臣之道?他严济到底想要做什么?”

对于严济的事情,公西子还在大理寺担任少卿时便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已经到了此种地步。

公西子握着拳头,一言不发,可李义林全都看在眼中,继续说道:“如今,我大齐烽烟四起,天灾频生,国库空虚。胡宪林在东南剿了五年的海妖族,如今要进入决战了,却因为拿不出足够的粮饷,一拖再拖,战机稍纵即逝,倘若让海妖族缓过气来,东南的老百姓又得受多少苦啊!”

公西子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愤然说道:“他胡宪林是东南总督,五品捭阖境的儒将,麾下能人无数,戴甲军士十余万,为何连区区海妖族都平定不了?”

李义林摇头叹息道:“西山党原本就出自东南,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铁板一块。就算胡宪林是严济的学生,行动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这次太子希望夫子去清算盐税,一是要追回税款,给吾皇修建朝天宫,给胡宪林筹措军饷。更重要的便是打击西山党,收集证据,有朝一日将西山党连根拔起,整肃朝纲!”

李义林的一番说辞,无疑像把锤子,在公西子的胸口上敲了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结结实实,五脏俱颤。

即便如此,可公西子仍然无法答应,某些事拿起来很简单,想要放下就难了。

十年前,公西子一朝顿悟,成了屈指可数的四品破军,十年苦修,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破境。

一旦进阶到三品,他可就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儒了,绝对能够名垂青史。

可现在让他重新回去当官,扳倒西山党,那不就相当于让他放弃这十年的坚持。

难!实在是太难了!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乱哄哄的好像是一群人在抢什么东西。

内心翻涌的公西子顿时火上心头,推门大喊:“聒噪什么?”

众人顿时停止了喧哗,齐齐行礼。

杜白忡解释道:“老师,是学生昨夜在教坊司偶得一诗,无论是意境还是行文都是难得的上品。一时兴奋就忘记了礼仪,还望老师原谅。”

“杜白忡,你一向自视甚高,能够让你特地拿来翰林院传唱的诗词,我也很感兴趣啊。”

杜白忡一看李义林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赶紧抱拳说道:“下官见过次辅大人。”

“诗在哪呢?拿来我看看。”公西子仍然带着怒气说道。

杜白忡赶紧将手里的衣服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公西子的面前。

一股刺鼻的酒味冲的公西子脑仁疼,皱了皱眉说道:“你把诗记在了衣服上?”

“是的,老师。昨夜一时情急,又没有纸张,只能出此下策。”

“也就是说你昨夜只穿着中衣在教坊司酗酒?”公西子顿时火冒三丈。

“老师,学生有辱斯文事小,可这诗若记不下来,真的会抱憾终身。”

李义林赶紧上打圆场说道:“夫子,杜白忡虽然生性豁达,不拘小节,可才学还是有目共睹的,既然他对此诗的评价如此之高,不妨咱们先看看再下定论。”

公西子瞪了一眼,点了点头。

杜白忡赶紧抓住衣服,双手举过头顶,整首诗便跃然于面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义林只读了一句,便没了声音。

只见公西子脸色发白,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件衣服,双唇微微地颤抖。

公西子一把抢过衣服,双手抻平,瞳孔以极快的速度抖动着,眼睛越睁越大,仿佛那衣服上的诗句有着无穷的魔力。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口中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公西子的声音颤抖着,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

公西子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那衣服上的诗句上,逐字逐句地品读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磅礴的气势如同一股洪流冲击着公西子的心灵。他仿佛看到了黄河之水从天际汹涌而来,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那画面如此壮观,如此震撼。

公西子的手不自觉地紧紧抓住衣服,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要更靠近这首诗,更深入地感受它的魅力。

突然,公西子仰天大笑,场面顿时些失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哈哈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妙啊!妙啊!哈哈哈……”

杜白忡也很吃惊,小声问着李义林:“大人,老师这是怎么了?”

李义林微微笑着,似是回答了又好似什么都没说:“好一个千金散尽还复来,散掉的终究还会回来,原来这就是破军还要再破的道理。”

突然,公西子直接平地云起,飞入空中,笑声如同旱天雷般在空中激荡,震耳欲聋。

“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尔同销万古愁!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哈哈哈……长卿,回禀太子,公西子定不辱命!”

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天边早已不见公西子的人影了。

李义林看着天际微笑着:“看来夫子又要破境喽。”

“李大人,老师这到底是怎么了?”杜白忡挠了挠后脑勺,一脸懵逼地又问了一遍。

李义林并没有回答,反问道:“这首诗是何人所作?”

“是京城县衙的一个捕快,名叫周平。”

李义林双眼瞳孔顿时放大,转瞬即逝,很快便恢复了从容,用了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念叨着:“火罗世子暴毙案的嫌犯。等监正远游回来,一定要让他给这个周平卜上一卦,说不定是我大齐的福星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