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天道灵田种下灵植与灵米,四姐妹便多了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 每天拍完《星河谣》的戏份,卸下戏服换好练功装,一进山河盘就先往灵田跑。看看灵草新抽的芽有没有被虫咬,灵米田的温控罩是不是还稳妥,确认完长势,才会往山河盘核心的 “神殿” 去练功。
这神殿是父亲凌渊早年亲手开辟的修炼地,殿里的梁柱上刻满了会流转的星纹,指尖凑过去能感觉到灵气在纹路里轻轻跑。中央的练功台更特别,萦绕的灵气比天道灵田还浓,每次踏上去,四姐妹都觉得浑身的星力像被温水泡过似的,活泛得很,连打坐修炼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这天晚上,四人刚在练功台上练完 “星耀合击术”,汗顺着额角往下淌,后背的练功服都贴住了,凌渊就提着个乌木药箱走进来。药箱一打开,一股清苦又带甜意的药材香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 “凝星草”“月魂花” 这类二级灵植,还有几个莹白的小丹炉,比她们之前练手用的粗陶炉精致多了,炉身上还刻着细碎的云纹。
“你们的玄铁灵器都成了,灵田也种上了,现在该教你们炼二级丹药了。” 凌渊拿起一株凝星草,指尖星力轻轻扫过,原本蔫蔫的草叶瞬间挺括起来,灵气裹着草叶转,“这是‘凝星丹’的主药,能快速补星力,比之前练的聚气丹效果强三倍,以后查赵家、跟血灵殿的人对上,少不了它救命。”
四姐妹赶紧围过来,小妹最心急,凑到药箱前,用指尖轻轻戳了戳月魂花的花瓣:“爹,这二级丹药跟一级聚气丹比,难在哪儿啊?是不是控火更费劲了?”
凌渊笑着点头,把一个莹白丹炉放在练功台旁的石灶上,灶眼早就清理干净了:“难在两点 —— 一是药材搭配,二级丹药得三种主药、五种辅药,比例差一点,炼出来就是一炉废渣;二是火候,聚气丹用三百摄氏度的地脉火就行,凝星丹得用五百摄氏度的紫极火,炼丹中间还得调三次火候,差一度都不成。”
说着,他指尖凝起星力,往石灶眼里一点,紫极火 “腾” 地窜起来,泛着妖异的紫色,连周围的空气都跟着发烫。凌渊先把凝星草、月魂花和 “赤血根” 按比例称好,一股脑扔进丹炉,指尖星力化成细流缠在炉壁上:“看好了,第一次控火要稳在五百摄氏度,等药材融成汁,表面起小泡了,再降到四百五十度,加辅药‘清露草’……”
四姐妹看得眼睛都不眨,大姐掏出之前记炼丹笔记的小本子,笔尖飞快地划着,把火候变化和药材投放顺序记下来;二姐没拿本子,就盯着炉壁的颜色看,默默记着 “紫极火五百摄氏度时炉壁是深紫色,降到四百五十度就偏浅了”;嫚妖和小妹凑在一块儿,小声嘀咕着药材的灵气波动 —— 月魂花的灵气软,赤血根的灵气烈,得等两者融匀了才能加辅药。
演示完一炉凝星丹,丹炉打开时,几颗圆润的浅紫色丹药滚出来,药香更浓了。凌渊把丹炉递给她们:“你们试试,先别忙着加药材,就练控火,把紫极火的火候稳住再说。”
大姐第一个上前,指尖凝起星力引动紫极火。刚开始火焰还挺稳,可到了五百摄氏度那劲儿,火突然往上窜了一截,差点烧到炉盖。凌渊赶紧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调整星力:“紫极火比地脉火烈,控火时不能硬压,星力得像‘裹棉花’似的,轻轻托住火焰,跟着火的节奏走……”
就在二姐接过丹炉,刚要试控火时,大姐突然想起王磊之前提过的血灵殿线索,忍不住开口:“爹,我们最近查赵家,总听见‘血灵殿’的名字,他们的邪功跟咱们的修仙术好像不是一路子,您知道血灵殿的来历不?”
凌渊的动作顿了顿,让二姐先停手,自己走到神殿中央的星纹柱前,指尖抚过柱上那些古老的纹路,眼神沉了沉,带着几分跨越漫长时光的厚重:“说起来,那都是近千年的旧事了。当年我和你娘尚在历练时,曾与血灵殿的邪修正面交手 —— 他们的邪功邪性极重,只要沾到一丝精血,煞气就会顺着经脉往神魂里钻,便是寻常修士都难抵挡,修为浅些的,更是会被煞气操控,成了他们的傀儡。后来天地间灵气渐衰,血灵殿的邪术没了灵气支撑,才渐渐销声匿迹,我们原以为这股邪祟早已覆灭,没成想如今竟借着赵家的势力,又冒了出来。”
“近千年?” 小妹听得眼睛都圆了,下意识伸手摸了摸殿里的星纹柱,“那岂不是比咱们山河盘的年纪还大?他们怎么能藏这么久啊?”
凌渊轻叹一声,指尖在星纹柱上轻轻敲了敲,纹路里的灵气随之泛起涟漪:“血灵殿最擅长隐匿,当年他们溃败后,残余的邪修躲进了灵气稀薄的荒芜之地,靠着掠夺妖兽精血苟延残喘。这些年灵气虽未复苏,但赵家掌控着不少矿脉,怕是给他们提供了新的灵气来源 ——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敢再次现身,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